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84 詩的源起

陷入幻想中的戀人,同時也會表現出他本能的道德信條,歸結其結論就是:

假使承認功利主義是一種最高的神聖,世界上富有詩意的一切又從哪裡來呢?這個沒有韻律的言語,使人無法做進一步的溝通。

雖然如此,這種情形依然比比皆是,而且有增無減,就像是對一切有益目標的諷嘲!一個富有詩意的、具有野性之美的無理性,會反駁你是功利主義者!祛除功利觀念的意圖,在某些方面卻提升了人類,併產生道德與藝術的觀念!

在這裡我要為功利主義者說句話,畢竟他們為數不多,因此,其觀念不足為證!

在古代,詩意的韻文介入存在時,人們還是帶著實用的觀點對它表示重視,而一個最重要的實用即是:當韻律被介入講辭中時,它會迫使講辭將所有片段的句子都做重新的排列,並且斟酌字詞,在思想上重添一些色彩,更曖昧,更有洋味,疏離有致,確確實實是一個「因迷信而形成的實用」!

經過長久的觀察,認為記住一篇詩歌遠勝於發表一篇沒有韻律的講辭之後,人類便企望用富有韻律之美的祈求,邀獲上帝深深的感動。同樣,人們認為一種有韻律的敲擊可使更遠的人聽到,尤其是人們要從聆聽音樂而體驗到的重要征服中獲得優越。

韻律是一種不自然的拘束,它會引起一種無法剋制的妥協欲,不只是跳舞的舞步如此,整個心靈本身也會不由自主地跟隨拍子,大概連上帝的心靈也會如此吧。他們企圖用韻律來抑制上帝,想練出一種超越的力量,他們將韻文團團圍在上帝四周,就像是一個神奇的套索。

還有一個更奇妙的理念,它也許非常有力地操縱著一切詩意的產生,在畢達哥拉斯學派中,它顯得像是一個哲學的教義以及教學的手段,不過在很早之前人們便已知道哲學家的音樂有緩和情緒和凈化心靈的力量,並能化戾氣為祥和,這些都得歸功於音樂中的韻律因素。當一個人在心靈上失去了適當的興奮與舒緩,他就必須跟著歌手的拍子起舞,這就是音樂醫療的秘訣。

依此秘訣,特潘德讓吵雜變為寂靜,恩培多克勒使狂躁成為安寧,達蒙則使患相思病的年輕人冷靜下來。甚至能讓瘋狂與充滿仇恨的上帝也接受這音樂的洗禮。

把狂暴與放縱帶到情緒的最高潮、製造暴力的瘋狂,虛構充滿報復的夢幻。

一切酒神祭禮的儀式都求能立即從神的威嚴中解脫,這樣便造成一種痛飲狂歌的放蕩,禮儀結束之後,神或許覺得更為舒暢與靜謐,讓人類也歸於安寧。旋律依其基音展示一種令人快慰的動作,不僅歌曲本身是柔和的,它給人的感受也是柔和的。

不僅宗教的歌曲如此,即使在遠古時代非宗教的民俗歌曲也是如此,其先決條件是,韻律必須要有魔法般的感化力,例如在汲水或划船時所唱的歌曲,就能令人陶醉在活動的情緒中,使人變得自主自覺,而成為人類的工具。只要一個人有所活動就會唱歌,而任何的活動都有賴於情緒的幫助,這魔法般的歌曲和咒文是詩意韻文的雛形。

當韻文用在神諭上時——希臘人說六音步的詩首創於特爾斐神廟——韻律在這裡,也企圖發揮一種強制的感化力。宣告,意味著原來已決定了某事,人們以為只要能誘使阿波羅神傾向自己,就能決定未來,他們聽從最古老的信念,遠勝聽從一個預知的神明。所聽從的宗教信條,都是以正確的字句與韻律公布的,它決定了未來。

以大體上的觀察與研究來說,還有什麼東西能比韻律對古代迷信的人們更加親切有用呢?人們能以韻律做任何事,他們能令工作不可思議地連續不停地進行,他們能迫使神留在附近,聽其使喚,他們可以依憑自己的意志為自己安排將來,他們能鬆緩心靈上任何過重的負荷,不僅是他們的心靈,還有那些大奸巨惡的心靈,也是如此。

一個人若沒有詩意韻味,固然不值一提,有了詩意韻味,又近乎神明。像這種根本的感受已不再被完全散發出來,在和這樣的迷信鬥爭了千餘年之後的今天,我們之中最聰明的人偶爾還會變成韻律的獃子。

只有當它具有一種韻律的形式,並且接近一種莊嚴神聖的舞蹈時,人們才會體會到一種更加真實的期望。連那最嚴肅的哲學家,也渴望在別的方面能將嚴謹確實的事物,依舊訴之韻文的敘述,加強思想的可靠力量,這是不是一件可笑的事?而當詩人贊同它時比否認它時更能對真理造成危害!因為,荷馬說過:「吟遊詩人傳唱的東西,多半虛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