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於國內狀況和戰爭消耗考慮,日本希望能夠短時間內吞下中國。打完華北,日本揮師南下攻打上海,再取南京,給國民黨一個下馬威。上海毗鄰南京,是蔣介石的發家處,正是他的「龍興」之地。日軍選擇如此路線,國民政府無路可退。當即蔣介石發表自衛宣言,表示抵抗暴力,保衛國土。國民黨開赴前線進行了著名的「淞滬會戰」。
淞滬會戰當時的國民政府可謂動了老本。中國累計參戰兵力七十多個師,七十多萬人,日軍累計參戰兵力十二個師團,二十多萬人。當時中日兩國的國力對比非常懸殊,日本當時一年的國民生產總值是六十億美元,中國是十億美元多,如此一個大國,基本上還停留在中古時代的農業社會。國民生產總值只是相當於日本的六分之一,軍事力量更是相距甚遠。日本的海軍世界第三。軍艦總排水量達到一百七十萬噸。僅次於美英,航空母艦十艘,戰列艦十一艘。中國是只有六萬多噸軍艦,好多都是甲午海戰打剩下的祖父級的軍艦,比水兵的爺爺都老,那種船能開出海就不錯了。日軍約有二千六百多架飛機,中國只有三百零五架,雙翅膀的木頭機,敞開式座艙,飛不高,飛高了飛行員會憋死,也飛不快,翅膀外邊蒙著一層帆布,或者包著一層鋁皮。對付中國的木頭機,日本的機槍子彈全是燃燒彈,只要打到木頭飛機,飛機準著,而且還只有三百零五架。日本現役軍人是五十萬,還有三百萬在鄉軍人,都是受過嚴格軍事訓練的預備役軍人,戰鬥力很強。中國軍隊加上共產黨的軍隊當時是二百萬,中央軍大概佔四分之一,剩下的部隊尤其是軍閥部隊基本上都沒有戰鬥力,當兵為吃糧,擾民有術,禦敵無方。
日本兵基本上都是小學以上文化程度,甚至初中畢業,都會鼓搗照相機,能夠操作追擊炮,望遠鏡,能看得懂地圖。中國兵基本上都是文盲,在一九四九年中國人的識字率是百分之二十,一九三七年認識大字的更是可想而知。所以淞滬會戰中國軍隊以二十七萬人傷亡的代價打死打傷日軍四萬多人,六點五比一的比例。在當時已經相當不錯。
中國軍隊的現狀跟鴉片戰爭時候差不多,人數雖然多,但分佈在全國,在交通狀況極其落後的情況下,要把軍隊調到淞滬戰場是需要時間的。當時國軍最精銳的部隊是三個德械裝備師,三十六師、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八十七師、八十八師鎮守南京是衛戍部隊,現在從南京去上海坐動車可能一個小時,那一會兒要二十多個小時才能到,上面還有日軍飛機轟炸。當年三十六師從西安調往淞滬戰場,蔣介石給三十六師師長宋希濂下令,限該師幾月幾號之前到達上海,否則師長以下軍前正法。宋師長急了,把全師組織起來直奔火車站,到了火車站,人家說對不起,運力不夠,一個師我拉不了。沒那麼多怎麼辦,先去一個旅吧,一個師有兩個旅,先去一個旅吧,怎麼著得趕到戰場,於是一個旅上了火車。火車開到寶雞市,下來吧,沒鐵路了,鐵路就修到這兒,所以就全旅下車,下車找汽車,對不起,沒這麼多車拉不了一個旅,那就先去一個團,一旅兩個團先去一個團,上了汽車跑半道下來吧,沒汽油了,沒汽油怎麼辦,先去一個營吧,把那兩個營的車裏頭的油抽出來放在這個營裏頭的車裏,先跑,等跑到頭一點油都沒有的時候怎麼辦,就全營找身體最棒的湊成一個連舉著三十六師的軍旗,跑步進入淞滬戰場。所以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三十六師軍旗到了上海,實際上到的人數屈指可數。
國軍浴血敵
淞滬會戰國軍一個師填上去,日本人海陸空炮火上來,一個禮拜就打光了。可能一個禮拜都用不了,一個連一百多人,上戰場一天基本上就全完了。蔣介石中央軍的士兵進入上海之後,他拿燈泡點煙抽,他們肯定沒有見過電燈了,他覺得這是蠟,能把煙點著了,這是蔣介石中央軍的士兵。所以你可以想像中國當時完全是中古的這麼一個社會,兵連電燈都沒有見過,士兵的素質可想而知。小日本陣地上有電網,中國兵哪懂這個,舉個大刀就砍,一砍掛在那兒了,戰友去救他,一下一個連全能掛在那兒,他就不知道那是電網,你不能去拉他。不懂啊,一個連全能掛在那兒,沒見過電。所以淞滬會戰血拚了三個多月,本來小日本想三個多月滅亡中國,光打一上海三個多月,所以這戰打得雖然是驚天地兮泣鬼神,但是能看出來兩國國力的巨大懸殊。
一方占據高樓,以戰車戰機掩護,交叉火網設計,一方以戰友屍體掩護,向前猛撲,圍攻之戰,國民黨部隊損失慘重,進展很有難度。隨後日軍不斷派遣援軍強行登陸,從一九三七年八月中旬到十一月中國軍隊退出上海,日軍投入兵力達到三十多萬人,說中國軍隊是在浴血奮戰,毫不誇張。
