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魏武揮鞭】 第四回 何去何從

東漢王朝的政治腐敗,使得曹操做不成「治世之能臣」;而接下來的天下大亂,又讓他面臨新的選擇:身處亂世,是做英雄,還是做梟雄,或者做奸雄?事實證明,在公元一九○年到二○○年這十年間,曹操堪稱「亂世之英雄」。這是為什麼,又有什麼證據呢?

曹操最早的選擇,是做「亂世英雄」。

漢靈帝中平六年(公元一八九年),靈帝駕崩,董卓入京,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立劉協為皇帝,這就是漢獻帝。於是「京都大亂」。這個時候,曹操早已回到了朝廷,擔任典軍校尉一職,為西園八校尉之一。西園軍是漢靈帝中平五年(公元一八八年)八月設立的,相當於帝國的近衛軍。下設八個校尉,為首的就是被曹操打死了叔叔的宦官蹇碩,為上軍校尉。其次則是虎賁中朗將袁紹,為中軍校尉。曹操這個典軍校尉排名第四,排在下軍校尉鮑鴻的後面。顯然,這個時候的曹操,和當年那個副縣級公安局長洛陽北部尉已不可同日而語。董卓也看出他是個人才,便表薦曹操為驍騎校尉,要和他一起共謀大事(欲與計事)。曹操憑著自己的政治敏感和遠見卓識,斷定追隨董卓的結果只能是禍國殃民和自取滅亡,於是變更姓名,連夜逃出京城,準備逃回家鄉。殺呂伯奢一家,就發生在他逃亡的路上。

不過,曹操的腿快,董卓的追殺令更快。曹操從洛陽出走,出虎牢關(在今河南省滎陽縣)逃到中牟縣(今屬鄭州市)的時候,被一個小小的亭長(級別在鄉長和村長之間)疑為逃犯,捉拿歸案,押解縣衙。這時董卓的追殺令已經下達,中牟縣衙門也收到了京城發來的文件。而且,雖然曹操一口咬定自己不是曹操,還是被縣衙門裡的功曹認了出來。但是,中牟縣這個科級幹部認為,如今天下大亂,不宜拘殺英雄,就說服縣令放了曹操。這個縣令,《三國演義》說是陳宮。這是不對的,因為陳宮並不曾在中牟任職。其實,中牟縣的縣令和功曹是誰並不要緊,要緊的是,這件事說明董卓已不得人心,而曹操已被視為英雄。

曹操跑到陳留(今河南省開封市東南),就停了下來,因為他在陳留得到了支持。陳留一位名叫衛茲的孝廉,贊助了曹操一大筆錢財。這個事情是很重要的。三國時代的許多英雄比如劉備,開始的時候都是有人贊助的;而有錢人通過贊助英雄來參與政治,也是中國古代社會的一個傳統。有了這筆錢,曹操就在這一帶招兵買馬準備起義,並在己吾(今河南寧陵縣)公開起兵,人馬有五千之多,時間則是在中平六年(公元一八九年)的十二月。這就是曹操成為亂世英雄所做的第一件事:首倡義兵。

和曹操一起首倡義兵的還有他的老朋友張邈(《三國志.張邈傳》:「董卓之亂,太祖與邈首舉義」)。曹氏家族對曹操也傾力支持。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曹休、曹真等紛紛先後來到曹操身邊,成為他手下的得力戰將。

曹操的義舉得到了天下豪傑的響應,各路諸侯紛紛打出旗號,要討伐董卓,匡復漢室。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一九○年),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同時起兵,組成聯軍,並公推袁紹為盟主。由於這些人當時都在函谷關以東,所以被稱作「關東義軍」,簡稱「關東軍」,董卓的部隊則叫「西北軍」。

聯軍成立這事,《三國演義》說是曹操發起的,謂之「發矯詔諸陣應曹公」,怕是抬舉了曹操。曹操當時恐怕還沒有那麼大的面子。他在拒絕了董卓(同時也是朝廷)的任命後,就成了必須捉拿歸案的欽犯,既無官銜又無地盤人馬也不多,哪來的號召力?發矯詔的事確實有,但那是東郡太守橋瑁幹的,與曹操無關。所以曹操後來回憶起此事,也只把自己看作參加者。事實上關東聯軍的名單裡,並沒有曹操的「股份」。他的頭銜,也是盟主袁紹臨時封的,叫做「行(代理)奮武將軍」。當然,曹操接受了這個稱號,並決心為平定動亂報效國家而奮不顧身。

