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儒法之爭 六 儒法是非

【前言】先秦儒家三巨頭,孔子不談人性;孟子主張人性向善;荀子主張人性有惡,雖然他們對人性看法不一,但都認為民眾可以通過禮樂教化來引導,因此可實行德治,所以儒家追求的是人人都做好人。但法家不這麼看,法家的集大成者韓非認為人性本惡,只有把人可能做壞事的方方面面都想到,漏洞都堵死,才能約束人們的行為。所以法家追求的是人人不做壞事。那儒法兩家的主張究竟誰是誰非?

【正文】通過上集的講述我們可看出荀子和孟子有很多相通之處,主要是三點,第一,他們都認為人性是基礎,也就是說孔子雖不談人性但到孟子和荀子,就為儒家把人性問題解決了。他們都認為人性是道德的基礎。第二,他們都認為人的社會性是善,區別只在孟子不談人的自然性而荀子認為人的自然性是惡。第三,相同的是孟子和荀子都認為人有兩種可能性,就是向善的可能性和作惡的可能性,區別在什麼地方?孟子更看重向善的可能性,荀子更關注作惡的可能性。孟子把人向善的可能性看作水,就像流水一樣,水是往低處流而人是往高處走,只要合理引導人就可向善。所以孟子主張引導;荀子呢?把人作惡的可能性看作火,說如不加以防範就會造成災難,所以防範是第一位的。所以荀子主張對人作惡的可能性進行防範。一個看見水一個看見火,表面上看兩家的觀點叫水火不容,實際上是殊途同歸,都認為人應該成為道德的人,人應該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一旦加強了道德修養或向荀子說的你可變成大禹或像孟子說的你可變成堯舜。儒家到最後肯定還是一樣的。這也是我堅持認為荀子是儒家的一個依據,因為學術界還有些人認為荀子是法家。那是不是意味著荀子和孟子差不多呢?不,他們還是有重要區別的,區別在哪?就在孟子是把人向善的可能性看作水,主張引導,引導是什麼?是柔性的,靠什麼?靠自覺。而荀子呢?是把人作惡的可能性看作火,是要防範的,防範是什麼?是剛性的,靠什麼?靠強制,這個強制的過程在荀子那叫化性氣偽,化就是改造,性前面講過是人的自然屬性,起是興起,偽前面也講過就是人的社會屬性,也就是說要用人的社會性去改造人的自然性。講清楚都是人性。那這個工作誰來做?自己做不了,因為我們是普通人,沒有能力把自己從動物界帶來的那個惡把它消滅掉。誰做呢?聖人,只有聖人才行。那聖人怎麼做?荀子說法是:立君上之勢以臨之,明禮義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荀子*性惡》。也就是說聖人看明白了,人的這個惡它是從自然界帶過來的是很頑固的,一時半會你是改造不了的,必須首先要樹立君子的威望,用君主來強制你改,第二點要建立禮義,就是道德;第三要建立法度,就是法令。第四還要有懲罰。這就是荀子的四大法寶:君權;禮義;法度;刑罰。

馬上大家會看出,這離法家的專制主義理論已只有一步之遙了,而韓非邁出了關鍵一步,那韓非邁的是那一步呢?我們來回顧一下儒家,孔子不談人性;孟子主張人性向善;荀子主張人性有惡。韓非呢?認為人性本惡。在先秦諸子當中只有韓非才是真正的人性本惡論者。我們來看看荀子和韓非,荀子人性有惡韓非人性本惡,只差一個字,有什麼區別?區別就在人性有惡意味著人性同時還有善,叫做有善有惡,只不過它強調有惡的一面,但不否認有善的一面,這就可以怎麼樣呢?可以通過禮義教化來引導,因為他還有善的一面嘛,所以就可實行德治,以德治國,因為還有希望。韓非說,人性本惡是什麼意思?沒有善根本沒有善,沒有善怎麼辦?強權鎮壓,逼著你改,這就不能用德治了,不能以德治國了,怎麼辦呢?以法治國,但要講清楚,韓非的法和我們今天的法不是一回事,這個必須反覆強調,否則跟我們今天的依法治國就沒區別了。它是什麼法呢?刑法,就是刀子繩子棍子,這就是儒法兩家的根本分歧,要德治還是要法制,但「法制」這兩字要打引號,準確說應叫刑治。這樣我們就弄清了前面講過的三場大辯論的關鍵。儒墨之爭的關鍵是要兼愛還是要仁愛,區別儒墨兩家的是個「兼」字;儒道之爭的關鍵是有為還是無為,區別儒道兩家的是個「無」字;區別儒法之爭的關鍵是要德治還是法制,因此它的分界點也是一個字,「法」字。那我們現在要問的問題是儒家為什麼要堅持德治,法家為什麼主張他們所謂的,打引號的「法制」呢?孔子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這裡的道念導,意思也是引導,齊呢,規範,格什麼意思,最麻煩,有各種註解,錢穆先生解釋為達到標準;李零先生解釋為遵守規定;李澤厚先生解釋為認同歸一;楊伯峻先生解釋為人心歸服;我解釋為自覺遵守道德律令。那孔子這段話就可這樣翻譯了,用行政命令來引導,用刑事懲罰來規範。「民免而無恥」,人民不會犯罪,不敢犯罪嘛,但他沒羞恥心;如果「道之以德」,用道德來引導,「齊之以禮」,用禮儀來規範,怎麼樣呢?人民有羞恥心而且能自覺遵守道德規範。也就是說,法家打引號的所謂「法制」的結果是什麼呢?是人們不敢做壞事不等於心裡不想,這叫治標不治本,按孔子主張的,德治呢?人們不願做壞事,連做壞事的心思都沒有,這叫標本兼治。誰是誰非,孰優孰劣不是一目了然嗎?大家肯定都說孔子的好啊,標本兼治嘛,當然比治標不治本好呀,可惜做不到,至少韓非認為做不到。

