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洗冤錄 第二百五十四章 宮鎖沉冤(上)

黃公公一死李大總管的心算是落了肚,禁軍抓不到人犯回宮就是重罰。現下黃公公死了對老佛爺也有了交待,只要是所有的罪名往死人頭上推就行了。在皇宮裡當差最清楚什麼話該說什麼話又不該說,禁軍統領蹬馬就率軍回宮了……

龐靈望著遠去的禁軍笑道:「這個李大總管還做了件好事啊,那些營務處的人總算是暫時安全了。咱們快進宮把湘軍的供狀交給小皇帝,只有幫他們洗刷了冤情才能讓朝廷大赦……」

長生蹙眉道:「只恐怕小皇帝處處聽命於老妖婆,湘軍現在宮廷里根深蒂固。一旦鬧出了事就會有著宮廷內亂,不如是先去找翁大學士。他是名滿天下的智者,有了他的看法才不會拖累到營務處的兄弟。」

龐靈點了點頭道:「宮中剛出動了禁軍定然是戒備更為森嚴了,我們還是等起更後再進宮吧……」

夜黑風高紫禁城已是一片死寂,龐靈熟門,熟路的穿房越殿來到了養心殿外。養心殿里燈火通明不少宮娥太監都垂首站在寢宮之外,龐靈看了這情形就知道小皇帝還未回宮。多半又是被老妖婆叫去訓斥了,龐靈拉了拉長生的手就悄無聲息的朝著乾清門而去。慈寧宮外小皇帝哭哭啼啼的被翁同龢勸慰著回去,就在小皇帝的身後影影綽綽的跟著一個女鬼……

長生騰身而起大聲喝道:「大膽女鬼竟敢鬼鬼祟祟的跟著九五真龍……」

翁同龢轉身卻看不到有絲毫異常,唉聲對長生不悅的喝道:「你們怎麼還留在宮中!皇上方才不明不白的被老佛爺鞭撻了,老朽也已經是讓老佛爺罷官回鄉了。你們到底是什麼人?今日禁軍出宮定然是與你們有著關係,皇上可是被你們害苦了啊!」

龐靈不服氣道:「翁大學士之言太叫人寒心了,我們是為了營務處三千人等蒙冤上京而來。今有了湘軍的訴狀懇請皇上能為他們昭雪冤屈,禁軍出宮實則是為了抓捕他們……」

光緒皇帝連連搖頭道:「朕已經是被老佛爺所禁閉在宮內了,若是朕現在為營務處昭雪冤屈反倒是遭來老佛爺的猜忌。到頭來冤沉大海他們的性命再難保全了,兩位隨朕一起去毓慶宮說話。這裡還是老佛爺的眼線之中,你剛才說的有鬼是什麼意思啊?」

小皇帝挨了鞭笞之刑在外人面前倒也是硬氣,長生揖首行禮道:「就在剛才草民看到了一個女鬼尾隨著皇上,若不是皇上有著真龍之氣相護早就被鬼魅陰氣傷了。在這宮中是不是有著冤死之人啊?能夠出入乾清門的不是皇后就是……」

翁同龢急忙拽過了長生喝道:「皇上年幼還不知道宮廷內的事,你有什麼話就沖我問吧!老朽已經伺候過兩位皇上了,宮裡的事情比誰都清楚。皇上天色已是不早了,陛下再不回養心殿明日又要被老佛爺責怪了。」

小皇帝脫口驚問道:「你能看到鬼魅啊?那個女鬼長的什麼模樣啊?」

翁同龢皺眉道:「江湖術士的胡言亂語陛下豈能是當了真啊,快去養心殿里休息吧。皇上你可不要忘了在養心殿里還有著老佛爺的耳目啊,皇上要是有什麼不該說的話傳到了老佛爺的耳朵里又是一場軒然大波。老朽往後不能在皇上身邊相護了,皇上一定要謹言慎行啊!」

小皇帝紅著眼睛點了點頭道:「師傅的教誨朕將會永記不忘,只是朕也的的確確的察覺到了慈寧宮裡有著一股子冷風邪氣。朕在恭王府中聽說過老佛爺是害了東宮慈安太后……」

翁同龢長嘆了一聲道:「此事原本也是冤孽啊,可是陛下切勿輕信宮外的傳言。慈安太后的死真的和老佛爺無關啊,老朽是宮中的禮部尚書。凡是宮裡有了人命案子都是由老朽查驗登載入冊的,老朽不久就要回鄉了。陛下你身在宮門不可行錯了半步,老佛爺當年要你繼承大寶就是看你年幼好聽話啊!」

小皇帝無奈的向著翁同龢一拜到底道:「師傅的顧慮朕明白,朕自行回宮即可。師傅有什麼話就帶著他們去上書房說吧。至於營務處的冤案朕已經記下了,湘軍如今權勢熏天。老佛爺又倚重洋人,只有等待時機朕會給營務處昭雪的!」小皇帝說完話一瘸一拐的回宮了……

翁同龢黯然道:「你們兩個跟我走,宮裡的禁軍都是手眼通天的人。你們在這裡攔住陛下喊冤只會讓他越發的為難,兩位也是古道熱腸的人。老朽要不是念及陛下尚幼早就罷官了,唉!大清朝的氣數要完了啊……」

