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編 抗日前情勢與剿共 二、剿匪 丙、北伐期間共黨之陰謀

民國十五年,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共黨因力量微薄,唯恐不能控制國民黨,極不贊成北伐。後共黨見北伐既成事實,遂儘量令其份子加入國民黨,爭取黨代表、政治部等與社會之群眾及軍隊之基礎易於接近之組織。所以,國民黨之軍隊每到一處,共黨即極力發展組織。當時,青年軍人聯合會名義上雖告解散,實際上仍然存在。共黨所爭的不是政府中之高官貴爵,而是基層之組織如學生、農、工、軍隊,因為他們以為只要基層工作做得完善,其他職位自然垂手而得。宛如建築,只要基礎堅固,何憂沒有高樓大廈?由此可見他們之用心是很深遠的。

北伐時期國民黨之重要幹部都隨軍北伐,只有李濟琛等人留守廣州。鮑羅廷當時對外是國民政府顧問,實際上操縱一切。他乘國民黨重要幹部赴前線之際,在後方努力發展組織。革命軍攻佔南昌後,本想將國民政府遷至南昌,因鮑羅廷嗾使徐謙、鄧演達之反對,揚言如果國民政府遷至南昌,他們在漢口將另樹旗幟。中央不願北洋軍閥當前之際而內部分裂,所以擱置國府遷南昌之議,而遷至漢口。國府遷至漢口鮑羅廷益發得其所哉,他一面煽動已至鄭州之唐生智回師安徽,與孫傳芳勾結攻打南京;一面利誘已抵河南之第四軍,返回九江,後來第四軍回到廣東,因而有張(發奎)黃(琪翔)事變。此外,他建議廢除革命軍總司令之職,由軍事委員會指揮三軍,旨在打擊蔣總司令之威望,逼使蔣總司令自動去職。總之,他一手利用汪精衛,一手利用唐生智與張發奎打擊南京。所幸龍潭之役勝利,西征打走唐生智,不然武漢政府在鮑羅廷把持下,其發展之後果,實不堪設想。

民國十五年五月一日,共黨在武漢召開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攻擊陳獨秀為右傾之機會主義者;提出土地改革,農工韋眾民主專政方案,並全部接受第三國際第七次擴大會議關於中國問題提綱之命令:「鄉村實施農工革命,鞏固無產階級領導權。」第三國際根據上項綱領密令共黨六項任務:

1、改革武漢政府,增加共黨領導力量;

2、改組國民黨中央黨部,選擇共黨積極份子參加;

3、武裝二萬名共黨黨員;

4、簡選五萬名農工份子參加國民黨軍隊,徹底改造國民黨軍隊,排除反動將領代之以共產黨徒與國民黨之左派份子;

5、成立革命法庭,嚴厲審判反革命份子,法庭之主席由國民黨左派人士擔任(按:其目的在使國民黨內部互相殘殺。);

6、厲行土地革命,沒收地主豪紳之土地。

以上第三國際之密令,我曾問過當時在武漢任警備司令之李品仙將軍,據李說確有此事,而且武漢政府之清共也因為發現了這項密令,覺悟共黨之要求合作,只不過是培養羽毛之掩飾。武漢既有清共,寧漢故能重新拂手,國共四年以來之合作,至此才正式宣告解體。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