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編 抗日戰爭 空軍作戰概要

前言

空軍為近代科學之產物,自有空軍後,即將過去陳舊之兵學原則推翻,創造新時代之兵學定律,此新軍種成為戰爭新利器,可支配戰場命運。

飛機之發明,一般人皆歸之於歐美科學家,惟在春秋戰國時代(紀元前六百年),中國之墨子,曾費三天之時間,製造能飛之木鳶,已孕育有空中飛行思想。至十九世紀末期,美國蘭格萊團體,英國馬克興根據物理學研究,發明飛機製造。當時,以蒸汽機為原動力,因飛機本身過重,且蒸汽動力不大,故飛行速度很低。其後,美國發明汽油發動機,裝於機上為動力,於一九○三年十二月首次試飛。賴特兄弟又繼續試驗幾次,其中最高紀錄,飛行時間只達五十九秒,距離僅八二五公尺,但倆兄弟因此獲得殊榮,此為發明飛機簡史。

當時科學家研究發明飛機之動機,純希望人類翱翔於廣闊之天空,不料以後為兵學家所利用,作為戰爭殺人之利器。

第一次大戰(一九一四——一八)時代之空軍,雖只能協助陸海軍作戰,而不能擔當獨立作戰任務,然予敵精神威脅甚大。德國之敗,原因固多,但彼承認飛機與英國發明之坦克,為協約國致勝之利器。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國軍事家一致注意空軍之發展,由平面而進入立體之戰爭,空軍居於顯要地位,與陸海軍鼎足而三。在戰場上,若不能掌握制空權,陸海軍活動很受限制,甚至遭遇慘敗命運;於國防上,若無制空權,國防很難確保。當時,義大利之杜黑將軍是「唯空論」之倡導者,為現代空軍理論權威。在二次大戰之前,他曾以書面向意政府陳述意國陸軍弱點,蓋意境多山,大軍團活動困難,且義大利為半島,海岸線長,不易防守,故建議建造空軍,由空軍解決戰役,當局認其有侮辱陸軍之嫌,遂捕之入獄。至歐戰發生,意國陸軍果遭慘敗,軍事當局檢討失敗原因,始覺悟所有弱點,杜黑已曾言及,至此方將其釋放且加以重用,以之任空軍司令。

杜黑以新兵學思想,發揚創造理論,其書中有云:「空軍在未來戰爭地位,有主宰戰場權威,將壓倒一切作用。空軍之勝敗,可決定交戰國之命運。」杜黑為近代空軍理論之泰斗,其最有名之著作有「空軍論」、「奇襲論」、「制空權」、「制空權之爭奪」、「制空論」、「飛機輔助戰術論」等學說,皆在說明空軍之威力,提醒意國朝野當局注意。杜黑之「空軍至上主義」,在求先掌握制空權,在其「未來戰爭之型態」一書中,曾詳論制空權之重要,其中有幾項原則,摘錄如下:

(1)敵人失去制空權後,完全不能對我陸海空軍實行空中襲擊。

(2)奪取制空權之一方,可向敵整個陸海領域內,實行空中襲擊。

(3)本國陸海軍交通連絡點,有制空權始有完全之警戒。

(4)有制空權之一方,陸海軍隨時有空軍之掩護。

(5)因此優勢之一方,使敵人不能再建空軍。

杜黑之空軍至上主義,於戰略上,主張奇襲,以為交戰國對敵人早下決心,以快速大隊空軍,不待宣戰,出敵意表,大規模奇襲,攻擊敵人國土;或以空軍投下毒氣攻擊,使敵政治中心、大城市、航空站,於晴天一剎那間遭受毀滅,有若大地震之突然來臨,使敵無所措手足,此為以空軍閃擊戰結束戰爭。

以上所述為杜黑之空軍理論與戰術戰略之運用,在當時雖很新奇而正確,然不能為意國採納,反為德國所拾用。德國格魯諾將軍任國防部長,注意研究杜黑理論,建立大規模空軍,一九三三年適遇希特勒上臺,又任崇拜杜黑之戈林將軍編練世界最強大空軍,以凱塞林專任訓練,米爾奇擔任組織。有此四大崇拜杜黑理論之將軍,故德國得以建立大規模空軍。不僅此也,德國且採用英符勒將軍之機械化理論(符勒於英國亦主張隊伍機械化,邱吉爾任首相時,利用其理論,初以耕田機改造成戰車,故於第一次歐戰中首先使用,使德軍措手不及),建立大規模機械化部隊,以大規模空軍配合,創立「閃電戰術」,故能於戰爭爆發之短期內,席捲全歐。

德國因接受杜黑之空軍至上主義,與符勒將軍之機械化主義,建立強大之空軍與機械化部隊,創立二十世紀新型閃電戰術,組織閃電戰全能部隊,故初期戰無不勝。現今進入太空時代,情形復有不同,有長射程之火箭,破壞力極大之核子武器,不容諱言,將來之戰爭當與二次大戰情況有異,惟傳統武器之戰爭,空軍與戰車仍不失為戰場利器。一般兵學家談論歷來戰役,咸認武器為戰場決勝負之要素,例如:第一次大戰,英美以空軍與戰車擊敗德國,至第二次大戰發生,最先即使用此兩項第一次大戰末期所發明之物。迨第二次大戰,英美仍以戰車於歐戰場壓倒德國,而於遠東,決勝負者仍為美國之原子彈。據此推斷,若第三次大戰一起,定首先使用原子彈,此為戰爭武器演進之定律。

(以上第四十二次訪問,五十三年六月三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