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唯有銀子好

這兩年,網路名人「當年明月」搞了一次明史普及活動,影響所及,相信我國的婦孺老幼對明史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

不知大家還記得不?明朝有一個皇帝,曾率五十萬大軍貿然深入險地,結果被蒙元後裔瓦剌人圍困在土木堡,做了俘虜。這位史上的最大玩家,就是明朝的第六個皇帝明英宗。

明英宗後來被瓦剌放回,但是一時卻恢復不了皇帝身份,因為他弟弟已經接了他的班。他只能擔著一個「太上皇」的虛名,被幽禁整整七年。後來有人趁他弟弟病重,發動政變,擁立他重新做了皇帝。

這位明英宗在貨幣上有一項重大改革,就是讓白銀成了合法貨幣。他規定,各級政府的所有財政收支,一律用銀;所有稅收也「一切徵銀」。

他兒子明憲宗繼位後,又放開了用錢。

從此,明朝就形成了「大宗流通用銀、小額買賣用錢」的並用格局。

鈔票在明朝沒過五代皇帝,就已經名存實亡了。

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古代話本小說,有很多是明朝人寫的。

一般在寫到書中人物用錢的情況時,都寫成「摸出一錠銀子」、「抓了一把碎銀」。即使寫的是宋人、元人,也都如此,這就是貨幣演變史的痕跡。明朝後半期的人,對鈔票已經沒有概念了。

明朝銀錠的重量,有不同等級,其中最大的為五十兩一錠,也叫「元寶」。造型很漂亮,兩頭上翹,猶如雙翅。小銀錠一般叫做「銀錁(讀科)」、「錁兒」,零碎的銀子叫「碎銀」、「零碎紋銀」,這些詞彙在明代小說中都很常見。

銀子零碎,各地官府在上繳國稅的時候,就容易作弊,往往以小充大。到明朝中期的嘉靖年間,有戶部尚書建議,要求各州府縣上繳銀子一定要鑄成標準銀錠,並刻下年月和官吏、工匠的姓名。

錢幣史也有大輪迴。

現在,歷史又倒退回金屬貨幣時代了。

因為白銀是稱量貨幣,所以在使用時要看成色、稱重量。

把銀錠正式稱為「紋銀」,就是在明英宗時代。

此外還有「雪花銀」、「細絲」、「松紋」、「足紋」等術語,也都是明朝人發明的。

「紋」就是指成色,「足紋」,就是成色較足。

那時候,也有假銀子。

假銀子在剛投入使用時,比較好分辨,但使用的時間長了,外觀上就與真銀無異,這令當局很頭疼。

由於白銀成了明朝的主要貨幣,海外的白銀也開始源源不斷流入中國。

明代中後期適度放開了海禁,葡萄牙商人與荷蘭商人就從歐洲帶來了大量白銀,西班牙人也從美洲帶來了大量白銀。

此外外日本也是白銀產地,也有渠道流入中國。

明朝在當時是世界第一大國,物產豐富,商品齊全,各國都樂於跟明朝做貿易。因此白銀的流入數目相當驚人。

據說僅晚明的七十七年間,從上述各國流入中國的白銀就有三億兩之多。

明朝,成了讓全世界矚目的「白銀帝國」。

不過我們要弄清楚:從歐美流入的白銀,可不是銀錠,外國沒有那種工藝品,外國來的銀子全都是西班牙、荷蘭等國的銀元。

那時有不少葡萄牙、西班牙商人來到澳門,專與中國內地做生意,可是那時的明朝是自然經濟,老百姓用不著多少洋貨,而歐洲又急需大量的中國茶葉、生絲和瓷器。

乾瞪眼吧——外商沒辦法和中國人以貨易貨。

中國人只認外國的銀元,歐洲商人只好運來大量銀元,作為購貨用的貨幣。

在長期的對外貿易中,中國是佔盡了貿易順差的便宜,歐洲銀元成了廉價商品,洶湧澎湃地流入中國,甚至導致明朝出現了通貨膨脹。明朝前期,米價一石還不到一兩白銀,而到了晚期的崇禎年間,米價已經上漲為一石要五兩銀子了。

那時外國的銀元,幣形統一,不用稱量,不易偽造,深受明朝人歡迎,先後流入中國境內的有十幾種。

其中在中國使用時間最長的,有西班牙的「本洋」、墨西哥的「鷹洋」和日本的「龍洋」。

西班牙本洋,實際上是墨西哥的銀元,因為墨西哥當時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所以本洋的背面鑄有西班牙皇帝像,人們就誤以為它是西班牙銀元。

西班牙本洋的成色在九成以上,人們用起來放心,所以明朝乃至後來的清朝,本洋在全國都可以流通。

明代採用了用銀本位貨幣,對後世的觀念影響甚大。有不少的現代人以為,所有的古代人都是用銀子買東西的。至今也還有人把錢、工資、存款等等,都戲稱為「銀子」。

今天在民間象徵財富的藝術形象,一般也都用金銀錠,造型和明代的一模一樣。

明朝的那些事兒,就這樣深刻地影響到今天。

除了貨幣,明朝的宮廷還用金銀製作成金銀錢、金銀豆和金銀豆葉,是用於節慶賞賜的。

明朝官員的賄賂和貯藏財富,也都使用金銀。孝宗時代,有個大宦官李廣畏罪自殺,從他家裡抄出了一本納賄登記簿,裡面寫著某人某日孝敬「黃米若干」、「白米若干」,就是指的黃金、白銀。

武宗時有個大宦官劉瑾被殺,抄家抄出來黃金一千二百萬兩,白銀二.五億兩,創了世界千年記錄。

明末清初,有人對社會上的銀子拜物教現象深惡痛絕,說銀子這東西「饑不可食,寒不可衣」,但是神通大了——「走死天下者,唯銀也。」(王夫之《讀通鑒論》)

「走死天下」,就是驅使天下人奔忙到死!

所論何其深刻!

人們被自己所創造的東西所奴役卻不自知,碌碌一生,所為者何?

問上蒼:我們何日才能解脫這種魔力?

怕是千年之內,沒有答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