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編 抗日前情勢與剿共 二、剿匪 丁、共黨暴動與流竄

民國十六年內,共黨四處流竄,實行暴動政策。第一次是張發奎由河南回師攻南京,至九江受汪精衛之策動,由南潯鐵路轉南昌,張之軍長賀龍、師長葉挺叛變,向廣東流竄。第三軍軍長兼江西省主席朱培德之教導團長朱德受周恩來、張國燾之煽動,也在南昌叛變,因力量弱小被革命軍擊敗,南竄經瑞金、長汀等地至廣東潮汕。沿途被粵桂聯軍圍擊,損失重大,後化名為王楷至韶關投附范石生,不久又叛變逃至井崗山。朱德是雲南講武學堂畢業之學生,為朱培德一手扶植的人,所以有人開玩笑說:「朱培德培朱德不德」。

賀龍、葉挺之殘部逃至廣東由彭湃率領退至海陸豐。十月間在海陸豐發動暴動,掠殺地主,分配土地,焚毀田契,完全是今日共匪三反五反之作風。後經國軍圍剿才告平定。此外,劉志丹也在陝西渭南、華陰領導共黨暴動,經國軍進擊,率殘部至延安與高崗合作建立根據地。

以上所說十六年間之共黨暴動,其規模之大,動亂之深皆不足與十二月十一日廣州之張黃事變相比。

張發奎既奉汪精衛之命令,到廣東爭取地盤,李濟琛為避免與之衝突,將廣東政權拱讓給張。張佔領廣州不久,黃琪翔、葉劍英等人在廣州瘦狗嶺燕塘軍校發動張之警衛團、教導團暴動,成立蘇維埃政府,焚燒掠殺市民,死傷者不少。待廣西軍東來,與陳濟棠、李濟琛之部隊會合,才擊敗張發奎部。張因受不了廣東人之指責,逃至香港,將所部交繆培南。繆退至東江潭下與廣西軍相遇,一是鐵軍一是鋼軍,雙方發生激戰,據說激烈之情況不下於龍潭之役。粵軍師長許志銳陣亡,桂軍師長梁朝璣,團長余志方都負了傷。此役,桂軍所以猛勇作戰,一面因為反共意志堅強,一面因為張發奎之軍隊已指向西江,準備攻打廣西。當陳濟棠之部隊與張發奎之軍隊相峙之時,陳軍已現敗跡,幸廣西軍及時趕到才扭轉危局。這一仗本不會發生,只因共黨從中煽動,結果造成偌大的犧牲。

第三國際眼見共黨之暴動處處失敗,所以當共黨在第三國際布哈寧指導下,於莫斯科舉行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時,曾有如下之決議:

「在中國境內武裝暴動,推翻國民政府,建立蘇維埃政府,由莫斯科訓練一萬名青年幹部,分批回中國領導共黨活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