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編 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之總檢討甲、日軍

一、日本自明治維新後,朝野上下一致圖強,一戰而勝滿清,再戰而勝俄國,稱霸遠東,為黃色人種露頭角,為亞洲之安定力量。國父孫中山先生於民國十三年底北上路經日本時,曾演講讚譽日本維新後國力強大,期望日本實行王道主義,領導亞洲各國共同繁榮,切勿使用霸道。

二、日本田中義一為首相時,曾上一奏摺,大意謂:「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滿蒙必先征服朝鮮。」日本即以此為國策,野心軍閥乘機而起,先後發動「五一五事變」(一九三二年)與「二二六事變」(一九三六年),殺害重臣,威脅元老,大權逐漸落少壯軍人之手。日本按照田中奏摺,先併吞朝鮮,征服滿洲,使華北特殊化,繼發動蘆溝橋事變,八一三淞滬之役,終於使中日戰爭全面爆發。戰爭初起,日本曾揚言以三個師團兵力於三個月內將國軍擊潰,狂妄不可一世。檢討日本失敗原因,其少壯軍人應負全責。

三、日本軍閥估計國軍戰力之錯誤——中國在清末,執政者味於世界大勢,閉關自守,故步自封。在政治上,貪污無能;在軍事上,士無鬧志,對外喪權辱國,割地賠款。例如: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之役,皆遭慘敗,終為外人所輕視,訂立許多不平等條約。列強當時有瓜分中國之議,各自劃分其勢力範圍,例如:俄於東北,德於山東,英於長江流域與廣東,法於滇桂,國勢危殆不可終日。其後,幸國父孫中山先生領導國民革命,於辛亥年推翻滿清,創建中華民國,同時以三民主義訓導國民,以民族主義求國際上之平等。一般國民經此薰陶後,普遍覺醒,一致要求廢除不平等條約,解除帝國主義加之我們之柳鎖。國父去世後,今總統蔣公繼續領導,本「攘外必先安內」之原則,於民國十五年誓師北伐,掃除軍閥,以統一中國。不料日本軍閥急於推行北進政策,因妒嫉中國之統一,而於九一八事變,成立偽滿組織後,繼續發動盧溝橋事變、淞滬戰爭,終於引起我全面抗戰。

四、敵初期對華戰略,採「速戰速決」,以為短期間內即可將我主力擊潰,使我停止抵抗,早日結束戰爭,故於淞滬戰勝後,繼續進攻南京。南京失陷後,敵誘我投降,曾託德駐華大使陶德曼試探和議,我中央嚴詞拒絕,並發表宣言表示抗戰到底之決心。敵誘和失敗,繼攻徐州,徐州之役,我於臨沂與臺兒莊二處,擊潰敵第五、十師團,士氣為之大振。其後敵續進兵武漢,我軍於武漢外圍與之相持半年,敵「速戰速決」之策略已無法達成。

五、敵佔武漢後,見國軍主力仍在,且轉入西北西南險要地區,遂停止西進,不再深入。而於政治上,扶持偽組織,在軍事上,掠奪物資,以戰養戰,並以海軍封鎖粵海口與國際路線,以空軍轟炸我政治、經濟中心,企圖動搖我士氣、民氣,使我抗戰不能持久,結果適得其反,我軍民愈戰愈奮,愈挫愈堅,出敵意料。

六、日本於侵華戰爭中,同時儲備南進兵力,並有防俄之關東軍,其使用於中國戰場者不過三十師團,因佔地甚廣,需兵甚多,以如此有限之兵力,遂不能作更進一步之深入。日本於南進佔領安南、新加坡、菲律賓後,大本營一度有抽調南進兵力十六個師團以攻打重慶之計劃,適美軍在太平洋反攻,日本因失去制空權,海陸軍亦遭挫敗,遂不能抽調,計劃乃未實行。敵若專心北進,以原有之三十個師團,再增加二十個師團之兵力,於武漢會戰後一直西進,使我國軍無暇整頓,則重慶必不可守,如此雖不能減亡已覺醒之中國,然抗戰之前途必更艱苦,當無疑議。敵若不南進,則美國不會派兵東來,此乃敵人野心超越力量,故自遭敗北,自食其果。

七、日本民族勤儉耐勞,勇敢善戰,為有色人種中最優秀民族之一。明治維新後,日本國力日強,一方面若採用國父所謂「大亞細亞主義」,實行王道,領導亞洲;一方面遵照犬養毅「中日合作」之主張,以日本進步之工業技術而扶助中國,開發中國,以工業產品運輸中國,而以中國之煤、鐵、大豆、木材等原料運輸日本,使經濟富足,共存共榮,則中國外交上不須聯俄,對內更不必容共,如此則共黨不會在中國境內發展。研究遠東近代史,日本原為有為之國家,惜因政略錯誤,不僅自毀前途,且因其侵略中國,遂致中共之叛亂,日本固幾乎亡國,而中國大陸亦淪陷匪手,兩敗俱傷,孰令致之,此可為長嘆者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