【畫外音】按孔子的看法,民眾可以通過禮義教化來引導,引導的結果是使民眾自覺遵守道德規範,最終達到人人不做壞事,人人都做好人的理想境界,這就是孔子主張的「德治」,但法家的韓非卻給孔子的這個主張潑了冷水。韓非認為孔子的這個主張在現實中做不到,韓非為什麼認為孔子的主張在現實中做不到呢?

【正文】這就要弄清人為什麼要作惡,為什麼要犯罪,為什麼要幹壞事?是因為他有這個嗜好嗎?我這人就愛作案,我有作案癮,是這樣嗎?韓非說不是,那是什麼呢?利害使然,是因為有利害,前面講過,他說人的這個人際關係就是利害關係,他是說法是: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韓非子奸劫弒臣》。就是人之常情是什麼呢?趨利避害,有好處他就去,有害處他就躲,這是人的本能。這可以有例子來說明。我講過韓非是很會講故事的人。他又有兩個故事來說明這點。一個是伍子胥過昭關的故事。伍子胥受到楚王迫害從楚國逃出來,要逃到吳國去,到吳國討兵來報仇,他要過關,韓非說伍子胥過關時被守關的抓住了,不是戲曲里講的什麼一夜之間頭變白了混了過去,按韓非的講法是被抓了。

【flash】哈哈,我終於把你給抓住了,我可以領賞去了,你知道大王為什麼要抓我嗎?不知道。告訴你吧,是大王想要我珍藏的一顆珍珠,但這顆珍珠我給弄丟了。你別想騙我。那你敢把我交給大王嗎?大王問我珍珠哪去了?我就說你私吞了。啊!這,這,我什麼都沒看見,你快從我眼前消失,愛去哪去哪。

【正文】是這個守關人他想犯罪嗎?不是,他害怕嘛。還有個是楚成王的故事,楚成王原來立了一個太子,前面講過在世襲制下太子問題是很麻煩的,他立了個太子叫商臣,後來可能又想另立一個,換一個,商臣太子當不成了就去問他老師,老師叫潘崇,問他老師怎麼辦,老師說你能接受現實嗎?把你換掉換另外一個人,回答說不能,你能出國避難嗎?不能。你能發動政變嗎?能,發動政變。 「嘩」發動政變,帶著兵衝進他老爸的王宮裡。說老爸呀對不住了,你不仁兒子只好不義了,是不是您老人家自己解決一下。楚成王也知道沒辦法了,說:兒啊,老爸也沒別的愛好,就愛吃個熊掌,你是不是等我把這個熊掌吃了我再死,哪那成呀,兒子說,熊掌,那個熊掌做起來可費時間了(古時候熬一個熊掌好幾天),等不得,你還是利索點快快上路吧,沒辦法拿根繩子弔死了。是他天生就喜歡殺他老爸嗎?不是,他也是逼的,丟掉太子的位置損失太大了,馬上繼位當國王這個利益太大了。所以利害的這個誘惑如果不太大時人們可能講點道德,一旦這個利巨大或害巨大時,對不起,什麼禮義廉恥那就免談。或者有人問,這個禮義它就一點用都沒有嗎?有一點用,這個楚成王死了後他不閉眼,為什麼,因為他還有個最後的問題沒解決,就是謚(飾)號,謚號就是當時國君、大夫,社會名流死了後,最後要給他一個稱號,一個蓋棺論定的稱號。楚成王不知道這幫不肖子孫給老爸個什麼稱號,眼睛不能閉。果然給的謚號不好,叫靈,謚他為楚靈王,靈巧的靈,靈活的靈,靈魂的靈。看起來很好,但中國的謚號是有講究的,都是好詞,真正好不好要看後面的文章,歷史上凡是叫靈的都是不靈的。所以楚成王就不閉眼。後來這個商臣,就是後來的楚穆王一想,這也不行呀,算了吧給老爸一個面子,說我們謚你叫成王行不行,安政愛民就叫成啊,這個死了的老爸一想,成不錯,眼睛閉上了。這叫死要面子,死了以後都要面子。面子的事好說,吃熊掌再死沒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