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炒飯

前不久萬象版男士談家政,有人說到雞蛋炒飯,中國人從古而今,由南到北,雞蛋炒飯好像是家常便飯,人人會炒,其實細一研究,個中也頗有講究呢!

就拿炒飯用的飯來說,大家平素吃飯,有人愛吃蓬萊米,說它軟而糯,輕柔適口,有人專嗜在來米,說它爽而鬆,清不膩人,各隨所嗜,互不相犯;可是到了吃雞蛋炒飯,問題就來了。

誰都知道雞蛋炒飯必定要熱鍋冷飯,炒出飯來才好吃,可是蓬萊米煮的飯,不論是電鍋煮,還是撈好飯用大鍋蒸,涼了之後總是黏成一團,極難打散。請想成團成塊的飯,炒出來能好吃嗎?炒飯用的飯,一定要弄散再炒,有些性急的人,打不散在鍋裡用鏟子切,這一切,把米都切碎了,所以飯如果黏成一團一塊時,等飯一見熱,再用鏟子慢慢捺兩下,自然就鬆散開了。

炒飯不需要大油,可是飯要炒得透,要把飯粒炒得乒乓的響,才算大功告成,炒飯的蔥花一定要爆焦,雞蛋要先另外炒好,然後混在一起炒。此外有人喜歡把雞蛋黃白打勻,往熱飯上一澆再炒,名稱倒挺好聽,叫做「金包銀」,先不論好吃與否,請想,油炒飯已經不好消化,飯粒再裹上一層雞蛋,胃納弱的人當然就更不容易消化啦。

筆者一向對於雞蛋炒飯有特別愛好,所以每到一處地方,總要試一試廚子炒出來蛋炒飯是什麼滋味,早年家裡僱用廚師,試工的時候,試廚子手藝,首先準是讓他煨個雞湯,火一大,湯就渾濁,腴而不爽,這表示廚子文火菜差勁,再來個青椒炒肉絲,肉絲要能炒得嫩而入味,青椒要脆不泛生,這位大師傅武火菜就算及格啦。最後再來碗雞蛋炒飯,大手筆的廚師,要先瞧瞧冷飯身骨如何,然後再炒,炒好了要潤而不膩,透不浮油,雞蛋老嫩適中,蔥花也得煸去生蔥氣味,才算全部通過,雖然是一湯一菜一炒飯之微,可真能把三腳貓的廚師傅鬧個手忙腳亂,「稱練」短啦(稱練兩字北平話考核的意思)。

筆者年輕的時候,有一次到北平船板衚衕匯文中學看運動會,在田徑場的西市犄角有個小食堂,據說那裡大師傅蝦片炒飯是一絕,試吃結果,紅墩墩的對蝦片,綠油油的莞豆米,襯上鵝黃鬆軟的一碗熱騰騰的蛋炒飯,吃到嘴裡,柔滑香醇,可稱名下無虛。也許年輕時,口味品級不高,認為這碗飯是吃炒飯中極品了。後來浪跡四方,對於這碗金羹玉飯,仍舊時常會縈迴腦際。渡海來臺,一直在臺北工作,後來奉調嘉義,於是三餐大成問題,幸虧有一隨從,是軍中退役伙食兵,只會雞蛋炒飯,豆腐湯,經過一番調教,炒飯漸得竅門,從此立下了連吃七十幾頓蛋炒飯的紀錄,亡友徐廠長松青兄,是每天早餐雞蛋炒飯一盤,十餘年如一日,友朋中叫他炒飯大王,叫我炒飯專家,以我二人輝煌紀錄,確也當之無愧。

今年春天在臺北住了好幾個月,每天要到汀州街一帶辦事,午飯就只有在附近小飯館解決,於是又恢復吃炒飯生涯,有些家飯爛如糜,也有黏成粢飯的,最妙有一家小飯館,佈置裝潢都還雅靜,可是叫的蛋炒飯端上來,令人大吃一驚,碗面鋪滿一層深綠色蔥花,蔥花之下是一層切得整整齊齊平行四邊形雞蛋,頂底下是油汪汪的一盅炒飯。堂倌說得一口廣東官話,他說這種炒飯叫「金玉滿堂」,金大概是指炒雞蛋;玉甭解釋是生蔥花啦。名稱雖然相符,一股生蔥大油味,直撲鼻端,雖然平素愛吃雞蛋炒飯的我,也只有望碗興嘆沒法下箸了。雞蛋炒飯,雖然是極平常的吃法,可是偏偏有若干千奇百怪的花樣,仔細想想,茫茫大千,凡百事物,莫不皆然,豈止雞蛋炒飯一項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