【第一篇 魏武揮鞭】 第六回 深謀遠慮

董卓廢立,袁紹另立,袁術自立,說明他們充其量只不過「亂世梟雄」,也反過來證明只有曹操才是天才的政治家。因為只有曹操,才在這個混亂的時代採取了一種成本最低、風險最小、效益最高的政治策略。

董卓廢立,袁紹另立,袁術自立。這三種決策,即便不能說是錯誤,至少也是不高明,因為成本高,風險也大,效益低。相比之下,曹操的做法顯然高明得多。他不但既不廢立,也不另立,更不自立,而是把現任皇帝迎接到自己的根據地,客客氣氣地供奉起來。然後利用現任皇帝的旗號,以國家的名義號令天下,征討四方。

這就是通常所謂「挾天子以令諸侯」了。其實,「挾天子」這個說法是可以討論的。包括曹操是否打算這樣做和是否能夠這樣做,都可以討論。因為無論曹操還是他的謀士,都沒有說過這句話,也沒有使用過「挾天子」的說法。這話是別人說他的。比如諸葛亮就說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孫權集團的人也說曹操「挾天子而征四方」,袁紹則說曹操居然還想「挾天子以令我」。我們知道,那時的政治鬥爭很是激烈,對手的話,不一定靠得住。

曹操方面的說法是「奉天子」,是「奉天子以令不臣」(毛玠),或者「奉天子以令天下」(賈詡)。這兩種說法,看起來大同小異,其實相去甚遠。那麼,「奉天子」和「挾天子」又有什麼不同?曹操為什麼要這樣做?是誰給曹操出的主意?曹操是怎樣實施的?他這樣做了以後,又有什麼好處?

不過,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我們先要簡略地介紹一下當時情況。漢獻帝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司徒王允聯合呂布發動宮廷政變,謀殺了董卓。這件事情,在《三國演義》裡面說成是王允施了美人計和離間計。這當然是小說家言,貂蟬這個人也是元代的戲劇家編出來的。元代雜劇《連環計》說,貂蟬姓任,是任昂的女兒,名叫紅昌,因為在皇宮裡管貂蟬冠,所以叫貂蟬。不過呂布和董卓的侍婢偷情,大約確有其事;董卓因為一點小事大發雷霆,拎起手戟就扔向呂布,也大約確有其事。呂布向王允訴苦,說董卓好幾次要殺他,感到害怕,也是事實。這些事,《三國志》裡面都有記載。《三國志.呂布傳》說,王允發現這個情況,就要呂布參加他們的行動,並擔任殺手。呂布猶豫,說「奈如父子何」。王允說:「君自姓呂,本非骨肉,今憂死不暇,何謂父子!」呂布就在董卓上朝時把他殺了。

這件事當然大快人心。據《三國志.董卓傳》裴松之註引《英雄記》,董卓死後,橫屍街頭,看守屍體的人在董卓的肚臍眼上插了一根燈芯,把董卓充滿肥油的肚子變成一盞燈,而且一點就著,通宵達旦。但是,勝利之後的王允也犯了和袁紹相同的錯誤,那就是大開殺戒,株連無辜,蔡文姬的父親、大學者蔡邕也被誅殺。據《三國志.董卓傳》裴松之註引謝承《後漢書》,殺蔡邕的時候,很多人表示反對,前來勸說。王允卻說,當年孝武皇帝沒把司馬遷殺了,結果留下一本壞書。現在國運衰落,兵荒馬亂,董卓的軍隊就在京郊,怎麼能讓一個奸人拿著筆站在年幼的皇帝身邊?這事雖然被裴松之認為不實,但王允殺蔡邕,殺很多人,打擊一大片,卻是事實。

這就逼得董卓的舊部鋌而走險,殺回長安。結果這回輪到王允暴屍街頭了,只有呂布從武關殺出,到南陽投奔了袁術,朝政則落到了董卓舊部李傕和郭汜的手裡。這兩個人一點也不比董卓文雅,可憐的漢獻帝剛剛脫離虎口又進了狼窩。更糟糕的是,這兩隻狼還要窩裡鬥。李傕把皇帝搶到自己營裡,郭汜則把百官搶到自己軍中,正所謂「一人劫天子,一人質公卿」。後來,他們打得筋疲力盡、兩敗俱傷、死者數萬,這才稍微安靜下來。興平二年(公元一九五年)七月,李傕的部將楊奉和董太后的姪子董承等人開始護送天子還京(洛陽)。這一去就是一年的顛沛流離,天子又變成了浪子。建安元年(公元一九六年)七月,皇帝終於回到了洛陽。面對被董卓燒毀破敗不堪的京城,天子欲哭無淚。

如此混亂的局面,對於國家和民族當然是大大的不幸,卻給了爭霸的關東諸侯一個極好的機會,同時對他們也是一次考驗,既考驗他們對國家民族是否忠誠,也考驗他們能不能抓住發展壯大自己的機遇。現在看來,曹操集團考試合格。曹操到了兗州後,他的謀士毛玠與他有過一番談話。這番話,奠定了相當長一段時間曹操政治戰略、經濟戰略和軍事戰略的基礎,堪稱「曹操版」或「毛玠版」的《隆中對》。

