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魏武揮鞭】 第五回 一錯再錯

就在曹操初步顯示出亂世英雄的政治遠見和豪邁氣概時,另一些人卻似乎在表現著自己的蠻橫和愚蠢。正是他們的蠻橫和愚蠢,反襯出曹操的雄才大略;也正是他們的蠻橫和愚蠢,成就了曹操的蓋世功業。

在公元一九○年到公元二○○年這十年間,只有曹操才是真正的亂世英雄。其他那些頭面人物和各路諸侯,則充其量不過政客而已,註定了只可能是過眼煙雲。甚至就如董卓、袁紹、袁術這樣的梟雄,也都在同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上犯了嚴重錯誤。這個重大政治問題就是如何對待現任皇帝。這個問題不可以含糊的。在當時的情況下,皇帝是國家統一的象徵。對待現任皇帝的態度,也是考驗一個臣子是忠是奸是善是惡的試金石。在這個問題上犯了錯誤,就會一失足成千古恨,永世不得翻身。

先說董卓。

董卓對待現任皇帝的態度最野蠻,他的做法是廢立。董卓進京不久,就提出要換皇帝。至於理由,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因為少帝劉辯愚昧懦弱,陳留王劉協則有聖主的素質(堯圖之表)。這也不是完全沒有根據。據《三國志.董卓傳》裴松之註引《典略》、《獻帝紀》等書,董卓進京的時候,洛陽已經大亂。大將軍何進被宦官謀殺,十四歲的少帝劉辯和他九歲的弟弟陳留王劉協流落民間,千辛萬苦才回到京城。董卓帶兵來迎接聖駕的時候,少帝劉辯哭哭啼啼,一句完整的話也說不出。問陳留王劉協,則一清二楚,對答如流。董卓當時就起了換皇帝的心思(卓大喜,乃有廢立意)。

不過,這也未必是董卓換皇帝的真實原因。董卓是早就打算像以前那些權臣一樣,把皇帝當成傀儡捏在手裡,自己攝政掌權、繼而奪權篡位。既然是傀儡,那又何必換,愚昧懦弱豈不更好?當然,像董卓這樣的梟雄,單憑自己的個人好惡和一時興起,硬要換他一換,也不是沒有可能。但他的真實意圖,恐怕還是為了樹立個人威望,控制中央政權。董卓是西北來的軍閥,粗野蠻橫,嗜血成性,既無人緣,又無威望。儘管他一再籠絡士大夫,士大夫在骨子裡還是看不起他。這就要想辦法。董卓這個人,野蠻是野蠻,卻也狡猾。據《三國志.董卓傳》裴松之註引《九州春秋》,董卓初進洛陽的時候,兵馬其實只有三千。董卓怕鎮不住,就讓他這三千人每天晚上便裝出城,第二天再大張旗鼓地進來,一連四五天,天天如此,結果人人都以為他有千軍萬馬。

董卓忽悠成功,得意洋洋。他不但鎮住了滿朝文武,還有了一個意外的發現,那就是京城裡面那些傢伙其實並不難對付。於是董卓便決定來個更大的動作,畢其功於一役,一舉建立自己不可動搖的崇高地位。這動作就是換皇帝。董卓的想法很簡單:你們不是都怕皇帝,都聽皇帝的嗎?如果我連皇帝都能換,還怕你們不聽我的?而且,廢除了少帝劉辯,也就可以廢掉何太后,而陳留王劉協是沒有生母的,他的生母王美人被何太后毒死了。因此,立劉協為帝,就沒有什麼太后可以垂簾聽政。這樣一來,既剷除了障礙,又樹立了威望,這可是一箭雙鵰。

然而董卓萬萬沒想到,他這麼一鬧,就把自己鬧成了「人民公敵」,弄得「天下共討之,全國共誅之」。因為在當時正統的士大夫即所謂的「正人君子」看來,皇帝是不能隨便換的,哪怕換上去的也是劉家人。因為皇帝是「一國之君」,也是「一國之本」,豈能動搖?我們知道,在當時的情況下,老百姓是沒有什麼發言權的。掌控著輿論的,就是這些人。這樣一來,維護現存秩序,保衛現任皇帝,就不但是「正義」,也是「民意」。

所以,撤換皇帝(當時的說法叫「廢立」),是有極大風險的,弄不好就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事早就有人幹過。不過,他們要撤換的,不是漢獻帝,而是漢靈帝。據《三國志.武帝紀》,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一八四年),冀州刺史王芬勾結地方豪強,蠢蠢欲動,陰謀廢掉漢靈帝,另立合肥侯。這個合肥侯不知是什麼人,大約也是劉氏宗親吧!摻和這件事的,就有後來背叛袁紹投奔曹操又被曹操殺掉的許攸。這事他們也找過曹操,所以曹操和許攸也是老朋友。但是曹操斷然拒絕。《三國志.武帝紀》裴松之註引《魏書》記載了曹操的話。曹操說:「廢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也就是說,撤換皇帝,是天底下最不吉利也最凶險的事,必須慎之又慎。這種事情,以前是有人做過,比如伊尹放太甲,霍光廢昌邑。但那都是反覆權衡成敗、計算輕重以後才做出的決定,這才「計行如轉圜,事成如摧朽」。如果像當年「七國之亂」那樣輕舉妄動,那就必敗無疑。現在請諸位自己想想,你們的政治勢力軍事力量,比得上當年的吳楚七國嗎?合肥侯的身分地位人望威信,比得上吳王劉濞、楚王劉戊嗎?比不上,還要重蹈覆轍,那不是自己找死嗎?

