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酒雋品烏魚子

在未來臺灣前,只聽說臺灣的冬季,當寒流來襲時,臺灣海峽就有大量烏魚出現,一網魚罟,可以立成鉅富,但是沒有提到烏魚子。

光復後來台,有一天跟舍親張文甲、游彌堅在臺北市西門鬧區飯後閒溜,經過伍中行,游先生指著玻璃櫃裡用繩子穿著的一對五寸多長棕褐色、半透明的東西說:「這是臺灣名產烏魚子,不過這是去年陳貨,色重鮮褪,等今年冬季新烏魚子上市,用烤烏魚子來下酒,你們就知道它的清逸浥潤,是下酒的妙品啦。」

當時因為對烏魚子沒有什麼印象,也就忽略過去。有一天說是西伯利亞寒流來襲,雖然臺灣的三九天,怎麼說也夠不上「冷」字,可是一般日式房子,到處都透風,寒意襲人也不十分好受。於是臨時約個兩位朋友到上林花去吃暖鍋,趕趕寒氣。上林花有一酒女,酒量如海,一打啤酒下肚,依舊談笑如常,特級清酒或是福建的四半酒(彼時公賣局尚未產製紹興、花雕、茅台、五加皮一些高級酒類)喝個兩三瓶面不改色,根本不算一同事,於是一些酒客共上尊號,叫她「航空母艦」。

她雖然不是雲髻峨峨柔情綽態一類酒女,可是應付一般千杯不醉的酒客,能毫不怯場,從容進退,應付裕如,所以當時「航空母艦」在酒國裡,也算響噹噹的人物。

我們因為不時到上林花飲酒,所以「航空母艦」看到我們,雖不當番,總要過來打個招呼,點菜時節恰好她前來周旋,她說烏魚子剛剛上市,建議我們叫個烤烏魚子來嘗嘗。

侍者端上來一圓瓷盤,一盤烤得金光燦爛的烏魚子,切成薄片排得整整齊齊,配上蒜粒,真是琅玕瑩琇,清鮮味永,芳而不濡,引卮品嚐無怪日本人把烤烏魚子視同盛食珍異了。

前屏東縣長張山鐘說:「屏東是農業縣,人民生活並不富庶,從屏東潮州東港到恆春一帶,到了魚汛,沿海漁民倒可以舒舒服服過個肥年。因為烏魚是一種惡寒喜暖的魚類,雖然老家是朝鮮海峽舟山群島以北一帶海域,可是每年交冬,西伯利亞巨大寒流洶湧南逼,它們受不住酷寒侵襲,於是就成群結隊,游向台省中南部海面,每年魚汛,相差不超過十天,適時而來,極少延誤,所以叫它「信魚」。臺省漁民對於烏魚汛期,特別重視,只要一現魚蹤,他們憑多年經驗能測知烏魚何時到達近海,立刻集合船隊出海圍捕,臺灣民間相信烏魚是財神魚,魚汛如果豐收,有的人立刻變成鉅富。為了怕瀆犯財神,因此臺灣祭祖先謝神祇一律不用烏魚,南部村中父老相傳,海裡管領魚類的尊神,就是農曆十月初十壽誕,民間焚香膜拜的水仙尊王,背後也有人稱她為萬魚王,因為每年歲時伏臘,人人都得購辦年貨,添製衣物,在在需錢,水仙尊王於是在過年前,把大批烏魚趕來,讓漁民儘量捉捕,大家好過個肥年,漁民也為了仰答天庥,選擇水仙尊王誕辰那天舉行大祭,酬神謝臘。」他老先生說得其來有自,而高屏沿海一帶村鎮,真有十月初十在水仙尊王廟前,唱歌仔戲謝神的,總而言之有些民間傳說,原來是有其事實根據的,不過年深日久,漫無可考,加上以訛傳訛,就變成無稽的神話了。

依據營養學家分析,烏魚子含有大量蛋白質和少許脂肪,用砂鹽漬後哂乾,漬的時間長短,曬的光熱夠不夠,烏魚子曬到某一種相當程度,要用大石板把烏魚子壓得平扁堅硬,這最後壓烏魚子的技術,對於烏魚子的外觀,滋味,耐久,都有莫大影響,那就要看老師傅的手藝高低啦。

吃烤烏魚子也需要相當技巧的,切烏魚子厚薄是很重要的條件,太薄嚼起來不夠味兒,太厚外面焦枯裡面還沒烤透,黏牙滯膩,濡而不爽,吃起來就減色了。人家烤烏魚子技術高明的,先用清潔棉花沾清酒或紹興一類淳和淡酒,把烏魚子拂拭乾淨,忌用高粱大麯一類烈性濃厚醇酒,恐怕強烈酒陳滲透,削減了魚子的鮮味,切片之後,用炭火烘烤,有人用電爐烤,似乎也不對勁,佐以淡酒,隨烤隨吃,才能體會出烏魚子芬郁清馨的妙處。

本人一直就把臺灣烏魚子視同遠方珍異,如果送他們烏魚子,那算是項名貴的海產了。近兩年泰國等東南亞一帶國家,也都認為烏魚子是遠方玉食,最受歡迎的特產。現在時交立冬,轉瞬小雪、大雪,烏魚汛不久卻將來臨,希望沿海漁戶隨時提高警覺,千萬不要錯過一年一度發財的好機會。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