毛玠首先為曹操分析了形勢。他指出,當時的情況,是社會動亂(天下分崩),國本動搖(國主遷移),經濟崩潰(生民廢業),災難流行(饑饉流亡),可謂國既不泰(公家無經歲之儲),民也不安(百姓無安固之志)。這樣下去,決非長久之計(難以持久)。這個時候,確實需要有一個雄才大略的人來收拾局面。這個事業,就是所謂「霸王之業」。但是,那些有此條件的人,比如袁紹、劉表,雖然實力強大(士民眾強),卻目光短淺(無經遠之慮),不知根本(未有樹基建本者也)。根本是什麼?一是正義,二是實力。實力當中,又首先是經濟實力。因為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足夠的糧餉,是打不了仗的。實際上,戰爭並不僅僅是軍事力量的較量,更是經濟力量的較量。當然,戰爭也不僅僅是實力的較量,更是人心的較量。得人心者得天下。有了正義的旗幟,就師出有名,也就能克敵制勝,這就叫「兵義者勝」。有了經濟的力量,就財大氣粗,也就能進退自如,這就叫「守住以財」。總之,有了這兩條,就進可攻,退可守。

因此,毛玠向曹操提出三項建議,即奉天子,修耕植,畜軍資。毛玠說:「夫兵義者勝,守位以財,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為什麼要「奉天子」呢?因為在當時,皇帝不但是國家元首,而且是上天的嫡子,即「天子」,也是天下人的父親,即「君父」。這個觀念,早在西周時就形成了。西周雖然沒有皇帝,天子卻是有的,即作為「天下共主」的周王。後來,秦滅六國,天下一統,「王制」變成了「帝制」,「共主」變成了「獨主」,但取代了「王」的「皇帝」卻仍然是「天子」。現在,上天的嫡子、天下人的父親顛沛流離,食不果腹,居無定所,割據一方的諸侯都不伸手救援,許多人是憤憤不平看不下去的。如果有人能夠尊奉天子,無疑會大得人心。這就是毛玠深謀遠慮的地方。至於「修耕植,畜軍資」,其意義則已如前說。總之,「奉天子」是政治戰略,「修耕植」是經濟戰略,「畜軍資」是軍事戰略,所以說毛玠的話是「綱領性文件」。

曹操立即就採納了毛玠的建議(《三國志》的說法是「敬納其言」),而且予以實施。前面講過的「屯田」,就是「修耕植,畜軍資」。另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奉天子」了。

但是這並不容易。毛玠提出建議後,曹操就派使者前往長安,聯繫朝廷,卻被河內太守張楊攔住,不得過境。這時,一個名叫董昭的人出來幫了大忙。董昭這個人,按照張邇冬先生《閒話三分》的說法,在三國中連次要人物也夠不上。但我以為,董昭的「戲份」雖然不重,每次出場卻都在節骨眼上。比方說,曹操的迎奉天子,陳邇冬先生就謂之「董昭教打『皇帝牌』」;後來曹操成為「魏公」、「魏王」,《三國志》也說「皆昭所創」。其實曹操的這些事,並非董昭一人之功。比如「奉天子以令不臣」,就首先是毛玠的建議。不過,這件事能夠辦成,董昭的作用確實很大。

董昭原本是袁紹的人,因為袁紹聽信讒言對他產生懷疑,只好離開袁紹去洛陽,半路被張楊收留。董昭見曹操的使者被張楊攔截,就對張楊說,將軍不要以為袁紹和曹操是一家,我看他們兩個總有一天會翻臉,而勝利者必定是曹操,因為曹操才是當今天下的英雄。現在曹操代理了兗州牧,派使節去朝見天子,路過將軍這裡(其實被張楊攔住),這就是將軍和曹操的緣分啊!將軍不如做個順水人情,將來你們就是好朋友了。於是張楊就上書朝廷,表薦曹操。董昭又自己掏錢以曹操的名義給李傕和郭汜送禮,從此曹操和朝廷有了來往。這是漢獻帝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的事。

到興平二年(公元一九五年)的十月,曹操正式做了兗州牧,力量更強大了;而漢獻帝也在次年即建安元年(公元一九六年)的七月,歷盡千辛萬苦回到了洛陽,迎奉天子的條件更加成熟。曹操便派他的堂弟、揚武將軍曹洪去洛陽,卻遭到衛將軍董承和袁術的攔截。這時又多虧了董昭。董昭的辦法是去找楊奉。因為他發現皇帝身邊那些如狼似虎的軍閥當中,楊奉的實力最強而根基最淺,很希望得到外援。於是董昭便自作主張替曹操寫了一封信。信裡先是吹捧了楊奉一番,然後說現在天子這麼混亂,「必須眾賢以清王軌,誠非一人所能獨建」,也就是應該聯合起來。怎麼聯合?「將軍當為內主,吾為外援。今吾有糧,將軍有兵,有無相通,足以相濟。」而且,董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