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時期邊疆各族狀況是:北方有匈奴、烏桓和鮮卑;東北有扶餘,今天的朝鮮半島也有扶餘的後代,就是高麗民族,高麗國家就是扶餘人建立的;南方則是越族和西南夷;另外就是西域各族。除了中原王朝之外,還有這麼多民族在跟中原王朝有交往。
在中國古代,對中原王朝構成威脅最大的民族來自於北方蒙古高原。北方的民族是兩大系統,匈奴是一個系統,東胡是一個系統。匈奴包括後邊的突厥都屬於匈奴系統;契丹、女真,包括後來的蒙古應該是東胡系統的。
匈奴經濟生活以畜牧業為主。中原的史書非常得意地評價說,我們中原王朝先進,匈奴落後,為甚麼落後?他們「逐水草、習射獵、忘君臣、略婚宦、馳突無垣」,逐水草,習射獵,這都能明白。忘君臣,他們沒有中原這麼嚴格的君臣關係,也沒有像中國中原這麼嚴格的嫡長子繼承製度,所以單於一死,大家就搶,誰搶到是誰的。略婚宦,姪子娶姑媽,舅舅娶外甥女,這種事非常多,爹一死,除了親媽,所有的媽都能娶。弟弟娶嫂子這種收繼婚制太原始了。馳突無垣,垣就是城,騎著馬隨便跑,太落後了。哪像我們中原有田土之可耕,城郭之可守。但你別看這個民族原始,打仗很厲害。秦漢之際,冒頓單於統一北方草原佔領河套,內套、外套都給佔了。
當年冒頓單於他爸爸老單於不待見他,想把他幹掉,他的辦法是送他到月氏國作人質,剛把他送到月氏國,他爸就出兵攻打月氏,等於逼著月氏王殺掉冒頓。月氏王比較厚道,沒有殺他,放冒頓回去了。爸爸就給冒頓一塊不怎麼樣的封地,因為他寵幸小兒子,想讓小兒子即位。
冒頓心裡有譜,開始訓練自己手下的一幫死士,跟他們一塊兒射箭。他的箭頭是空的,射出來會響,叫鳴鏑。他說我的鳴鏑射到哪兒,你們的箭就射到哪兒,於是這幫人跟他射飛禽射走獸。然後冒頓拿這個射自己的愛馬,對匈奴人來說,馬就是老婆,這幫人有幾個不敢射了,凡是不射的一律殺死,剩下的人就知道了,大哥射哪兒我們射哪兒。然後他射自己的愛妾,又有不敢射的,又殺死。此後再也沒有不敢射的了。最後他射自己的爹,那幫人都跟著射,鳴鏑弒父,把爹殺了。
你看這人多狠,為了權力,馬、老婆、爹全幹掉。所以他是草原上第一位聖主、雄主,才能統一北方佔領河套。冒頓單於趕的日子也好,因為當時正好是秦末農民戰爭,然後四年楚漢之爭,中原王朝忙於內戰,沒顧上,所以他佔了地兒。
中原王朝跟少數民族打仗,為甚麼總打不過人家。第一個原因就是少數民族是全民皆兵,他的生產跟戰鬥是一回事。三歲能開弓,五歲能上馬,打仗不就是開弓和上馬這兩件事嗎?小孩兒都能彎弓射大鵰。天上的大鵰一箭就下來的,你說地下的一箭射幾個?匈奴人口最多的時候一百五十萬,兵力最少的時候,叫「控弦之士三十萬」,能拉弓的人有三十萬,算吧,五個人裏一個兵。漢朝最多的時候六千萬人口,軍隊最多的是六十萬,一百個人裏一個兵。而且中原王朝裏的老百姓手裏是拿鋤頭的,木頭棒子上裝個鐵片而已。要把種地的訓練成拿刀槍的,這需要時間。少數民族本來就是拿弓箭的,所以他全民皆兵,你打不過他。就像現在的人寫書法老寫不過古人,因為古人一寫字拿的就是毛筆,你一半時間是在敲鍵盤。
再一個原因是騎兵打步兵,那不跟德國隊踢中國隊似的吧,我想進幾個球就進幾個球。北京奧運會我給你留點臉,我五分鐘進一個,我不給你留臉半分鐘就進一個,一百八十比零。那可不是,我比球跑得快,你比裁判都跑得慢,你能跟我踢嗎?騎兵打步兵不就是德國隊踢中國隊嘛,想進多少進多少,人家來去如風,快如閃電,你攻不上去也跑不了。而且匈奴這些北方民族打仗不需要後勤,他每個戰士三匹馬,一匹戰馬,一匹走馬,一匹馱馬。平時騎走馬,行軍的時候,馱馬是馱物資的,戰馬只有衝鋒的時候才能騎,平時捨不得騎。這些馬都是母馬,渴了可以接奶喝,餓了天上飛點甚麼,地下過一甚麼,一箭弄倒一吃,就好了,完全不需要後勤。人家一出兵二十萬,是二十萬騎士,咱們一出兵二十萬需要五萬押糧的,糧草一斷就沒法打了。
打仗要輕裝上陣,蒙古鐵騎在歐洲草原上,俄羅斯平原上一天八十公里,跟二戰裝甲部隊的速度一樣快,機動性多強,聲東擊西。你修個長城有甚麼用,你萬里長城萬里長,萬里佈兵,他幾十萬軍隊集中到一塊兒,隨便找一個口子就衝進來了。再者從氣候原因上講,他從北往南打,越打越暖和,那怕甚麼,爽,光著膀子打;咱從南往北打,越打越冷,凍得弓都拉不開,槍都握不住了。另外,中原王朝對不能耕種的土地不感興趣,你占他的地幹麼,所以從動機上說也沒必要打,他跑西伯利亞去了,咱守著,不招他。但他得招你,不招你怎麼活,他的生產比較落後,所以老招你。
