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豪言壯語」

《隨想錄》到第三十篇為止,我已編成第一集,並且給每篇加上小標題,將在一九七九年內刊行,今後每年編印一集,一直到一九八四年。第三十一以下各篇(三十或者四十篇左右)將收在第二集內。

我為第一集寫了一篇很短的《後記》,裡面有這樣一句:「古語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我過去不懂這句話,今天倒頗欣賞它。」這是我的真實思想。我的意思無非:我可以利用的時間不多了,不能隨意浪費它們。要講話就得講老實話,講自己的話,哪怕是講講自己的毛病也好。有毛病就講出來,讓大家看看,議議,自己改不了就請大家來幫忙。當然別人隨便給扣上的帽子,我自己也要摘下。過去沒有弄清楚的事,我也想把它講明白。

最近我們討論過「歌德」與「缺德」的問題。我對「歌德派」說了幾句不大恭敬的話。我是經過思考之後講話的,因為我過去也是一個「歌德派」。我最近看了我的《爝火集》的清樣,這是我三十年來的散文選集,我讓我女兒和女婿替我編選,他們挑選的文章並不多。可是我看校樣時才發現集子的前半部大都是「歌德」的文章,而且文章裡充滿了豪言壯語。單單舉出幾個標題吧:《大歡樂的日子》、《我們要在地上建立天堂》、《最大的幸福》、《無上的光榮》……我並不是在吹牛,我當時的感情是真摯的,我確實生活在那樣的氣氛中。二十年過去了。前幾天出版社一位編輯看校樣時來信問我是不是還要保留某文中引用的一首民歌的最後一句:「叫某國落後。」我當時是把它當做「豪邁的壯語」來引用的。但在二十年後我們仍然落在某國的後面,為了避免「吹牛」的嫌疑,我只好將它刪去了。我校閱自己三十年來的散文選集,感想實在不少。我當初的確認為「歌德」可以鼓舞人們前進,多講成績可以振奮人心,卻沒有想到好聽的話越講越多,一旦過了頭,就不可收拾;一旦成了習慣,就上了癮,不說空話,反而日子難過。譬如二十年前我引用過的豪言壯語:「叫鋼鐵聽話,叫某國落後」,當時的確使我的心十分激動。但是它是不是有助於「叫某國落後」呢?實踐的結果證明說空話沒有用,某國並未落後。倘使真的要「叫某國落後」,還得另想辦法。無論如何,把夢想代替現實,拿未來當做現在,好話說盡,好夢做全,睜開眼睛,還不是一場大夢!

其實「叫某國落後」,有什麼不好呢?只要你有本事,有幹勁,有辦法,有行動,說得到,做得到,那就「叫」吧,這當然好。「歌德」也是這樣。只要開的是準能兌現的支票,那就開吧,當然越多越好,越「歌」越好。倘使支票到期兌不了現,那就叫做空頭支票,這種支票還是少開的好,開多了會吃官司,名譽掃地,我二十多年前寫文章喜歡引用「豪言壯語」,我覺得沒有什麼不好,但今天再引用同樣的「豪言壯語」,別人就會說我在「吹牛」了。

五十年代初期我還住在淮海坊的時候,我們家的保姆遇見進弄堂來磨刀的小販,就把菜刀拿出來請他磨,她仍在廚房裡等著,也不出去守住他,她說:「解放了,還會騙走菜刀?」但是磨刀的不見了,菜刀也沒有了。半個月前有個親戚在鄉下買了一隻母雞晚上送到我家來,我妹妹打算隔一天殺掉它。保姆把它放在院子裡用竹籠罩住。第二天傍晚我同我女兒和小外孫女在院子裡散步,還看見樹下竹籠裡有一隻雞,我們都沒有想到把雞關到廚房裡去。大概我們因為經常討論「歌德」的問題,腦子裡還有點「歌德」派的影響吧,我夜裡做了一個沒有「大漢輕輕叩門」的好夢,真正到了「當今世界上如此美好的」「桃花源」。太好了!醒來時心情萬分舒暢,走下樓,忽然聽說雞給人拿走了,我當然不相信,因為我還沉醉在「桃花源」的美夢中,可是雞卻不會回來了。給偷走了雞,損失並不大,遺憾的是這以後我再也不好意思做美夢了。

夢的確是好夢,但夢醒之後,我反而感到了空虛。現在我才明白:還是少說空話、埋頭實幹的好。

一九七九年九月十二日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