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袁紹和曹操的戰爭

袁紹是曹操的大敵。他不但地廣兵強,在社會上聲望很高,勢力極大,即論其才具,在當時群雄中,亦當首屈一指。從袁紹敗後,北方就沒有人能和曹操抵敵的了,雖然並沒有全平定。曹操的破袁紹,事在漢獻帝建安五年。《三國志.魏武帝本紀》說:「初,桓帝時,有黃星見於楚宋之分。①遼東殷逵善天文,言後五十歲,當有真人起於梁沛之間,其鋒不可當。至是凡五十年,而公破紹,天下莫敵矣。」這些話,固然是附會之談,然而當時的人重視袁曹的戰爭,也就可想而知了。

怎說袁紹的才具並不算弱呢?讀史的人都說袁紹地廣兵強,而當曹操沒有平定河南以前,不能起而與之爭衡,坐令他破陶謙,平呂布,且收服了劉備,趕走了袁術,到他養成氣力,挾天子以令諸侯,再要起來和他爭衡,就難了。其實不然。

要和大敵爭衡,先要後方沒有顧慮。袁紹的地盤,是現在河北、山西兩省,在建安四年以前,問題正多著呢。別的且不論,公孫瓚就是到建安四年三月,才給袁紹滅掉的,而在建安三年的冬天,呂布業已給曹操滅掉了。到四年的春天,河內太守張楊為其將張醜所殺,又有一個喚做眭固的,殺掉張醜,歸附袁紹,曹操就進兵把他打破,這一年八月裏,曹操進兵黎陽,旋又回兵,而分兵把守官渡。②此時曹操的兵力,業已達到河北了。袁紹從公孫瓚破滅以後,就派他的大兒子袁譚去守青州,第二個兒子袁熙去守幽州,又派他的外甥高幹去守并州,其佈置並不算遲。

至於說他坐視曹操入居中央,挾天子以令諸侯,以致於己不利,則當時挾著一個天子,實際並無甚用處,在上一節中業經說過;而袁紹在曹操遷獻帝都許之後,曾經挾著兵威,脅迫曹操,要令他把獻帝遷徙到鄄城,③置於自己勢力範圍之內。袁紹的本意,是要否認獻帝的,此時又有此轉變,其手段也不算不敏捷。曹操自然是不肯聽的,因為曹操斷不是虛聲所能恐嚇的。袁紹此時,既因河北內部尚有問題,不願和曹操以實力相搏,自然只好聽之而已。然而袁曹的成敗,始終和挾天子與否無關,所以這也算不得袁紹的失策。

這時候,曹操的後方,也不是絕無問題的。其中最是為患的,就是屯紮在穰縣的張繡。④因為他的地勢,可以南連劉表,是有接濟的。然而張繡聽了賈詡的話,卻投降了曹操。賈詡所以勸張繡投降曹操,大約因兵力不足和曹操相敵,袁紹相隔太遠,不能應援,劉表又係坐觀成敗之徒,未必能切實聯合之故。《三國志.賈詡傳》載他勸張繡的話:(一)是因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二)則袁紹兵多,你投降他,他未必看重,曹操兵少,你投降他,他必另眼相看之故:怕也未必確實的。張繡的投降,是建安四年十一月的事,到十二月,曹操就又進兵官渡了。

然而張繡之難甫平,劉備之兵又起。原來這時候,袁術在淮南,因其荒淫過甚,弄得民窮財盡,不能立腳,要想去投奔袁紹,打從下邳經過,曹操便派劉備去攔截他。劉備是有野心的,不肯服從曹操,把個袁術攔截回去。袁術又氣憤,又窮困,病死了,他卻和董承通氣,說奉到了獻帝的衣帶詔,叫他們誅滅曹操,就在下邳起兵。把徐州刺史車冑殺掉,屯兵小沛。曹操派劉岱、王忠去打他,都給他打敗了。

建安五年正月,董承等陰謀發覺,都給曹操殺掉,曹操立刻起兵東征。這件事,《三國志.魏武帝本紀》上說:「諸將皆曰:與公爭天下者袁紹也,今紹方來,而棄之東,紹乘人後,若何?公曰: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為後患,袁紹雖有大志,而見事遲,必不動也。郭嘉亦勸公。」曹操遂決計東行。《袁紹傳》上說:曹操攻劉備時,田豐勸袁紹襲其後方,袁紹說兒子有病,不聽。「豐舉杖擊地曰:夫遭難遇之機。而以嬰兒之病失其會,惜哉!」這也是以後附會之談。

曹操是善於用兵的人,後方決不會空虛無備;況且當時曹操也有相當的兵力,後方決不至於空虛無備。袁紹的根據地在河北,要襲擊許昌,先要渡過黃河,渡過黃河之後,還有好幾百里路,決非十天八天可以達到。如其說輕兵掩襲,那是無濟於事,徒然喪失兵力的。劉備初起兵,力量有限,未必能牽制曹操許久。這一點,曹操和袁紹都是明白的。曹操所以決計東征,也是為此。

接觸之後。自然是劉備敗了,便投奔袁紹,當時守下邳的是關羽,孤軍自然難於抵抗,就暫時投降。關羽的投降,的確不是真降的,至於封金、掛印、過五關、斬六將等事,就都是演義上渲染之談,無關宏旨的了。劉備在當時,兵力雖然不足,然而他是個有野心,有能力的人,倘使曹操和袁紹以主力相持,而劉備從後方搗亂,這確是一個大患,所以曹操要先把他除掉。劉備既敗之後,曹操後方就無甚可怕的搗亂之徒了。