曹操這番話,實在是很夠朋友。他並沒有講什麼大道理,而是曉之以利害關係。可惜許攸他們聽不進去,一意孤行。結果陰謀敗露,許攸逃之夭夭,王芬也畏罪自殺。可見皇帝確實輕易換不得。當然,董卓不是王芬,他的情況和條件都不同。他提出要換皇帝,居然也換成了。但他最後還是為他的「倒行逆施」付出了代價:被王允和呂布謀殺,死於非命。當然,這是後話。

可惜,王芬教訓並沒有人吸取,董卓的事情倒有人效法,這個人就是袁紹。

袁紹也是個想換皇帝的。不過他的方式和董卓又不相同。董卓的做法是「廢立」(廢掉一個,換上一個),袁紹的做法是「另立」(不廢這個,另立一個)。袁紹當了關東聯軍的盟主以後,野心就大了起來,但是膽子卻沒有野心大。他不敢殺去長安,趕走董卓,恢復漢室,而是打算另外立一個皇帝,候選人是幽州牧劉虞。據《後漢書.劉虞傳》,袁紹的理由是:「朝廷幼沖,逼於董卓,遠隔關塞,不知存否。」也就是說,皇上年紀小(當時漢獻帝才十歲),又被控制在董卓手裡,天南地北的,活沒活著都不知道。就算活著,也形同虛設。國不可一日無君。劉虞是「宗室長者」,應該立他為皇帝。

袁紹的心思一看就明白,他是要在洛陽和長安的中央政府(當時董卓在洛陽,天子在長安)之外,另立一個「流亡政府」。這個「流亡政府」既然是他袁紹成立的,那麼,政府首腦(在當時就是大將軍)自然也非他莫屬。將來,這個流亡政府如果取代了中央政府,他袁紹就是「中興名臣」,可以流芳千古的。袁紹的算盤打得很精。

說起來這也不是不可以。成立流亡政府,也是非常時期進行鬥爭的一種手段,但有一個前提,就是原來的政府必須已經滅亡,或者被顛覆,或者被推翻、然而當時的情況,卻不是這樣。至少,劉協還是名義上的大漢天子,董卓也還是名義上的大漢臣子,大漢王朝並沒有被宣佈滅亡。這個時候成立什麼「流亡政府」,那就是「另立中央」了。這是大逆不道。因此,第一個,劉虞自己就堅決不幹。劉虞是何等精明的人,他很清楚,如果貿然答應了這事,自己立馬就會變成一個靶子,非萬箭穿心不可。因此,劉虞在接見袁紹使節張歧等人的時候,發表了一番義正辭嚴的講話,痛斥袁紹等人不思「盡心王室」而「反造逆謀」。袁紹討了個大大的沒趣。

贊成的人也有,就是韓馥。這件事,袁紹是和韓馥、曹操商量過的。韓馥是個沒頭腦的,立馬贊成,還充當了挑頭舉事的馬前卒。不過韓馥並沒有從這件事裡面撈到什麼好處。皇帝沒換成,他自己倒被換掉了。漢獻帝初平二年(公元一九○年)七月,袁紹內外勾結軟硬兼施,從韓馥手中奪取了冀州。韓馥讓出冀州後,始終在驚恐中度日,最後自殺在廁所裡。

曹操就沒有那麼傻了。他既不認為袁紹能成什麼大事,也反對搞分裂。他的主張,是滅董卓,迎天子,恢復國家的統一,而不是另立中央。好在袁紹也沒有把曹操這個小兄弟太當回事。在袁紹眼裡,曹操大概還是當年和他一起偷新娘子的小夥子。據《三國志.武帝紀》正文及裴松之註引《魏書》,為了說服曹操,袁紹還在「促膝談心」的時候,悄悄出示了一顆玉璽(大約是袁紹私刻的),意思是說你看天命在此了。曹操看了卻在肚子裡笑,心想你以為竊國也想偷新娘子一樣啊!不過,既然袁紹把自己看作兒時夥伴,那就用兒時夥伴的態度來對待吧!於是,曹操就大笑著說,我可不聽你的,我就不聽你的!但在暗地裡,在心裡面,而且也就在這一天,曹操已經把袁紹認定為背叛國家的奸賊,一個厚顏無恥的竊國大盜,列入了必須予以消滅的黑名單(益不直紹,圖誅滅之)。

袁紹的弟弟袁術也不贊成,因為袁術蔑視和嫉恨自己的哥哥袁紹。袁紹和袁術可能是堂兄弟,也可能都是袁逢的兒子。袁紹年長,為兄,卻是「庶出」。袁術年幼,為弟,卻是「嫡出」。他倆到底是親兄弟,還是堂兄弟,諸家說法不一。但袁紹庶出,袁術嫡出,則可以肯定。嫡出就是正妻所生,庶出則是妾或婢所生。嫡出和庶出,在當時的情況下,地位確有高低之別。一般地說,嫡子的地位和待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