但是,這一次,曹操又失望了。

首先是盟主袁紹徒有其表。關東軍推袁紹為盟主是有道理的。袁紹出身高貴,其家族號稱「四世三公」,也就是袁紹父輩以上有四代人擔任「三公」職務(高祖父袁安,是章帝時的司徒;叔太祖父袁敞,司空;祖父袁湯,歷任司空、司徒、太尉、父親袁逢,司空;叔父袁隗,太傅),是當時官場上威風八面的顯赫家族。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地位僅次於皇帝,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袁氏家族四世三公,位高權重,門生故吏遍天下,具有從事政治活動最寶貴的人際關係資源。袁紹自己的條件也很好。他人長得漂亮(有姿貌威容),對人也不錯(能折節下士),人緣也挺好(士多附之)。更重要的是,袁紹因為反對董卓而名聲大振。董卓打算廢少帝(即劉辯),立陳留王(即劉協)時,曾經找袁紹來商量,並且說「劉氏種不足復遺」,也就是要徹底顛覆大漢王朝,結果當場遭到袁紹反對。《三國志.袁紹傳》的說法是「紹不應,橫刀長揖而去。」《獻帝春秋》的說法,則是袁紹有一番義正辭嚴的抗議。於是董卓勃然大怒,說:「臭小子,天下大事,難道不是我說了算嗎?你以為董卓的刀不快是不是!」袁紹也拔出刀來說,普天之下,難道只有你的刀快嗎?《獻帝春秋》的說法雖然被裴松之認為不實(此語妄之甚矣),但袁紹反董卓是真的,由於反對董卓而逃出京城也是真的,所有袁紹很有威望。

但是袁紹沒有頭腦,董卓之亂其實就是他惹的禍。靈帝去世後,士人和宦官的矛盾白熱化,雙方都大開殺戒。大將軍何進先下手為強,殺掉了宦官頭目之一、上軍校尉蹇碩,接管了上軍。這時,袁紹便勸他一不做二不休,乾脆把宦官統統殺掉,斬草除根。然而何進卻很為難,因為他的妹子何太后不同意。何太后因當年毒殺劉協的生母王美人,差點被靈帝廢掉,多虧宦官求情才過了關,現在當然也不肯對宦官下手。於是袁紹又給何進出主意,勸他多召四方猛將,尤其是并州牧董卓入京,以威逼太后。董卓就是這樣進京的。

這實在是餿主意。連老百姓都知道,「請神容易送神難」,何況是董卓這樣的凶神?只怕是引狼入室。更何況根本就沒有必要。據《三國志.武帝紀》裴松之註引《魏書》,曹操聽到這個消息,就曾經笑著說(注意,曹操又笑了),要解決宦官問題,只要誅殺幾個為首的元兇就行了。這是只用一個獄吏就能辦到的事,「何必紛紛召外將乎」?結果,董卓還沒進京,何進就先成了宦官們的刀下鬼。董卓一進京,皇帝也廢掉了,太后也毒死了,洛陽變成了一片火海和廢墟,這都是袁紹幹的好事!

袁紹這事確實做得蠢。且不說他引進的,是自己根本控制不了的一股惡勢力,即便來的真是「仁義之師」和「勤王之兵」,也大可不必,正如曹操所說,宦官之所以得勢,是因為皇帝親近信任他們。如果皇帝不寵信,就成不了氣候。殺雞焉用牛刀,何況這刀還不在自己手上?兵者兇器也。刀,是不能隨便出鞘的。刀出鞘,就要見血。沒有雞可殺,便會殺牛。何進、袁紹輩就是該挨殺的蠢牛強牛。如果不是袁紹主張把宦官趕盡殺絕,逼得張讓他們走投無路,狗急跳牆,何進或許不會死於非命。搞宮廷政變是得心狠手辣,但不等於嗜血成性,更不等於濫殺無辜,最狠毒的打擊只能施加於最凶險的政敵。事實上,所謂政治鬥爭,說穿了,就是人事的變更,權利的均衡,利益的再分配和人際關係的重新調整。得到的支持越多,勝利的可能就越大,因此應該「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首惡必辦,脅從不問」,怎麼能像袁紹主張的這樣,不問青紅皂白,殺個一乾二淨?何況太監當中也有好人,又豈能濫殺?可惜袁紹他們不懂這個道理。何進被謀殺後,袁紹帶著軍隊在京城捕殺太監,看見不長鬍子就一刀砍將過去,許多年輕人只好脫褲子「驗明正身」(《三國志.袁紹傳》的說法是「自發露形體而後得免」),弄得人心惶惶。這就是給自己樹敵了;而樹敵過多的人,從來就沒有好下場。所以曹操說:「吾見其敗也。」

盟主如此,他人如何?也不怎麼樣。比如孔伷,是個誇誇其談的人,當時的說法叫做「噓枯生吹」,也就是能把死的說成活的,活的說成死的,可惜能說不能幹。韓馥,則是個沒有主張的人。據《三國志.武帝紀》裴松之註引《英雄記》,當時各路諸侯大興義兵的時候,東郡太守橋瑁假借京師三公的名義寫信給他,說是「企望義兵,解國憂患」,韓馥居然問部下,我們是應該幫袁紹,還是應該幫董卓?他的謀士劉子惠說,我們興兵為國,講什麼袁紹、董卓!弄得韓馥面紅耳赤。

不過劉子惠這個人也不怎麼樣。他給韓馥出的主意,竟是按兵不動,觀望。劉子惠說:「兵者凶事,不可為首」,我們還是先看看別人(往視他州),有人動了,我們再動。這話韓馥聽進去了,因為他最害怕的,是別人來搶他的底盤。袁紹和董卓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