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如何與時間做朋友 3.g 計畫,還是不計畫,是個問題

套用莎翁「To be, or not to be, is a question.」的句式,很多的時候,我們面臨的抉擇就是「To plan, or not to Plan, is a question.」大多數情況下,計畫總是必要的。與計畫相關的格言中,我最喜歡的是這個:「We do not plan to fail, we fail to plan.」

(一)計畫成功的前提:目標現實可行

字典里說,所謂的成功就是達成預期目標。這是我認為對「成功」最簡潔、最清楚、最無副作用的定義。有了預期的目標,就可以倒推每個實施步驟,最終就自然形成了計畫。所有最終真正履行到底的計畫,都是因為其目標現實可行。

有一句話曾令我印象深刻,說,「失敗只有一種,就是半途而廢。」但是,另外一個事實也同樣應該令人印象深刻--堅持到底不見得一定會成功。如果,一個人的目標是製造出一個永動機或者煉製長生不老丹,他無論怎樣堅持不懈,理論上都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這樣的目標並不現實。另外一種需要值得注意的情況是,有些最終通過堅持不懈可以成功的目標對一個壽命有限的人來說,依然是不現實的。比如,人類夢想可以像鳥兒一樣在空中翱翔,可不是近一百年或者兩百年才開始存在的念頭。事實上,上個世紀初,萊特兄弟於1903年12月第一次成功地進行試驗飛行的時候之前,漫長的人類歷史中有無數的人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嘗試過飛 --其中很多都被摔死了,活下來的基本上都可能是鬱鬱而終而已。

我用上面的例子說明問題,也是事出有因的。有一次,有位同學來問我對他出國留學的可能性的看法。在我仔細了解了他的現狀、目標,以及他所擁有的可準備時間之後,告訴他說,「你想用半年的時間就完成這樣的飛躍,是不可能的。我告訴你,你的情況,至少還需要兩年時間。」我看到他驚訝的表情,但沒有理會,接著說,「我看,你還是別浪費時間了,去做些實際的事情吧。」

原本以「事事鼓勵他人」為樂的我,這一次潑的不是冷水,也肯定是滿滿一盆水。這位同學露出失望的表情,不心甘地說,「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幾百年前人們都不相信人可以飛到天上,到現在不都已經證明他們是愚蠢得了么?」我只好苦笑,「你能活多少年?你剛剛不還跟我說,你只有六個月時間么?我讓你用兩年時間,你卻又說不可能……」那位同學的憤怒突然發作,幾乎是對我吼,「我看你根本不配做老師,一點忙都不幫不上,沒用!」我想,我應該閉嘴了。

我知道那位同學的憤怒,本質上並非針對我,只是那一瞬間他被現實打擊到了失控的地步。我不覺得在這樣的時候「善意的安慰或者鼓勵」和「虛偽」或者「 欺騙」有什麼分別。他生氣不是因為我說了實話,是因為沒聽到他想要聽到的話。然而,在這裡我要說的是,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這樣活生生的拒絕現實的例子,我想,任何一個冷靜的人,都不希望自己有一天變成那個樣子。

其實,對大多數人來講,所需要做的事情幾乎都不是什麼「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按照正態分布規律來看,僅有1%不到的人有機會去追求那樣令所有人仰望的目標。對像我這樣的普通人來講,證明我的目標現實可行的方法比較簡單:1) 已經有人做到了;2) 我與那人沒有太大的差距。

然而,就這麼兩個簡單的衡量標準,也需要多少做些說明。「已經有人做到了」,並不一定就能說明我也能做到。我還要想他在多長時間做到的?通過什麼方式做到的?我和他的區別究竟在什麼地方?哪些是我確實根本無法超越的?我的相對優勢在哪裡?我有沒有可能通過一些方式彌補我的相對缺陷?也許還要問更多的問題,才能夠確定我的目標確實是現實並且可行的。

事情往往並不像想像得那麼簡單。更多的時候我們面臨的尷尬是,如果我們不開始行動,根本就無從判斷目標是不是確實可行,或者反過來,目標是不是確實不可行。於是,往往只有開始行動了之後,才可以做出正確的判斷。在行動過程中,發現既定的目標確實是不現實的、不可行的,那麼,半途而廢不僅並不意味著失敗,還意味著該決策者是無比理智的。

