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紫禁城裏無帝王:辛亥革命 2 秋風秋雨鬧起義  結黨做同盟

一直以來,屈辱的中國先進知識份子靈魂深處,對於保持「中學」和傳統文化的步調是一致的,頂多在學習西方甚麼問題上產生分歧。沒有多少人產生推翻清政府的想法。學習西方的目的是為了保衛中國文化,這種觀念淳樸且根深蒂固,所有的分歧都可以在這裡得到統一,這是中國士大夫的終極追求。

十九世紀晚期,中國留學生人數增多,足以引起政府的注意,足以在一切中國革命者間構成人數最多、呼聲最高和行動最活躍的一支力量。以孫中山為代表的先行者,發出了革命的呼喊。孫中山建立起一個組織,以推翻滿清、建立民國為己任,這在腐朽的中國打開了一個缺口。

一九○五年,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等興中會、華中會、光復會成員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註:中國同盟會簡稱同盟會,是由孫中山領導和組織,以海外中國人為主的一個全國性的革命政黨。】。

中國人在甲午戰爭之後,對日本不是恨而是敬佩,尤其是當時中國一些知識份子,同盟會就成立在日本。孫中山很早就羨慕西方和日本,羨慕它們政府的力量和效率,它們的科技水準和經濟發展,以及洋溢在它們社會之中的幹勁和活動意識。二十世紀初中國在海外的留學生有八千多人,三分之二在日本,一來是道近,生活費比較便宜,生活習慣相似;二來,認識到學歐美不如學日本直截了當,我們跟歐美國情不同,但與日本國情相似,遭遇處境也差不多,日本一下子就能成功,所以咱學它。當時國內有相當數量的有志青年去日本探索救國之道。中日兩國完全撕破臉皮,血海深仇的局面是從「二十一條」日本要滅亡中國開始。中國一看,同種同文的日本人比大鼻子藍眼睛外藩還要狠,這才跟它正式鬧掰。日本種種欲置中國於死地的做法是其政治家的短視。

推「三民主義」

在日本成立的中國同盟會,也就是今天在台灣的中國國民黨的直系祖先。同盟會成立後,推舉孫中山為總理,總理不是政府的職務,是國民黨對最高領袖的尊稱。等孫中山去世後,國民黨為了表示對他的尊重,國民黨的最高領袖改稱總裁,然後等蔣介石去世後,為了表示對他的尊重,以後國民黨的最高領袖改稱主席。所以國民黨一說先總理肯定就是孫中山,總裁肯定就是蔣中正。主席就多了,從蔣經國到李登輝、連戰、吳伯雄、馬英九。

同盟會以孫中山提出的「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政治綱領。《民報》為機關刊物,成立了第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孫中山把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簡稱三民主義。這個順序不能顛倒。國民政府的時候中國的國歌頭幾句就是:「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就是民族主義,韃虜指的是滿清,就是要推翻清朝統治,雖然沒有明確反帝,但推翻清朝的統治,自然也就打擊了帝國主義。「驅逐胡虜,恢復中華」最早是朱元璋提出來的,朱元璋北伐的佈告裏說:「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也是十六個字。孫中山把前八個字照搬,後兩句給改了,水準就高了。

創立民國,即民權主義。就是要推翻帝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民權主義是三民主義的核心。推翻了滿清之後要建立一個甚麼樣的國家?共和國。絕不能讓帝制在中國大地上再次出現,要建立一個共和國,這個共和國叫中華民國。

平權地權是民生主義。中國最多的老百姓是農民,民生問題首先就要解決農民生計問題,讓他們有土地可種,所以三民主義主張核定地價,漲價歸公。

比如,給地主的土地定價,一畝地十塊大洋,一百畝地就是一千塊大洋,隨著經濟發展的需要,房地產增值,土地值錢了,一畝地漲到了一百塊大洋,你賣一百畝地應該是一萬塊,但是自己只能得一千塊,九千塊歸國家。國家拿了錢買地,然後分給農民。國家認為這個東西很好,不用花錢,地主能夠保本,農民能夠分到土地,是三全其美的事。

可地價是市場說了算,憑甚麼一畝地能賣一百我落十塊,這個地我可以不賣,或者是我可以通過各種手段讓你黃了。比如我想賣房,我的房是單位的房該房,當初花了兩萬塊錢買的,現在是七十平方米,一平方米一萬,我應該賣七十萬,結果單位說了,我有優先權,我給你五萬,你不能賣給別人,那我出租,一個月二千塊,多租幾年不就回來了。只要是私有存在,農民土地問題就解決不了。

