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23 腐化的特徵

讓我們來觀察一下隨時都會發生的社會現象——「腐化」有哪些特徵。

第一,任何地方的腐化很快就會形於表面,五花八門的迷信佔據上風。一般民眾平常的信仰與其相比,顯得蒼白、了無生氣,迷信是下層階級的一種「自由思想」,他能從中選擇某種適合自己的形式和教條,他有這個權利。那些對古老宗教及宗教氣氛懷有崇高敬意的人,對這種腐化的現象深表不滿,他們一向也決定語言的用法,而他們對迷信,對那些「最自由的人」的評價,也非常低。我們不妨將它視為一種「啟蒙運動」的徵兆。

第二,一個社會之所以會受迷信的擺布,應該歸咎於它自身的「懦弱無能」,譬如對戰爭的興趣,在這個社會明顯減小,現在人們希望追求舒適的生活,就像從前追求軍事和體育的榮譽一樣。人們已習於忽略一個事實,往昔在戰場或競技場上爭取輝煌成就的整個民族的精力與熱情,現在都已變成無數的私人情慾了。

事實上,在「迷信階段」,個人所使用的精力,就質與量而言,均較往昔有過之而無不及,也是以前所做不到的、未能充分發揮的。也就是因為處於「懦弱無能」的狀態,以致悲劇在各處此起彼落,激烈的愛與恨也由此產生,知識的火焰,炙熱地燃向天空。

第三,就像改正對迷信和懦弱無能的非難一樣,習慣上人們總認為腐化時期是一個較柔順、殘酷的行為也比以前大大的減小、也更老實與強健的時期。對這種讚揚一如那些非難,我都無法同意。我只能姑且這樣說,殘酷現在變得更高尚了,它的那套古老形式已不被接受,但在腐化時期,它訴諸言語舉止所造成的傷害和折磨,卻是達於極點。大致說來,腐化時期的人被富於機智,也喜歡造謠中傷,他們現在都用短劍或埋伏之外的其他方式來謀害人,但他們卻能獲得人們的寵信和好評。

第四,當「道德」衰敗時,那些專制者,便現身露面,他們是「個人」中的佼佼者,也較為早熟。不過在某個短暫時期,這些水果中的水果,還是會好壞相雜地懸掛在樹上!就是為了這些水果,才讓這棵樹存在!而當這衰敗達於極點時,專制者之間也會引起同樣的衝突鬥爭,結果就是動蕩不安,這個最後的專制者,他將人們為爭取獨立主權而奮鬥所得的成就據為已有,並斷送了這個獨立的主權。在他那個時期,個人都普遍成熟,因此「文化」也豐碩,有很高的成就。但是這並非他個人的緣故,雖然在高度文化中的人喜歡以故作姿態來獻媚。事實上,由於社會表面的不安與勞苦,他們亟需表面上的平靜。在這個時期,賄賂和叛逆的行為也達於極點,人們愛「自我」甚於愛那個陳舊不堪的「祖國」。所以,若要維護這項需求,便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起來反抗這個可怕的動蕩不定的命運;一旦有財勢的富豪表示準備要施捨金錢時,最好趕緊伸出高貴的手。

人們只為眼前而活,對將來少有確定的展望,每個自欺者都懷著一種心理,在玩一種簡單的遊戲,人當然只有為「眼前」情勢所迫,才會幹壞事或行賄,還得為自己保留美德與未來。

這些只為自己而活的個人,他為別人做的事比別人為他做的少,他覺得自己就像不可測的未來一樣,惶惶不安。同樣,這些人也心甘情願地聽從專制者,專制者深信自己有能力處理任何狀況,他既不以人們所了解的來估計,也不以人們的利益為著眼點。不過專制者即使胡作非為,也深深明了個人權利的重要,為了表示個人的道德,他們常會關心地提起,甚至與個人利益結合著來看問題。

他認為自己是,也希望人們認為他是像拿破崙一樣的偉人。「我有權利以不變的『本我』來回答一切對我的反對和不滿,我是超出整個世界的,所以,任何人不能與我相提並論,我希望大家也順從我的想法,並且將它視為是一件單純的事。」當妻子問起他對她的忠誠,拿破崙這樣對他的妻子說。

腐化時期,也就是蘋果從樹上掉下來的季節,我的意思是指個人,未來的播種者、精神拓殖的開拓者,以及國家與社會聯合架構的創建者。腐化,只不過是一個人在其豐收時期被咒罵的字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