長生默不作聲的跟著翁同龢到了上書房,剛要呈上湘軍的供訴。翁同龢卻是頗有深意道:「此物現在還不是時候,兩位難道是想看著小皇帝被西太后打死嗎?」

龐靈突然問道:「翁大學士,你方才說東宮慈安太后不是被老佛爺害死的。那慈安太后又是怎麼死的啊?在乾清門裡我們都看見了有個披頭散髮的女鬼,這分明是宮裡有著陰魂不散啊!」

翁同龢噓聲道:「呃……,這個老朽還真的不知道了啊,在宮裡的確是有著老佛爺給東宮慈安太后送過點心而慈安太后吃過了點心就死了。老朽也想過慈安太后是中毒遇害,可是一查驗卻不是中了毒。東宮慈安太后乃是血氣沖腦而死的,但是慈寧宮裡若是真的有女鬼那恐怕是……」

長生接言不解問道:「那翁大學士所說的女鬼是誰啊?」

翁同龢指了指西面黝黑的宮殿道:「你們若是真有能耐就去儲秀宮裡看看吧,那原本先帝生前的行宮。先帝六歲登基卻是被老佛爺操控了一生,連選皇后都是身不由己。同治帝選皇后的時候,慈禧看中了侍郎鳳秀家的閨女,同治帝和東太后慈安卻都看中了清朝唯一的蒙古狀元崇綺之女阿魯特氏。」

龐靈柳眉倒立道:「這兩個皇太后也管的太寬了啊,既然是同治皇帝喜歡阿魯特氏那就成婚便是啊!」

翁同龢苦笑道:「呵呵呵……,姑娘你說的輕巧啊。就是為了選皇后的事情,兩宮皇太后就有了不合。同治皇帝情願是跟著東宮太后也不願聽生母老佛爺的安排,最後還是冊封了阿魯特氏為孝哲皇后,鳳秀女封為慧妃。事情沒有由此而結束,慈禧太后一直耿耿於懷……」

大婚後,阿魯特氏與同治帝恩愛情篤。慈禧看在眼裡恨在心中,在宮中廣布心腹密探監視這對小夫妻的言行舉止。慈禧見同治帝很少到慧妃宮中去,慧妃遭到皇帝的疏遠和冷落。老佛爺就怕心著慧妃會被同治皇帝打入冷宮,所以乾脆是把同治皇帝叫進了慈寧宮。

老佛爺也不藏著掖著直言道:「慧妃賢慧,雖屈居在妃位,宜加眷遇。皇后年少,未嫻宮中禮節,宜使時時學習。帝毋得輒至中宮,致妨政務……」

同治皇帝這下子也是沒了主意,老佛爺這是擺明了不讓自己和孝哲皇后在一起了啊。同治皇帝心裡不喜歡慧妃娘寧願是一個人住進了乾清宮裡,孝哲皇后只能是以淚洗面去鍾粹宮向東宮慈安太后訴苦。慈安太后只好是對她百般安慰,這讓孝哲皇后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再說那同治皇帝孤身一個在乾清宮裡就耐不住寂寞了,於是曉事太監無良侍從帶他到宮外作風月之旅。帶著同治皇帝常留戀忘返崇文門外的酒肆、戲館、花巷,在一條不歸路上漸行漸遠……

事過沒多久這個年紀輕輕的皇帝就病倒了,翁同龢日記有云:十一月二十三日,「晤太醫李竹軒、庄某於內務府坐處,據云:脈息皆弱而無力,腰間腫處,兩孔皆流膿,亦流腥水,而根盤甚大,漸流向背,外潰則口甚大,內潰則不可言,意甚為難。」

在皇帝死前,皇后阿魯特氏還冒險去看同治,夫妻相憐,其場面令人唏噓。不料,這相見卻不能相伴的夫妻匆忙一見,卻促成了永世的分離。阿魯特氏雖然一再克制自己的情緒,但看到同治的情形,還是忍不住聲音哽咽。

到了十二月初五日,同治帝在皇宮養心殿銜憾而去。也不知道是誰傳出了消息,說是孝哲皇后已經是有了同治皇帝的骨肉。老佛爺聽聞後更是勃然大怒,對孝哲皇后越發的欺凌虐待。阿魯特氏性格耿直,不善逢迎。她認為自己是堂堂正正從大清門迎娶的皇后,只要自己行得端,做得正,沒必要阿諛奉承溜須拍馬。

孝哲皇后就在儲秀宮裡撐了七十五天自絕身亡,當晚上後宮有著鬼泣之聲。老佛爺是打定了主意要置於孝哲皇后的死地,可是一到夜裡就聽見慈寧宮裡鬼哭狼嚎的聲音不絕。老佛爺心虛之下請來了白雲觀的老道來做法,白雲觀的清虛上人是個有能耐的半仙。

老道一算就知道了宮裡有著緣故,但是清虛上人不敢說出實話。只能是很隱晦的告訴老佛爺道:「孝哲皇后是心系著先帝,只要太后將她們夫妻合葬才能解去怨氣。貧道這裡有著一道符咒,西太后只要每日戴著身邊就會沒事。」

老佛爺心裡有鬼,孝哲皇后的死就死自己逼死的。所以不敢忤逆了清虛上人的話,把孝哲皇后與同治皇帝葬在了一起。事情過了幾年都沒事,可是就在不久前和洋候在房中嬉鬧弄丟了符咒怪事就接踵而來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