當時還有一個臧霸,本來是泰山一帶的強盜。他是服從呂布的。曹操破呂布後,招降了他,就把青徐二州的事情交給他。這時候,臧霸頗能出兵以牽制袁紹,所以曹操不怕袁紹從現在山東的北部進兵。不過臧霸的兵力,亦只能牽制袁紹不從這一路進兵而已。要想搗亂現在的河北,成為袁紹的大患,其兵力也是不夠的。於是袁曹二人,不得不各出全力,在現在河南境內的黃河沿岸,決一死戰。

建安五年二月,袁紹派顏良等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城。⑤袁紹帶著大兵,進至黎陽。四月,曹操自己帶兵去救劉延。荀攸因袁紹兵多,勸曹操引兵西向延津,⑥裝出要繞道襲擊袁紹後方的樣子。袁紹果然分兵而西。曹操就趕快引兵回來,派張遼和關羽先登,把顏良擊斬。關羽就在這時候,封書拜辭曹操,走歸劉備了。於是袁紹整兵渡河,攻擊曹操。劉備和文醜先到。曹操又把文醜擊斬。《三國志.魏武帝本紀》說「良、醜皆紹名將也,再戰悉禽,紹軍大震。」顏良、文醜之死,曹操固然先聲奪人,然而袁軍的主力並沒有動,勝負還是要決一死戰的。曹操破顏良、文醜之後,回兵官渡。袁紹便進兵陽武。⑦彼此相持,直到這一年八月裏,袁紹才慢慢的進兵,靠著沙堆紮營,從東到西,連綿好幾十里。曹操也分兵和他相持。出兵決戰,曹操的兵不利。袁紹就進攻官渡。在地面上築起土山,地下掘了隧道,要攻破曹操的營。這時候,曹操的兵勢是很危急的。論起防守來,曹操自然有相當的力量,然而兵既比較少,糧食又要完了,眼看著不能支持。於是曹操寫一封信給後方的荀彧,商議要退兵回許都。當時曹操的兵勢既較袁紹為弱,倘使一動腳,袁紹乘機追擊,是很危險的。所以荀彧的覆信說:「公以至弱當至強,若不能制。必為所乘。」又說:「此用奇之時,不可失也。」這不過說退軍決無全理,叫他不論甚麼險路,到此時也只得拚死幹一幹罷了。

《三國志》上所說的兵謀,大都是靠不住的。這大約因軍機秘密,局外人不得而知,事後揣測,多係附會之談,而做歷史的人所聽見的,也不過是這一類的話之故。獨有荀彧這一封信,據《三國志》本傳註引荀彧的《別傳》載曹操表請增加荀彧封邑的表文,曾經鄭重的說及。官文書不能偽造,可以相信其是真的。我們因此,可以窺見當時兵事形勢的一斑。形勢是不得不冒險了,險卻怎樣冒法呢?那還是只有在兵糧上想法子。當時袁紹有運糧的車子幾千輛到了,曹操派兵截擊,把他盡數燒掉。然而還不能搖動袁軍,這大約因袁軍糧多,不止這一批之故。到十月裏,袁紹又派車輛出去運糧。這一次,袁紹也小心了,派淳于瓊等五個人帶著一萬多兵去護送。據《三國志》說:袁紹手下有一個謀士,喚做許攸,性甚貪財,袁紹不能滿足他,許攸便投奔曹軍,勸曹操去襲擊淳于瓊。曹操左右的人都疑心他。只有荀彧、賈詡兩個人勸曹操去。於是曹操帶著馬、步兵五千,夤夜前往。到那裏,已經天明了。淳于瓊等見曹操兵少,直出營門排成陣勢。曹操向前急攻,淳于瓊等退入營內。曹操就直前攻營,把營攻破,淳于瓊等都殺掉。這一次,曹操大概是捨死忘生,做個孤注一擲的。

《三國志.魏武帝本紀》說:袁紹聽得曹操攻淳于瓊,對袁譚說道:「我趁這時機,把他的大營打破,他就無家可歸了。」就派張郃、高覽去攻曹操的大營,不能破。後來聽得淳于瓊被殺,張郃、高覽就投降了曹操。《張郃傳》則說:郃聞曹操攻淳于瓊,勸袁紹派兵往救。郭圖說不如去攻曹操的大營。張郃說:曹操的營很堅固,攻他必不能破。袁紹不聽,而聽了郭圖的話,只派些輕騎去救淳于瓊等,而遣張郃和高覽去攻曹操的大營。果不能破,淳于瓊等卻被曹操殺了。郭圖覺得慚愧,反對袁紹說:「張郃等聞兵敗而喜。」郃等因此畏懼,就去投降曹操。這些話,也都是不實的。

淳于瓊屯兵之處,名為烏巢,離袁紹的大營只有四十里。倘使來得及救援,袁紹不是兵少分撥不開的,何難一面派兵去攻曹操的大營,一面再多派些兵去救淳于瓊等?曹操的兵不過五千,淳于瓊等的兵已有一萬,袁紹倘使再派馬兵五千名去,也比曹操的兵加出三倍了,何至於還不能敵?倘使還不能敵,相隔四十里,續派大兵何難?何至淳于瓊等還會被殺?可見曹操的攻淳于瓊,是疾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