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躍進是從農業開始的。農業的躍進就是要完成《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具體目標是,到一九六七年,全國糧食總產量將達到一萬億斤。如本書「糧食問題」一章所述,共和國成立以前糧食(包括大豆)最高年產量是一九三六年的三千億斤,事後的實際情況是,一九六七年糧食總產量只有四千三百七十四億斤。一九九六年才突破一萬億斤,以後一直在一萬億斤上下徘徊。可見,這個指標「冒進」了三十年,當時卻作為政治任務層層下達,非完成不可。
為了完成高產任務,各地採取了種種非常措施,如,深翻土地,密植,開荒,大興水利。而這些都是用群眾運動的方式,搞大兵團作戰。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極為荒唐的瞎指揮和駭人聽聞的強迫命令。其中的具體情況,在本書介紹各省情況中有詳盡的陳述。
農業大躍進的前奏是水利化運動。一九五七年冬,中共中央就發出了《關於在今冬明春大規模開展興修農田水利和積肥運動的決定》。以後,各地投入了大量勞動力,開展了轟轟烈烈的群眾運動。興修水利是應該的,但要求過高過急,超過了社會的承受能力,在修水利過程中,又不講科學,強迫命令,蠻幹,好的出發點,就造成了壞的結果。
據統計,全國各地農村興修農田水利每天的出工人數,從一九五七年十月的兩三千萬人,到一九五八年一月,增加到一億人左右。到一九五八年四月中旬,全國農民投入興修水利的勞動日共計一百三十多億個,完成土石方量二百五十多億立方米。有人計算,如果將這些土方鋪成一米厚、六十六米寬的路,可以從地球鋪到月球。
一億農村勞動力興修水利是個什麼概念呢?一九五八年,全國人口為六萬五千九百九十四萬人,其中農村人口為五萬五千三百零三萬人,農村勞動力約有二.六十五億人,即每二.六十五個勞動力中,就有一個人上了水利工地。這是全國平均而言,那些有大型水利工程的地方,投入的勞動力遠遠超出了這個數比例。在很多地方,每家都有人長期在水利工地上。
據水利部門當年統計,從一九五七年十月到一九五八年四月,全國擴大灌溉面積三萬五千三百三十四萬畝,比解放後八年增加的灌溉而積還多二十九.三%。顯然,這個數是誇大了很多,是不可信的。不過,當年建設的水利設施,有一些到八十年代還起作用。所以,對一九五八年的水利建設,不能全盤否定。但是,相當多的水利工程,有的沒有考慮當時科技和經濟能力,有的缺乏科學的勘探和設計,結果半途而廢,既勞民傷財,又破壞了生態環境。一億人上工地,消耗了大量的糧食,這是民饑荒的原因之一。
興修水利是大兵團作戰。在工地上的勞動者按軍事編製。不分天晴下雨,不分白天黑夜,勞動都不停止。在水利工地上,幹部摧殘農民的情況相當普遍,特別是任務難以完成的時候,情況更為嚴重,打死、餓死的人不計其數。
當時搞水利化運動實行的是「三邊方針」:邊勘探、邊設計、邊施工,使很多工程倉促上馬,半途而廢。修成了的,也留下了很多後患。
在耕作上,一反農民千百年的犁耕的習慣,要農民用鐵掀搞深翻。過去農民犁耕的深度二十厘米左右,現在用鐵掀深翻深度要求一米以上,不僅耗費了大量的勞動力,還把上面的熟土埋到深處,把深處的生土翻了上來,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深翻時候,田頭紅旗招展,上百個勞動力,每人一把鐵掀,站成一橫排,像運動場上短跑比賽一樣向前挖掘。領導人還組織學生們在田頭敲鑼打鼓助威。
水利化運動和積肥運動,使得運輸任務重。上級要求各地在搬運土方和肥料時,用手推車取代扁擔。於是,各地又大搞「車子化」的群眾運動。為了造車子,不僅砍樹,還把農民家裡的板凳也拿來做車子。有了車子,為了提高速度,上級要求給車子裝上軸承。於是又搞起了「軸承化」。軸承哪裡來?發動農民自己製造。於是,千家萬戶拿起鐵錘砸鐵珠子。農村鐵匠把這些珠子鑲嵌在大小兩個鐵圈之間就算是軸承。顯然,這樣的軸承是不能用的,大量的人力物力被浪費了。
農業大躍進,不但沒有躍上去,反而大幅度下降。和一九五七年相比,一九六一年糧食產量下降了二十四.三%(按中央檔案館保存的糧食部的數字,減少了二十六.四%——本書作者注),棉花產量下降了五十一.二%,三種油料下降了五十七.一%,林牧副漁也大幅度下降。耕畜減少了二十八.八%,中小農具減少了二十五%,舊式中型農具減少了四十%左右。一九五九至一九六一年,農業總產值連續三年下降。按可比價格計算,一九六○年和一九六一年的農業總產值低於一九五二年。按當年價格計算,一九六○年農業總產值低於一九五二年。詳見表二十四——一。
表二十四——一:農業總產值及其指數
農業總產值(億元):
一九五二年:四百六十一 一九五三年:五百一十
一九五四年:五百三十五 一九五五年:五百七十五
一九五六年:六百一十 一九五七年:五百三十七
一九五八年:五百六十六 一九五九年:四百九十七
一九六○年:四百五十七 一九六一年:五百五十九
一九六二年:五百八十四 一九六三年:六百四十二
以一九五二年為一百:
一九五二年:四百六十一 一九五三年:一百零三.一
一九五四年:一百零六.六 一九五五年:一百一十四.八
一九五六年:一百二十.四 一九五七年:一百二十四.八
一九五八年:一百二十七.八 一九五九年:一百一十.四
一九六○年:九十六.四 一九六一年:九十四.
一九六二年:一百 一九六三年:一百一十一.六
以上一年為一百:
一九五二年:一百一十五.二 一九五三年:一百零三.一
一九五四年:一百零三.四 一九五五年:一百零七.六
一九五六年:一百零五. 一九五七年:一百零三.六
一九五八年:一百零二.四 一九五九年:八十六.四
一九六○年:八十七.四 一九六一年:九十七.六
一九六二年:一百零六.二 一九六三年:一百一十一.六
資料來源:一九八○年《中國經濟年鑒》第五部分和一九八三年《中國經濟年鑒》第六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