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編 抗日戰爭 四、八年抗戰中之游擊戰 乙、游擊戰經過概述

自民國二十六年八一三淞滬抗戰至二十七年六月之武漢會戰,國軍均使用正規戰術,因裝備較敵為劣,火力不及敵人,且制空權操於敵手,故每一會戰,我軍均傷亡慘重,元氣大傷。

敵自發動侵略以來,我海岸線北起渤海,南迄南海,皆為其佔領,港口亦為其封鎖,而華中、華南之陸上重要城市,均為其控制;且平津、平漢、津浦、隴海(東段)、京滬杭等重要鐵路,亦悉為敵所佔。惟敵佔地愈廣,兵力愈分,敵僅能控制點線,不能控制全面。當時,敵之前線,於華北進至包頭、太原、風陵渡;於華中進至開封、信陽、岳陽;於華東進至杭州;於華南進至廣州,遂於此時停止進攻。

是時,敵於軍事上,以有力之部隊集中於武漢,企圖打擊我豫、鄂、湘、贛地區之野戰軍,以減低我抗戰鬪志,消滅我軍實力;於政治上,則擴大偽組織,冀以華制華;於經濟上,則榨取淪陷區資源,希以戰養戰;於外交上,則發動和平攻勢,誘我屈我,如民國二十七年冬,日首相近衛發表之三原則((1)善鄰友好(2)共同反共(3)經濟合作)。以上為敵對我之策略。

軍委會對敵之策略:

民國二十七年冬季,第一次南嶽會議時,我蔣委員長提出「政治重於軍事,游擊戰重於正規戰;變敵後方為其前方,以三分之一兵力於敵後方擾襲敵人」等重要訓示。乃於二十八年春季,變更戰鬪序列,增設冀察、魯蘇兩敵後游擊區,派遣部隊進入敵後,加強游擊,擴大面之佔領,控制淪陷區之面,使敵困守點線。同時,各戰區劃分前方若干地區為游擊區,指定部隊從事游擊,打破敵「以華制華,以戰養戰」之陰謀。尤為加強戰地政務,於二十八年春成立戰地黨政委員會,各游擊區成立分會或區會。由各戰區最高軍事長官兼任主任委員,以期黨、政、軍一元化,確實合作,使力量集中,發揮總體戰、全面戰之效力,以打擊敵人,爭取最後之勝利。

軍委會對當時敵情之決定,加強游擊之方針,十分正確,故冀察、魯蘇二游擊區以及各戰區指定之敵後游擊部隊,因國人憎恨敵人,鄙視偽組織,故舉凡敵後地方團隊,地方民兵,一時風起雲湧,莫不自覺自動加入游擊隊,以打擊偽軍,將敵後方變成前方,使敵困守點線。

倘照此計劃進行,本可獲得良好之戰果,惟共匪見我游擊隊勢力發展,乃振遣部隊潛入各游擊區,初則專打地方團隊,繼而襲擊國軍,宣傳共產主義,挑起階級鬪爭,以「窮人翻身」為口號。利用十分之八的農民而清算少數之地主,破壞農村社會,組織蘇維埃政府。自此,原為國軍所控制之廣大農村,由於多數農民之受匪威迫利誘,逐漸變為共匪所控制,我游擊部隊也逐為共匪所吞併。至抗戰中期,共匪勢力膨脹,不僅妨礙我抗戰,且企圖奪取政權。於日本投降後,共匪兵力漲至三十萬以上,農村紅軍自衛隊尚不在內。匪酋毛澤東於二十六年向八路軍訓話,要旨云:「中日戰爭為本黨發展之最好機會,我們決策是七分發展,二分應付國民黨,一分抗敵。實施決策又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與國民黨妥協,以求生存;第二階段與國民黨取得力量之平衡,與之對峙;第三階段,深入華中各地,建立根據地,向國民黨反攻,進而代替國民黨之領導權。」共匪依毛酋之策略,於八年抗戰中蔓延滋長,國軍當時作戰計劃為全力對付敵人,故於共匪之陰謀,未免疏防,聽其滋長。而匪軍於淪陷區則先繳地方團隊自衛槍械,使民眾自衛武裝解除,再以所謂「三反」「五反」之口號,以利誘威迫多數農民清算地主,匪軍初則與國軍妥協,專打淪陷區之團隊,以消滅地方民眾武力;俟匪黨組織深入民間,多數農民多為匪用。我於冀察、魯蘇之正規軍為數有限,且以全力對付敵軍,故於匪軍收繳民眾武力時,未能有效支援;至匪黨力量增長時,與日軍互不侵犯,而正式襲擊國軍,國軍在敵後之面逐漸為匪所攘奪。冀察戰區河北民軍總指揮張蔭梧被匪軍擊敗,而呂正操部之叛變,使張部被迫退入河南,匪軍向冀察正規軍作戰,封鎖糧食、交通、消息,陷區民眾反為匪用,故冀察戰區之游擊終歸於失敗。

匪區之冀察戰區之領導人為劉伯承、賀龍、聶榮臻,國軍於冀察戰區總司令先為鹿鍾麟,繼為孫良誠,最後為高樹勳,因於河北無怯立足,亦退河南,後於魯西佔一小地盤。冀察戰區至此已名存實亡矣!

魯蘇戰區總司令初為于學忠,率領正規軍約四個軍,以及沈鴻烈在青島之陸戰隊,當時並以沈鴻烈為副總司令兼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德勤為副總司令兼江蘇省主席。魯省游擊隊與各地民眾自衛隊雖聲勢甚為浩大,但亦因專對敵人,忽視共匪,致為匪所乘。匪首陳毅、羅炳輝、栗裕等亦仿劉伯承、賀龍在冀察戰區之辦法,先吞併地方團隊,待力量長大後,即向正規軍進軍。于學忠於山東,韓德勤於蘇北,先後為敵與匪雙方夾攻,在淪陷區之勢力逐漸移匪手。與冀察戰區同一命運。茲分別敘述如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