屠夫沒道理
日軍佔領上海後,直逼南京,侵華戰爭進一步升級。蔣介石曾經三次召集高級將領討論守衛南京問題。國民政府首府被攻陷,多少有些丟人。不過縱使大家有保衛南京之心,但是卻沒有這個實力,南京城被日軍重重包圍,守城各軍戰鬥多日,傷亡重大。最終,日軍入城,南京陷落,國民政府被迫遷都重慶。
日軍從上海向南京進攻,沿途就開始大肆屠殺中國人民,其殘忍的程度令人髮指。大屠殺是有組織的,完全沒有道理可講,全無人性。不接受投降,俘虜全部處死,機槍掃射,汽油焚燒,拋屍河湖,短短幾天,屠殺三十萬南京人民,南京城到處血流成河。國民黨為甚麼老打敗仗?國軍將士戰鬥不可謂不英勇,在這個時候,國民黨士兵都是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全都是這樣的。當時國民革命軍的一首軍歌這麼唱:「中華男兒血,應當灑在邊疆上。飛機我不睬,重炮我不慌,我抱正義來抵抗。槍口對好,子彈上膛,衝!衝出山海關,雪我國恥在瀋陽。中華男兒漢,義勇本無雙,為國流血國不亡!凱旋作國士,戰死為國殤。精忠長耀史冊上,萬丈光芒!」
國民黨士兵打仗,打日本,尤其中央軍是很勇敢的,不怕死,但為甚麼打不過小日本呢?因為國民黨是片面抗日路線,不發動人民群眾,只依靠政府和軍隊。實際上這裡面就有一個問題,國民黨他為甚麼不發動群眾?就是因為國民黨的階級屬性跟群眾對立,他不敢武裝群眾。那麼甚麼樣的政府是可以把群眾武裝起來的?前提一定是這個政府是人民選舉出來的,他才敢武裝群眾,因為他知道我武裝起群眾來,群眾不會拿槍把我推翻。不是民選的政府,絕對不敢把群眾給發動起來。再者說國軍打的仗是正規戰,兩軍對壘,槍對槍,桿對桿,兵對兵,將對將,你發動群眾有甚麼用?你發動群眾,坦克上來了,讓群眾上去,沒用啊,上去能幹麼?撞,沒關係,機動車負全責。你不能這麼幹,沒用。而且這打仗說一句實在的,你都要老百姓,軍人幹麼使的?你如果要是老百姓打仗,就難免會出現誤傷,今天以色列打哈馬斯就很明顯,軍民不分,那可就是我一炮下去,二樓是住人的,一樓是發射火箭的,那這棟樓我炸不炸?這個,沒辦法。
國民黨軍隊再驍勇,戰爭的結果是,上海沒守住,太原沒守住,最後就連南京都沒守住,日軍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正面大潰離
一九三八年日軍兵分兩路,從華北和華東夾攻徐州。中國軍隊在徐州留有重兵,正面戰場爆發了徐州會戰。在國軍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將軍的指揮下,取得了台兒莊大捷,這是抗戰以來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勝利。李宗仁將軍指揮的台兒莊戰役,歷經月餘,我軍斃傷日軍一萬一千九百八十四人,俘虜七百一十九人,繳獲大炮三十一門,裝甲汽車十一輛,大小戰車八輛,輕重機槍一千餘挺,步槍一萬餘支。基本上日軍第十師團【註:第十師團是日本帝國陸軍的一個甲種師團,裝備精良,被日軍作為現代化師團的樣板。】就打殘了,師團長磯谷廉介就被撤職回國轉入預備役。日軍的師團編號在二十以內的,包括近衛師團、第一師團、第二師團、第三師團、第四師團、第五師團、第六師團、第七師團、第八師團、第九師團、第十師團、第十一師團、第十二師團、第十四師團、第十六師團、第十九師團、第二十師團屬於甲種師團【註:甲種師團是日軍的師團編制,主要為二戰前日軍的十七個常備師團,約一萬五千至二萬人。成軍時間久且歷經大戰爆發前在中國發生的大小戰事,戰鬥經驗以及訓練上相對扎實,對日軍來說是其組成中列於首位的作戰主力。】,就建軍比較老,尤其是一到七這七個師團,這個是甲午戰爭就有了,甲種師團戰鬥力很強。然後,編號二十到五十的是乙種師團,五十到一百的就是丙種師團,一百以後的是丁種師團,他戰鬥力是這麼排的,所以你一看日本的師團編號,你就知道他是甚麼水準的部隊。
第十師團,又稱姬路師團,是日本陸軍的一個甲種師團,是日軍在二戰爆發前十七個常備師團之一,裝備精良,被日軍作為現代化師團的樣板。後來抗日戰爭一進入相持階段,咱們的對手基本上就是丙級丁級師團了,因為甲級師團都調到太平洋戰場跟美國人打仗去了。但是台兒莊大捷是戰鬥勝利了,戰役卻失敗,徐州失守。守軍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