孫中山的思想是中國文化的產物,他接受了科學的訓練,以歐美學說來充實自己的理論,使它系統化,具體化。孫中山在《同盟會宣言》中說明實行三民主義的步驟分為軍政、訓政、憲政(軍法、約法、憲法)三個時期。軍政是破壞時期,注重民族革命;訓政是過渡時期,建設自治,促進民權,注重政治革命;憲政建設之首在民生,注重社會革命,三種革命代替歐美社會演進的三種過程【註:孫中山認為,歐美社會演進分為三種: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會革命,三者代表歐美社會的三種演進過程。】。

革命敢死隊

跟資產階級改良派一個勁給皇帝上書,要求變法不同,革命黨人直接武裝反抗,康有為所說的那些東西在今天一看似乎都很有道理,當時的中國為甚麼不能搞民族?康有為認為當時中國人文化程度低,如果照搬了西方民主那一套就打起來了。可印度文盲比中國多多了,從1947年獨立到現在12次全國大選,沒有一次亂套,民主與文化程度的關係並非如康有為說的那般簡單對應。

革命的理念

跟資產階級改良派一個勁給皇帝上書,要求變法不同,革命黨人直接武裝反抗。康有為所說的那些東西在今天一看似乎都很有道理,當時的中國為甚麼不能搞民主?康有為認為當時中國人文化程度低,如果照搬了西方民主那一套就打起來了,可印度文盲比中國多多了,從一九四七年獨立到現在十二次全國大選,沒有一次亂套。民主與文化程度的關係並非如康有為說的那般簡單對應。

革命的理念已經在很多人心裡生根,特別是在留學生中。各地大小起事不斷。

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的學生革命家吳祿貞,回國後在湖北的新軍【註:新軍全稱「新建陸軍」,是清朝政府於甲午戰爭之後編練的新式陸軍。這支軍隊的特色是完全使用西式的軍制、訓練以及裝備,是清朝最後一支有戰鬥力的正規軍。】中服役。利用職務之便,他在陸軍中安插了幾位同志,在士兵中搞宣傳鼓動工作。他和幾位嚮往革命的朋友在湖北省各地方的學校舉行集會,宣傳革命,並散發激進的刊物和傳單。他們組建了一個欣欣向榮的組織,取名為科學補習所,冒充學術團體。他們收到消息,黃興計劃在一九○四年秋發動叛亂,就在湖北作了安排以配合黃興在湖南的行動。這是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同時在湖南的六個城市起事,還希望能在湖北、四川、江西、南京和上海得到回應,起義的時間定在慈禧太后的七十歲生日,即一九○四年十一月十六日,但清廷的耳目偵破了這一密謀,迅即予以撲滅。

一九○六年十二月,同盟會員劉道一發動了「萍瀏醴起義」。劉道一,字炳生,號鋤非。湖南衡山人,一八八四年出生,早年曾就讀於湘潭美國教會學校,通曉英語,後隨兄劉揆一參加革命。一九○四年加入華興會,聯絡會黨,準備起事。起事事敗,流亡日本,與秋瑾等在東京組織十人團。次年加入同盟會,任書記、幹事。一九○六年,劉道一領導發動「萍瀏醴起義」,義軍的主要活動範圍在湖南省的萍鄉、瀏陽、醴陵等地區。此次起義的規模很小,只有幾百人左右的規模,很快就被清軍鎮壓了下去。一九○六年十二月,起義失敗,劉道一在長沙被捕。審訊的時候,劉怒斥說:「士可殺而不可辱,死則死爾。」十二月三十一日,被清政府殺害在長沙瀏陽門外,年僅二十二歲。與後來的武昌起義的影響力相比,劉道一所領導的「萍瀏醴起義」簡直不值一提,但是,正是千萬次這種小規模的反清起義星星之火,形成了後來的燎原全國之勢!當時的同盟會主要領導人孫中山和黃興都很重視此次起義,對劉道一的英勇就義,感到惋惜和悲痛!紛紛寫輓詩悼念劉道一。孫中山寫的七律云:

半壁東南三楚雄,劉郎死去霸圖空。

尚餘遺業艱難甚,誰與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風悲戰馬,神州落日泣哀鴻。

幾時痛飲黃龍酒,橫攬江流一奠公。

看來,革命領袖孫中山除了極具政治韜略,文采也是極佳的。這首詩算得上是孫中山詩作之中的上品,可惜流傳得並不廣,也許是因為這只是一首輓詩的緣故!詩的一開頭就氣勢不凡:「半壁東南三楚雄,劉郎死去霸圖空。」有一種氣吞山河之勢,英雄壯志未酬之憾。緊接著的兩句:「尚餘遺業艱難甚,誰與斯人慷慨同。」對於革命事業的堅定,對於頓失戰友的惋惜之情,躍然紙上。最為點睛的是五六句:「塞上秋風悲戰馬,神舟落日泣哀鴻。」把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