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編 抗日戰爭 甲、滇緬路(三十一年二月下旬)

雙方戰鬪序列:

敵軍:

十五軍司令官飯田祥二郎

第十八師團

第三十三師團

第五十五師團

第五十六師團

戰車

野戰重砲三聯隊

山砲一聯隊

高射砲二聯隊

工兵三聯隊

鐵道兵一聯隊

自動車三大隊

我軍:

羅卓英

第五軍杜聿明

九十六師―余韶

二百師―戴安瀾

新二十二師―廖耀湘

裝甲兵團―胡獻韋

砲兵團―朱茂榛

汽車團―洪世壽

第六軍甘麗初

四十九師―彭璧生

九十三師―呂國銓

暫五十五師―陳勉吾

第六十六軍張軫

新二十八師―劉伯龍

新二十九師―馬維驥

新三十八師―孫立人

我軍部署:以第五軍由正面進攻緬甸之同古及其以南地區,第六軍由昆明經保山沿緬泰邊境前進,三月中旬到達毛奇、孟畔地區,六十六軍進駐臘戍、曼德勒。而在此之前,敵己攻佔仰光,正北進中。英國有第一軍團於緬境普羅美佈防,第五軍擔任仰曼路(仰光―曼德勒)正面守備,六十六軍控制臘曼路(臘戍―曼德勒)機動使用。三月十八日,第五十五師團、五十六師團、十八師團先後向我鄂克春、同古平滿納等陣地攻擊,激戰甚烈,雙方均有相當傷亡。此時右翼英軍忽撤,陣地凸出,我軍乃放棄平滿納,轉進至梅茵納河繼續作戰。敵三十三師團突破英軍陣地,進佔普羅美,續向北攻,再佔仁安羌,將英軍第一師及戰車包圍於以北地區,我守曼德勒之六十六軍派出新三十八師一部援英,與敵激戰二晝夜,將敵三十三師團擊潰,克復仁安羌,敵向南潰退,遺屍一千二百具,解英軍七千多人之危,救出馱馬一千多匹,美國教士與新聞記者五百人。國軍揚威異域,以此次首開新記錄,英朝野上下均感謝異常。英皇並贈勳章給新卅八師師長孫立人將軍。

敵第十八師團主力與第五十六師團之一部,自佔同古後,續分路進佔毛奇、雅多、羅衣考、棠古、雷列姆,繼佔臘戍,乘勢北進。五月三日佔畹町,繼陷龍陵,主力經八莫進佔密支那,敵由卡薩上游渡河,與守軍發生激戰,我軍以迅速脫離敵軍為目的,向猛緩、太洛轉進。當時人馬通行困難,二百師戴安瀾過西保向緬北轉進時,遭敵阻擊,發生激戰,戴師長陣亡。此後二百師與九十六師經威西向怒江東岸轉進,其他部隊陸續經加林、太洛、新平洋,向印度之列多轉進,於八月三日始抵達。沿途給養不繼,飢寒交迫,死亡頗多,然官兵誓死不屈,直至印度未有投降者。由此足證,革命軍人精神之偉大。

五月初,敵陷臘戍、畹町,長驅北上進犯我滇西,我為阻敵深入計,乃將滇緬路交通要津之怒江惠通橋破壞,以暫時阻止敵人。我滇西軍三十六師於五月四日由保山推進至惠通橋,與敵隔江對峙。敵一部強渡怒江,為我擊退,我預二十一師與八十八團由惠通橋上下游渡怒江襲擊敵人,阻攻騰衝之敵,且截敵之增援,其後騰衝、龍陵亦陷,我軍仍退怒江西岸既設陣地與敵隔河對峙。

(以上第三十次訪問,五十三年二月五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