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大躍進狂瀾中的國民經濟 二、以鋼為綱,搞亂全局

「以鋼為綱」的指導思想及全民大辦鋼鐵的作法,搞亂了國民經濟全局。對國民經濟影響最大,危害最深。

一九五七年鋼產量五百三十五萬噸,一九五八年計劃六百二十萬噸。如果不搞大躍進,實現七百萬噸是完全可能的,但要翻一番,達到一千零七十萬噸是不可能的事。

表二十四——二:大躍進以前各年的鋼產量(單位:萬噸)

鋼:

一九五○年:六十一 一九五一年:九十

一九五二年:一百三十五 一九五三年:一百七十七

一九五四年:二百二十三 一九五五年:二百八十五

一九五六年:四百四十七 一九五七年:五百三十五

鋼材:

一九五○年:三十七 一九五一年:六十七

一九五二年:一百零六 一九五三年:一百四十七

一九五四年:一百七十二 一九五五年:二百一十六

一九五六年:三百一十四 一九五七年:四百一十五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鑒一九八四》,中國統計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第二百二十五頁。

毛澤東早就把大話說出去了。一九五七年十一月,毛澤東率團訪蘇期間,得知赫魯雪夫計劃蘇聯十五年趕上美國後,於十一月十八日,就在六十四個黨的會議上發言,提出了中國用十五年鋼產量等方面趕上英國的目標。毛澤東金口一出,就成為全國上下鐵打不動的任務。

一九五八年三月初,冶金部長王鶴壽組織治金部黨組「務了八天虛」向毛澤東提出了鋼鐵「十年趕上英國、二十年或稍多一點時間趕上美國」的報告。這比毛澤東在莫斯科提出所目標又提前了五年,毛十分高興,多次表揚了這個報告,還說這個報告是「一首抒情詩」。

一九五八年二月三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國家經委主任的薄一波,在一屆人大五次會議上的報告中提出鋼產量為六百二十四.八萬噸的指標,比上一年增長十六.七%。但是,這個指標被認為太低。

一九五八年四月十四日,又把指標提高到七百七十一萬噸,比上年增長四十四.一%。但這個指標還是認為太低。

一九五八年五月三十日,政治局會議又把鋼產計劃提高到八百萬——八百五十萬噸。比上年增長四十九.五%——五十八.九%。這個指標還是認為太低。

五月底,中央政治局第四十八次擴大會議時,華東局柯慶施提出爭取明年華東區鋼的生產能力達到八百萬噸。這被認為「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建議指標。」隨後,各大協作區紛紛召開鋼鐵規劃會議,各自提出明年鋼產指標:華東八百萬噸,華北六百萬噸,西南三百一十萬噸,東北一千一百萬噸,西北一百五十萬噸,並預計到一九六二年將達到八九千萬噸。

六月十七日,薄一波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報告,其中說,一九五九年我國主要工業產品產量,除電力外,都將超過英國的生產水平。六月二十二日,毛澤東將此件印發給軍委會議各同志,將題目改為《兩年超過英國》,毛澤東批示說:

超過英國,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兩年到三年,兩年是可能的。這裡主要是鋼。只要一九五九年達到二千五百萬噸,我們就鋼的產量達到英國了。

在這種氣氛之下,六月十九日晚上在中南海開各大區協作會議以前,毛澤東在北京游泳池召集了中央一些領導人,冶金部長王鶴壽也參加了,毛問他:去年五百三,今年可不可以翻一番?王鶴壽說,好吧!佈置一下看。第二天他就佈置了。所以,六月十九號才決定搞一千一。一九五八年鋼產指標為一千一百萬噸(對外公佈是一千零七十萬噸)就是這樣的確定下來的。這麼重大的事情就在游泳池邊三言兩語決定了。

但是,從六月十九日到八月中旬,鋼鐵完成任務的情況不理想,八月十六日,在北戴河會議召開的那一天,毛澤東提出書記掛帥,全黨全民辦鋼鐵工業的方針。在北戴河會議的前幾天,毛澤東聽取了鋼鐵生產情況的匯報以後,給陳雲打電話,作了八點指示,其中談到要有鐵的紀律,沒有完成生產和調撥計劃的,分別情況給予警告、記過(小過、中過、大過)、撤職留任、留黨察看、撤職、開除黨籍的處分(這些處分措施後來寫進了北戴河會議的文件中)。並讓陳雲把各省工業書記召到北戴河開一次會議。八月二十一日,陳雲向參加北戴河政治局擴大會議的人傳達了毛的指示,並提議,要發動群眾搞「土爐子」,說「土爐子」在中國的命運還有一個時期。薄一波插話說,對土爐子要有信心,一百個土爐子有一個出鐵那就很好。從此,「小、土、群」(小爐子,土爐子,遍地成群)在中國大地到處風行,危害極深。一向被人們譽為講究科學、頭腦冷靜的陳雲也出此下策,可能當時人們頭腦熱到什麼程度。在北戴河的工業書記會上,按月落實了鋼鐵的生產進度,還按地區分配了鋼鐵生產任務,連幾乎沒有鋼鐵工業的廣西,也必須生產二十萬噸生鐵,其他省市的任務就更重了。北戴河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號召全黨全民為生產一千零七十萬噸鋼而奮鬥》的公報。全民的大煉鋼鐵運動迅速展開。