時間的浪費,往往是因為1) 目標不現實或者目前暫時尚不可行;2) 為了達到目標而制定的實施策略有誤。所以,為了不浪費時間,做任何事情的時候,要先仔細審視這兩個條件。總是有人告誡我們凡事兒應該「三思而行」,卻很少有人告訴我們到底應該把什麼東西思考起碼三遍?我的經驗是,行動之前,反覆思考--要遠遠多於僅僅三遍--上述兩個條件會大大降低時間的浪費。

事實上,「浪費時間」是相對於「成功、失敗」對可悲結局更加簡潔明了、準確直觀並且更加意義深遠的描述。「浪費時間」這個說法是基於過程的,「成功失敗」這個說法是基於結果的。對一個血肉之軀的人來說,最終的結果其實只有一個,就是死亡。失敗從來都不是結果,因為,絕大多數情況下,對大多數人來講,失敗並不意味著死亡。人做事的時候,成也好、敗也罷,通常還是要繼續活下去。活下去,就意味著說,還要不停地做很多其他的事。之所以人們總是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估計是來自樸素的體驗:一個人失敗經歷得多,經驗就相對更豐富,而後就很難犯錯。--前提是,經驗最好在自己死掉之前對自己起些作用。

(二)長期計畫是需要通過實踐才能習得的能力

有一次在某高校講座,順帶說起我的職業跨度實在太大:上大學學會計,畢業之後做銷售,多年以後竟然跑到新東方教英語,現在做一個自由工作者……我不知道我將來會做什麼,反正,我知道的是,我總有一天肯定會做一些別說身邊的人甚至連我自己都會比較驚訝的事情。

其實,我個人並不相信什麼職業規劃。也許是我機會不好。當年我從大學畢業的時候,身邊沒有什麼職業的諮詢人,自己也迷迷糊糊到甚至不知道應該去問問誰的地步。而到了今天,身邊凈是著名的資深的職業規劃大師,竟然也沒誰給我出這方面的主意。

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有一些人竟然可以制定長達幾十年甚至一生的計畫,而後一絲不苟地執行下去--當年讀《基督山伯爵》的時候就覺得故事中的人物牛就牛在這裡。再後來,看斯蒂芬金的小說改編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再次覺得這樣牛逼的人物必然存在於這世界的某個角落,但是,反正不是我。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我總覺得我自己沒辦法不隨波逐流。上大學的時候,流行讀雙學位,於是就跑到吉大混了個什麼《國際經濟與關係》專業的第二學位 --有什麼用呢?從畢業到今天,別說這個第二學位的證書,就是原專業的本科畢業證書也一次都沒有用過。那個時候,還流行大四學生考駕照,當然我也想辦法弄了些錢跑去學了一個,當時同班同學們都很羨慕--可是有什麼用呢?畢業之後賺錢很多的時候,發現自己總是在幾個城市之間穿梭,買車是完全沒必要的事情;後來終於安定了,發現還是打車更方便更有效率,於是至今沒有用過那本駕照,算算,已經12年沒有年檢了……

許多年前,崔健被採訪的時候說的一句話瞬間打醒了我。他說,「計畫總是沒有變化快」。聽到這句話,我突然一身雞皮疙瘩。審視了一下自己,發現自己的所有計畫無一例外最終不能兌現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的計畫總是很長遠。我想,估計是因為小說和電影看太多了,忘了自己是誰了。

然而,痛定思痛之後,我還是覺得,無論變化多塊,計畫總應該是有的。只不過,制定計畫的時候,應該考慮到變化。於是,我開始認真思考,以為自身的情況,究竟自己適合制定多麼久的計畫呢?換言之,每個計畫的期限究竟應該設為多久才可能用我平凡甚至平庸的能力和天分順利實施呢?

我嘗試過一年,發現自己竟然連一年的計畫都沒能力完成,於是,再一次平靜接受自己天分平平的事實的同時,一口氣把期限縮短到一個星期。終於發現,如果一個計畫的期限只有一個星期的時候,我是很容易堅持,並且往往可以出色地完成。這個發現令我非常開心,因為,我發現我還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竟然可以慢慢把期限延長,兩個星期,一個月,甚至竟然可以指定一個季度的計畫了!

直到快三十歲了,我才小心翼翼地把自己制定計畫的期限延長到一年。到今天,我也依然最長使用一年作為計畫制訂的最長期限。七年前(2000年)我用了半年時間準備各種考試而後跑到新東方應聘;幾經周折終於開始在新東方講課,我用了一年的時候把自己穩定地變成國外部被學生評價為最好的老師;三年後,我用了一年的時間準備離開新東方--因為創業需要很多很多的準備;之後竟然發現一年時間根本不夠,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