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甲午慘敗與中國分割(一八八五至一九○○) 第二節 中國慘敗

一、陸海決戰

一八九四年七月初,日本在朝鮮的陸軍近一萬人,中國駐牙山的兵力不足三千。中旬之後,李鴻章始決定增兵,向平壤集結。另僱英國輪船運兵二千人赴牙山。日本於兩個月前李鴻章大閱海軍時,已窺悉北洋艦隊的弱點。此次增援,事前毫無保密,天津日諜充斥,日本軍艦即出動搜索。七月二十四日,中國「濟遠」、「威遠」、「廣乙」三艦,掩護英輪所載援兵抵牙山上岸。「濟遠」艦管帶方伯謙,自英艦獲悉日艦將至,命「威遠」先回。翌日「濟遠」、「廣乙」駛至豐島,遇日艦「吉野」、「浪速」、「秋津洲」。日艦首先開砲,互轟約一小時,「廣乙」焚毀,「濟遠」力不能敵。運兵英輪「高升」號沉沒,死者七百餘人,「操江」兵船被俘。此為中日海戰序幕。「廣乙」無何作戰能力,「濟遠」無異一對三。日本以為陸戰必勝,海戰殊少把握,所以決定不宣而戰,先挫中國海軍,以振士氣。戰勝之後,欣喜可知,但於「高升」之被擊沉則大感驚駭。英國輿論一時頗為激動,英使歐格訥則稱「高升」既經中國租用,與英國已無關涉,結果賠償了事。因為日軍連捷,英國不願為此與日本失歡。

豐島海戰前二日,日軍已完全佔有漢城,劫持朝鮮國王。海戰的同日,迫令宣佈為自主之邦,請日本代為剿逐華兵。牙山的華兵約四千人,以陷於孤立,移守附近的成歡。七月二十九日,為日軍所敗,北走平壤。統領葉志超諱敗為勝,清廷予以獎賞,以為海戰雖敗,陸戰則勝,尚可自慰。

七月二十七日,北京得知豐島海戰消息,準備宣戰,又二日得知成歡之戰,召回駐日公使。三十日,總署照會各國公使,責日本悖理違法,首先開釁,實行對日絕交。八月一日(光緒二十年七月初一日),中日宣戰。

八月初,中國陸軍約一萬四千人抵達平壤。主力為衛汝貴的淮軍(盛軍)六千,紀律最壞,開拔兩日,逃者四百,一入韓境,姦淫搶掠,大失韓人之心;但仍冀其勝利,逐退漢城日軍。各將領不相統屬,被任為總統的葉志超,乏統馭能力,部署無方,坐守平壤,兵餉不足果腹,武器「藥不配彈,子不對槍」。日本以兵力尚未集中,韓事尚待解決,未即前進。八月下旬,日韓成立所謂攻守同盟後,日軍遂大舉分趨平壤,兵力與中國相當,由第三師團司令野津道貫指揮。九月十四日,即中秋節,開始攻擊。次日戰鬥劇烈,防守東路的總兵馬玉崑及防守南路的總兵衛汝貴力拒,防守北路的總兵左寶貴戰歿。葉志超倉惶棄城而走,軍械糧糈盡失,死傷二千餘人。十六日,日軍奪得平壤,這是陸上的主力戰,規模並不算大。此後朝鮮境內不再有華軍蹤跡,全部退至鴨綠江西岸。

海戰發生於平壤陷落後第二天。戰前不僅中國對於海戰抱有信心,西人亦有作如是觀者,甚至琅威理亦說,中國海軍不可輕視,雖有不及日本之處,要相去不遠,惟有李鴻章自己明白。豐島敗後,北洋艦隊三次巡弋朝鮮洋面。日艦為使陸軍平安向朝鮮輸送,不時窺伺威海衛、大連,以圖牽制,北洋艦隊遂改取守勢,不再輕離旅順。於是廷臣交責,提督丁汝昌受到革職留任處分。李鴻章謂可用之艦,僅「鎮遠」、「定遠」,但質重行緩(速率為十四半海里),「濟遠」等船亦行駛不速(約十五六海里)。「海上交戰,能否趨避,應以船行遲速為準。」日艦最快者二十三海里,次亦二十海里,「倘與馳逐大洋,勝負實未可知」。他主張不必與之拼擊,但令游弋渤海內外,使日艦不敢來犯。「今日海軍力量,以之攻人則不足,以之自守則有餘。」八月初,北京始決購快船三隻,此為海關巡船管帶英人泰樂爾(WF Tyler)的建議。未能有成;即使購妥,仍緩不濟急。除了船的速率不如日本外,炮的發射速率亦不及日本,而且砲彈極少。據說「鎮遠」、「定遠」的兩門十寸口徑大砲,只有三枚砲彈,因要舉辦慈禧六旬祝嘏,無款可撥。至於戰志,中下級軍官十分旺盛,高級人員則多畏葸,握實際指揮權的劉步蟾又缺乏膽識。