外甥打舅舅
西漢初期國力有限,所以被迫跟匈奴和親,原因是這樣的。
西元前二○○年冒頓單於率四十萬騎兵南下,高祖劉邦率三十二萬步兵迎戰,這不是作嗎?人家四十萬鐵騎,你三十二萬步兵,結果被匈奴困在了平城的白登山,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白登之圍,漢軍也沒有帶帳篷,天降大雪,雨雪交加,人馬凍死者甚眾。將士握不住槍也拉不開弓,被圍在白登山上。高祖劉邦以前是秦朝的亭長,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街道居委會治保主任,最後他流氓本性發作,把帽子往地上一扔,老子跟他們拚了。如果拚的話,這個朝代三年就完了,那皇帝就一個也好記。
拚之前要焚毀珍寶,就是把隨身帶來的珍寶焚毀,結果謀士陳平就說別呀,您別給焚毀了,你給我,我救你。陳平帶著這個去見匈奴的王后閼氏,把財寶獻上,說我們皇上知道錯了,把這些財寶獻給大單於,請單於退兵。你們如果不退兵的話,抖開一幅畫卷,上面畫了一個絕色美女,說我們皇上準備把這個美人獻給單於。閼氏一看說我肯定讓單於退兵,這美人你別送了。於是單於退兵了,單於不知道送美人的事,要知道這事絕對不退兵,那美人我估計也是Ps的,哪兒找這麼漂亮的人去?
於是匈奴退兵,喘了一口氣,等於是走夫人路線這才退了兵。這幫人太厲害了,不能惹,怎麼辦?和親吧。就是宗室女,甚至是宮女冒充公主嫁到匈奴,兩國結為甥舅之國。光嫁過去公主是不行的,得陪送東西,糧食、物品、絲帛金銀。我女兒嫁給你,你就是我的女婿,然後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外孫子,我死之後,我兒即位,你的孩子就是我兒的外甥,所以匈奴跟漢是甥舅之國,那你還能打我嗎?你忘了人家忘君臣、略婚宦,所以東西收了,公主娶了,打的就是舅舅,誰讓舅舅慫呢?所以這個和親解決不了問題,暴力是他們唯一聽得懂的語言。
舅舅打外甥
漢武帝的時候,國力強盛了,「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糧食多得從糧倉漏出來,都爛了,打開國庫一看,串銅錢的繩都爛了,銅錢灑了滿地沒法數,太有錢了。關鍵是馬,漢武帝的時候軍馬六十萬匹。高祖劉邦的時候才三千匹,所以「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皇帝的馬應該是醇駟,四匹白馬拉著多漂亮,結果當初皇上的那個馬白的、黑的、花的都有,將相沒有馬,坐牛車上朝,三十二萬步兵就是這麼來的。
相比之下漢武帝的資源富庶得多,所以敢對匈奴展開反攻。漢武帝任用自己的舅子大將軍衛青和衛青的外甥霍去病來攻打匈奴。霍去病十七歲率八百勇士橫絕大漠,深入匈奴一千餘里,斬殺匈奴兩千多人,把匈奴單於的叔爺爺都給殺了,我們把體育比賽第一名給翻譯成冠軍,出處就是霍去病十七歲冠軍侯。於是他二十多歲就成了驃騎將軍,兵分兩路進攻匈奴,也是深入大漠兩千餘里,在外蒙古擊敗了匈奴,匈奴被迫遠徙漠北,對漢朝的威脅就減輕了。霍去病起的名比較妨他,他叫去病,結果二十四歲就病死了,要叫個霍感冒可能沒事。他主要是經營河西走廊,常年駐軍在外,皇帝賜以美酒,霍去病不敢獨飲,把酒倒在泉水中,讓將士拿頭盔舀著喝,此地得名酒泉,今天的衛星發射中心,就是霍去病當年駐守之地。他死後陪葬漢武帝的茂陵,跟皇上埋在一起是無上光榮,所以他的墳墓修建成了祁連山的形狀。
河西走廊在祁連山下,水草豐美,這地兒被奪回來之後,漢朝才有可能通西域。匈奴失去河西走廊,只好遠徙漠北,導致後來內部混戰,到漢元帝時呼韓邪單於歸漢,才有昭君出塞之事。
孫子娶奶奶
王昭君十四歲入宮做宮女,據說她天生麗質,結果因為不肯行賄畫師,畫師就用印象派把她畫成醜女,害她在宮裏一直待到二十五歲。漢朝人平均壽命也就二十五歲,唐朝人是二十九歲,所以當時二十五歲就算老太太了,還沒見著皇帝。正好皇上貼出一個告示徵募志願者去匈奴和親,王昭君想到那兒當第一夫人也一樣,於是她就志願去了。送行宴上,皇上一看王昭君眼珠子掉地下了,驚為天人,宮裏怎麼有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