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節:厚黑叢話卷一(8)

寫文字,全是興趣,興趣來了,如兔起鵑落,稍縱即逝。我寫文字的時候,引用某事或某種學說,而案頭適無此書,就用蘇東城「想當然耳」的辦法,依稀恍惚的寫去,以免打斷興趣。寫此類文字與講考據不同,乃是心中有一種見解,平空白地,無從說起,只好借點事物來說,引用某事某說,猶如使用傢伙一般,把別人的偶爾借來用用,若無典故可用,就杜撰一個來用,也無不可。

莊子寓言,是他胸中有一種見解,特借鯤鵬野馬、漁父盜跖以寫之,只求將胸中所見達出。至鯤鵬野馬,果否有此物,漁父盜跖,是否有此人,皆非所問。胸中所見者,主人也。鯤鵬野馬,漁父盜跖,皆寓舍也。孟子曰:「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意,以意逆志,是為得之。」讀詩當如是,讀莊子當如是,讀厚黑學也當如是。

昔人謂:「文王周公,繁易,彖辭爻辭,取其象,亦偶觸其機,假令易,而為之,其機之所觸少變,則其辭之取象亦少異矣。」達哉所言!戰國策士,如蘇秦諸人,平日把人情世故揣摹純熟,其遊說人主也,隨便引一故事或設一個比喻,機趣橫生,頭頭是道,其途徑與庄之寓言,易之取象無異。宋儒初讀儒書,繼則出入佛老,精研有得,自己的思想已經成了一個系統,然後退而注孔子之書,藉以明其胸中之理,於是孔門諸書,皆成為宋儒之鯤鵬野馬,漁父盜跖。而清代考據家,乃據訓詁本義,字字譏彈之,其解釋字義固是,而宋儒所說之道理,也未嘗不是。九方皋相馬,在牝牡驪黃之外。知此義者,始可以讀朱子之《四書集注》。無如毛西河諸人不悟,刺刺不休。嗟乎!厚黑界中,九方皋何其少,而毛西河諸人何其多也!

研究宋學者,離不得宋儒語錄。然語錄出自門人所記,有許多靠不住,前人已言之。明朝王學,號稱極盛,然陽明手著之書無多,欲求王氏之學,只有求之傳習錄及龍溪諸子所記,而天泉證道一夕話,為王門極大爭點。我嘗說「四有四無」之語,假使陽明能夠親手寫出,豈不少去許多糾葛。大學「格物致知」四字,解釋者有幾十種說法。假使曾子當日記孔子之言,於此四字下加一二句解釋,不但這幾十種說法不會有,而且朱學與王學爭執也無自而起。我在重慶有個姓王的朋友,對我說道:「你先生談話很有妙趣,我改天邀幾個朋友來談談,把你的談話筆記下來。」我聽了,大駭,這樣一來,豈不成了宋明諸儒的語錄嗎!萬一我門下出了一個曾子,摹仿大學那種筆法,簡簡單單的寫出,將來厚黑學案中,豈不又要發生許多爭執嗎?於是我趕急仿照我家「聃大公」的辦法,手寫語錄,名曰《厚黑叢話》,謝絕私人談話,以示大道無私之意。將來如有人說,「我親聞厚黑教主如何說」,你們萬不可聽信。經我這樣的聲明,絕不會再有天泉證道這種疑案了。我每談一理,總是反反覆復的解說,寧肯重複,不肯簡略,後人再不會像「格物致和」四字,生出許多奇異的解釋。鄙人之於厚黑學也,可謂盡心焉耳矣。噫!一衣一缽,傳之者誰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