九月十六日,丁汝昌率北洋海軍全隊到鴨綠江口的大東溝,掩護陸軍登陸。十七日(八月十八日)中午,正擬折返旅順,日艦十二隻(共三萬八千噸)出現,司令為伊東祐亨,當然是預先獲得情報。丁部大小十四艦,參戰的為十艦(共三萬一千噸),以「定遠」為旗艦,管帶為劉步蟾,洋員泰樂爾,漢訥根均在艦上。原定陣形為兩行縱列式,「定遠」、「鎮遠」為首。劉步蟾擅自改為橫列式,「定遠」、「鎮遠」居中,以弱小船隻分列兩翼,佈置錯亂。日艦先迫右翼,丁汝昌、泰樂爾命全隊右移,以主力迎戰,劉不之應。此時炮聲已作,丁自瞭望台震落受傷。下午一時,戰爭開始,「揚威」、「超勇」兩艦先後沉沒。管帶以下俱亡。「致遠」作戰勇猛,受到重傷,彈藥將盡,管帶鄧世昌下令鼓輪直衝日艦「吉野」,為魚雷擊中,全艦官兵二百餘人殉難。「經遠」因船身碎裂,管帶林永昇與船同盡。「定遠」、「鎮遠」遭日艦五艘夾攻,力戰不怯。「定遠」曾擊中日艦「西京丸」,自身亦受彈起火。「鎮遠」管帶林泰曾與官兵表現甚佳,一面護衛「定遠」,一面與日艦惡戰,以巨彈擊中日旗艦「松島」,傷亡日官兵八十餘人。丁汝昌裹傷苦鬥,頗為沉著。下午五時三十分,戰鬥結束,中國失去四艦,死傷一千餘人;日艦三艘被創,死傷五百餘人。此為中、日海軍的主力戰。從此日本陸軍可自由進向朝鮮半島,深入遼東,威脅北京。是役決定了這次戰爭的勝負,亦決定了今後中國四十年的悲運,助長了日本的侵略野心。

二、清廷謀和與日軍續攻

李鴻章固然主張對日妥協,慈禧所謂不可示弱,亦非要戰,仍想在頤和園慶賀她的六十萬壽。光緒頗欲振作,他的師傅翁同龢亦望一戰而勝,樹立光緒的威權,擺脫慈禧的控制。主和者,為有實力的當權派;主戰者,為僅能作空論的幻想派。平壤、黃海慘敗。北京駭怖萬狀,開始布防,不惟主和者有詞可藉,主戰者亦為之氣餒,建議起用威望尚在的恭親王奕訢,得慈禧同意,九月底,光緒勉強允許,仍命管理總署並總理海軍事務,會同辦理軍務。李與俄方的接觸,始終未停。八月,俄國已決定不許日本破壞朝鮮現狀。黃海戰後七天,李告訴總署:「俄廷初意不改,不願日得韓地。」海參崴的海陸軍不少,兩個多月前俄軍確已向韓邊調動。目的是等待機會。慈禧命翁同龢赴津,一為對李責備,一為問他對俄方洽談情形。李說俄盼中國派專使相商,保證不佔東北。實際內情,是俄於中、日宣戰後,曾由喀希呢通知李鴻章,仍願共保朝鮮領土,如中國肯與俄商,俄必出講話。翁認俄不足恃,回京後,主再問赫德,亦即再請英國調停。喀希呢時在煙台,十月中旬,趕至天津。李極力慫恿,喀希呢謂須待中、日和議後,日如久居朝鮮,俄必干預,目前暫守中立。李詢以停戰辦法,喀希呢答稱須與他國商明。李勸俄單獨行動,喀希呢表示不肯,因為俄國尚有所待。

翁同龢對俄國的態度,早已疑慮,他的建議再請英國出面,多少或受到張之洞的影響。八月中旬以來,張屢向各方論陳聯英的重要。十月初恭親王約晤赫德。英國初未料到中國海陸軍之如此不濟,深恐清政府投靠俄國,或政權崩潰,滿洲為俄所有。這時它已商諸各國調停,以朝鮮獨立、中國賠款為條件。德、美認為時機未至,俄、法別有企圖,甚至英國輿論亦反對壓制日本。歐格訥勸李鴻章早日議和,李要求先行停戰,再議朝鮮善後,拒絕賠償兵費。恭親王對英國的條件有意應允,翁同龢、李鴻藻反對,請慈禧俟喀希呢到後再商,但慈禧已決意謀和。日本屢戰屢勝,亦不以英國的方案為滿足,仍要繼續進攻,在各國干涉之前,美、德對調停冷淡之時,再予中國打擊,多佔土地。十月二十三日,照覆英國,聲言暫尚不能表示停戰意向。

同一天,日本山縣有朋的第一軍二萬人,開始西渡鴨綠江,進入奉天,清軍總統宋慶的淮軍,依克唐阿的滿洲軍約四萬人,望風潰敗。五十日內,連失安東、九連城、鳳凰城、寬甸、岫岩,僅總兵聶士成部堅守大高嶺,鄉勇抵抗亦力。日本大山巖的第二軍二萬餘人,於十月二十五日,登陸遼東半島,拊旅順之背。旅順為北洋海軍基地,砲台三十座,大砲一百五十位,最稱險固。十月中旬,北洋殘餘船隻,移泊威海衛,置旅順於不顧。日本第二軍登陸後,未遇任何抵抗,佔有金州、大連。旅順駐軍萬餘,觀望不前,互不相顧,守將爭先逃走。總兵徐邦道力戰不支,經營十餘年的形勝軍港,遂於十一月二十一日陷落。日軍屠殺四日,婦孺不免。同時鴨綠江以西的日本第一軍陷析木城、海城。翌年一月,合第二軍續陷蓋平,遼河以東要地幾乎盡失。

遼東屢敗,十一月初,恭親王正式邀請英、美、德、法、俄五國調停,條件一如英國所擬。英國表示不便再與日商,歐格訥乘機推薦赫德為中國練兵,以期握有軍、財大權,為恭親王所拒。德國謂英國原議,日本未必滿意,俄、法仍不積極,美國允徵詢日本之意,但不欲與歐洲國家會同辦理。

戰前及戰爭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