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糧倉裡的餓號 一、沉重的徵購任務

吉林是產糧大省,徵購任務重。一九五七——一九五八糧食年度,由於糧食徵購任務偏重,一九五八年春天,全省一些地方就出現了糧食緊張的情況。在十幾個縣的部分地區,群眾叫喊缺糧,找鄉社幹部要糧請願。有的地方發生群眾搶購副食品,個別地區還發生了群眾搶糧分糧事件。長春市南關、二道河子兩個區,每天有二三百人,最多達四百人,半夜就到豆腐房門前排隊搶購豆腐渣。雙城縣群眾夜裡十一點就開始排隊搶購煎餅。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證國家糧食徵購任務的完成,不得不動用專政工具。一九五七年佈置徵購任務之後,省檢察院就積極配合。一九五七年十月,省檢察院就指示全省各級檢察院,注意及時打擊破壞糧食徵購和糧食政策的違法犯罪分子。一九五八年一月九日,又與省法院、監察廳聯合召開了專署及重點縣的三長會議,會後公安、法院、監察等部門,密切配合徵購糧食工作隊。一九五八年一月二十九日和二十三日,分別召集的二十四個縣檢察長匯報。據匯報材料,各地共處理了四百二十七件糧食犯罪案件。除了公安機關逮捕的九十六件和法院決定逮捕的五十二件以外,檢察院偵察處理了二百七十九件。其中套購糧食五十六件,糧食投機倒把的五十件,抗交公糧拒售餘糧的五十一件,貪污盜竊糧食的四十三件,密打私分糧食的七十一件,其他八件。追繳回糧食四百八十一.一多萬斤。顯然這個數字是不完全的,僅公主嶺地區七個縣、市的統計,從一九五七年九月到一九五八年一月初止,檢察院、法院、監察廳三家共偵破破壞糧食政策案件一百八十九起,其中屬於套購、搶購進行投機倒把的八起,隱瞞產量私分糧食的一百三十起,抗繳徵購的十九起,盜竊糧食的二起。使國家糧食損失七十三.九十四萬斤。這些「犯罪」,實際上是農民為保衛自己利益的一種自發的鬥爭。這些案件的處理中包含著農民多少血和淚!

表五——一:一九五七——一九六一年吉林糧食情況(單位:表中未註明者皆為億斤,徵購和銷售都是貿易糧)

產量(原糧):

一九五七年:八十六. 一九五八年:一百零五.

一九五九年:一百零八. 一九六○年:八十.

一九六一年:八十八.

產量(貿易糧):

一九五七年:七十四.七十八 一九五八年:九十一.三十

一九五九年:九十三.九十一 一九六○年:六十九.五十七

一九六一年:七十六.五十二

徵購:

一九五七年:二十九.五十八 一九五八年:四十九.六十一

一九五九年:五十一.七十七 一九六○年:四十四.五十六

一九六一年:三十八.六十一

銷售:

一九五七年:二十六.二十七 一九五八年:三十二.三十四

一九五九年:三十三.三十六 一九六○年:三十五.三十二

一九六一年:三十.六十一

淨擁有:

一九五七年:七十一.四十七 一九五八年:七十四.零三

一九五九年:七十五.五十 一九六○年:六十.三十三

一九六一年:六十八.五十二

總人口(萬人):

一九五七年:一千二百四十八.一 一九五八年:一千二百八十.九

一九五九年:一千三百一十三. 一九六○年:一千三百九十七.一

一九六一年:一千四百一十四.三

人均淨擁有(斤):

一九五七年:五百七十二.六十三 一九五八年:五百七十七.九十五

一九五九年:五百七十五.零二 一九六○年:四百三十一.八十二

一九六一年:四百八十四.四十八

註:產量為生產年度,徵購和銷售為糧食年度。

資料來源:產量、徵購、銷售數據取自一九六二年八月二十五日《糧食部計劃司糧食資料提要》。總人口數取自《中國人口.吉林》。其他欄的數字是本書作者用以上四項數據計算出來的。「淨擁有」等於「產量」減去「徵購」再加上「銷售」。在省裡「淨擁有」的糧食中包括工業用糧、飼料、種子,城鄉居民的口糧。

省委第一書記吳德向毛澤東叫苦:糧產量的增長遠遠趕不上徵購任務的增長。與一九五七年比較,全省一九五八年——一九六○年平均分配產量增長十五.八%,純徵購任務增長了七十五.六%;在分配產量中,徵購的比重由二十八.二%增長到五十一.八%;留糧比重由七十一.八%下降到四十八.二%。特別是大豆種植面積多、商品糧比重大的糧豆產區,由於大豆沒有單獨定產定購,每遇歉收減產,即須以粗糧抵交大豆任務,更加擠了群眾的口糧。