在北戴河會議上,毛澤東在八月三十日的總結報告中說:

死與活的問題。不是死人之「死」,是統死統活的問題,世界上沒「死」是不行的。一千一百萬噸鋼,少一噸也不行,這是「死」的。明年二千五百萬到二千七百萬噸,爭取三千萬噸,其中二千五百萬噸是「死」的,是「死鋼」,另外二百萬——二百五十萬噸是「活」的,歸地方支配。北戴河會議的精神傳達下去已經九月份了。在剩下兩三個月時間內,還要完成六百多萬噸的任務,才能實現全年的一千零七十萬噸。按常規這是不可能的,只好發動全民蠻幹。九月一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立即行動起來,完成把鋼鐵產量翻一番的偉大任務》。九月五日,《人民日報》再發社論:《全力保證鋼鐵生產》,號召與鋼鐵生產沒有直接關係的部門「停車讓路」。這一「停車讓路」,使各頂工作停頓,各個部門為鋼鐵行業作出犧牲,造成的損失是無法計算的。當時,一千零七十萬噸這個數字用巨字寫在全國各地的牆壁上,「為鋼鐵元帥升帳」「為鋼鐵元帥讓路」的宣傳品遍及各地。全國上下,不分工農商學兵,不分男女,都為「一千零七十」而奮鬥。工廠,農村,學校,機關,都搭起了爐子,找來礦石,不分晝夜地大煉鋼鐵。九月四日的電話會議上,國務院副總理譚震林傳達說:「主席提出,明年糧食再翻一番,今年一千一百萬噸鋼也不能少,少了就是失敗。」彭真說:「主席要求在九月十五日鋼鐵有一個大躍進,因為九月是要命的一個月。」九月二十四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又召開電話會議,要求到九月三十日,要達到日產鋼六萬噸,鐵十萬噸。九月,全國參加大煉鋼鐵的人數由八月份的幾百萬人增加到五千萬人,建立了大小土高爐六十多萬座。十月,達六千多萬人,最高達九千萬人。加上其他戰線直接或間接支援的,全國投入大煉鋼鐵的人數超過了一億。

為了配合大辦鋼鐵,還大辦地質,全國上千萬人上山找礦;大辦煤炭,到處設法挖煤,僅小煤窯就開挖了十萬多個;大辦運輸,組成了數以千萬計的運輸大軍,各行各業,男女老少,既有現代化的運輸車輛,又有牛車馬車和肩挑背馱。

這上億人的大辦鋼鐵的大軍中,絕大多數人不僅從來沒有煉過鋼鐵,連高爐也沒有見過。對他們能不能煉出鋼來,是有人懷疑的。懷疑是要受到批評的。一九五八年九月二十四日《人民日報》在介紹湖南邵陽專區的經驗中說:「他們組織全民大辯論,駁倒『農民煉不出鐵來』的』『懷疑論』、『條件論』等右傾保守思想,在全區組織了萬餘名幹部、九十三萬群眾投入煉鐵運動。沒有礦,他們說,把地球挖穿,也要挖出礦來。」

「全民大辦鋼鐵」,的確到了全民的程度。中南海也架起了煉鋼爐,建立了小型鋼鐵廠,毛澤東的生活秘書葉子龍被任命為廠長。葉子龍對鋼鐵生產一竅不通。毛澤東還到這個「鋼鐵廠」視察,聽取葉子龍匯報。

在中南海的帶動下,中央機關和各省委機關也都架起了煉鐵爐:在國家計委在三里河的辦公樓的院子裡煉鋼爐火沖天,把鐵絲網剪成一段一段去煉鐵,煉出幾塊鐵疙瘩,還綁上紅布報喜,把有用的鐵煉成無用的鐵。

文化部也成立了煉鋼指揮部,副部長、著名戲劇家夏衍擔任煉鋼總指揮,倒是頗有戲劇性。

外交部也在院裡築起了小土爐,燃起了熊熊烈火。

連手無縛雞之力的孫中山夫人宋慶齡,在她家的院子裡也搭起了煉鐵爐,秘書、司機、炊事員一齊上陣,孫夫人也親自動手,也在努力為「一千零七十」作貢獻。

中央命令一下,到地方就變成了荒唐的行動。河南省遂平縣提出了口號:「建百廠,設萬爐,日產千噸」。後來以發展到:「社社建爐,鄉鄉建廠,三天準備三天建,五天投入生產,日產萬噸鋼」。為了找礦報礦,他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