「分配產量」是上級分配的產量任務,實際產量的增長達不到增長十五.八%的幅度。吳德算的這筆賬和糧食部的賬略有差別。有些地方,糧食產量下降,徵購任務卻大幅度增加。例如,懷德縣一九六○年的糧食產量比一九五三年減少了三十八.三%,但徵購任務還高於一九五三年。一九五三年徵購糧佔總產量的四十一.六十九%,一九五八年和一九五九年約佔八十%,一九六○年佔六十七.四十六%。

在這個糧食大省,省委領導人每年卻為糧食發愁。一九五九年六月九日,中共吉林省委以特急件向中共中央送交了《關於當前糧食情況的報告》。報告說:

一九五八——一九五九糧食年度,吉林省徵購入庫(貿易糧)四十九.二十七億斤,城鄉銷售預計三十二億斤,到一九五九年五月底已實銷二十八.六十八億斤。純調出計劃十六.八億斤(到五月末已調出十五.二億斤),軍需供應八千九百萬斤,糧食損耗四千萬斤。這樣,預計六月末庫存為四.九十九億斤,比上年同期減少八千二百萬斤。

從一九五九年七月到接上新糧前(主要城市到十一月十五日,縣城到十月底,農村到九月二十日),城鄉銷售最低需要十一.三十五億斤,其中,城鎮需要銷售七.六十三億斤,農村非農業人口缺糧供應三.四十四億斤,軍需供應二千八百萬斤。這樣安排,收支相抵,赤字為六.三十六億斤,再加上最低庫存二.五億斤,共差八.八十六億斤。

儘管農民口糧不夠,但國家的徵購任務還是必須完成。由於徵購任務太重,逼得農民自殺事件多有發生。為此,一九六○年二月二十日,中共吉林省委發出了《關於在農村工作中必須堅決貫徹政策,徹底杜絕自殺現象的通報》,通報說,「全省自徵購糧食以來,自殺事件已達四十三起。」自殺事件的發生是因為「錯誤地採取所謂『追、逼、壓、扣』等強迫命令的辦法,甚至到群眾家裡翻箱倒櫃」。不降低徵購任務,只講徵購方法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但是,下一個年度的徵購任務還是減不下來。

為了保證徵購任務的完成,一九六○年十月三十一日,在省委三級幹部會議上,分管糧食的省財貿書記栗又文向大家交了全省糧食供求緊張的「底」,要求各級幹部「進一步認識到糧食工作的艱鉅性和支援全國、支援災區的重大意義」,強調「根據全國一盤棋的精神,我們必須保證完成國家徵購任務,支援全國,支援災區,同時還必須安排好人民生活。」提出糧食工作的「五條方針」:低標準,瓜菜代,辦好食堂,管好糧食,勞逸結合。

農民口糧低,國家的徵購任務也很難完成,到了十一月十二日,才完成國家徵購任務二百四十八萬噸的二十八.六十四%。十一月十四日,中共吉林省委不得不向中共中央和東北局送上《關於糧食工作報告》,這個報告先向上級算了細賬:一九六○——一九六○一糧食年度,全省糧食估產五百五十萬噸,扣除二十五萬噸(自留地、啃青),按五百二十五萬噸進行分配。國家徵購任務二百四十八萬噸,拿走了總產量的四十七.二%。農民口糧一百四十七.二萬噸原糧,平均每人三百二十斤。這對吉林省這個糧產區來說,口糧標準是很低的。這還不包括幾十萬山東移民。算賬以後如實地講了困難:「我省每年春糧食向外調,到六月以後,就需要從外省向省內調,由於調撥不及時,每年三季度城鄉供應非常緊張。特別是近幾年來,省內糧食庫存逐年減少。一九五六年六月底庫存為六十九萬噸,一九五七年為五十二萬噸,一九五八年為三十一.三萬噸,一九五九年為三十八.七萬噸,一九六○年為二十七.四萬噸,今年庫存更難增加,這樣就更加難以周轉。希望能在上交任務中,給我省留下十五——二十萬噸,作為明年三季度的周轉庫存。」上級是否同意他們有要求,沒有看到有關資料,但是,他們敢於向上講困難,和四川、河南和貴州等省的領導人相比,還算不錯的。一方面向上級叫困難,另一方面還得抓緊完成徵購任務。十一月十八日,省委召開了電話會議,接著又抽調三萬多名幹部深入農村,大抓糧食徵購和生活安排,到十一月二十五日統計,就完成了徵購任務的七十四.三十二%。吳德還要求不能鬆懈,進一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