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中央機樞 第一零六章 追摹前賢

關卓凡所料甚准,左宗棠告辭之後,沒過過久,恭王的帖子就送了過來。

關卓凡到達恭王府的時候,文祥、寶鋆、曹毓瑛、許庚身幾個,都已到了。軍機全班陪左宗棠吃飯,左季高這個面子,著實不小。

酒過三巡,左宗棠的話多了起來。

談的自然是西征的部署,除了他自己的方略,還征古論今,口講手畫,滔滔不絕。

先講前漢,左宗棠說道:「衛長平、霍冠軍,固然曠世奇才,但今時今日,用兵西域,不能再像他們那麼打了!錢花的太多不說,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前漢的將軍,我輩最應追摹的,是趙充國。壯侯首倡屯田,這是西定邊陲的根本之計,即便從耗費上來說,也是最經濟的。」

左宗棠搬出趙充國,可是深得關卓凡之心!不但兩漢,整個冷兵器時代加在一起,趙充國都算關卓凡最欣賞的軍事將領之一。他點頭道:「季翁所言甚是。我讀《漢書》,前漢將星璀璨,但真正曉得經濟之道、能為國家通盤籌劃的,不過一個半:一個趙充國,半個馮奉世。」

左宗棠輕輕一拍桌子,喜動顏色,大聲說道:「貝子高見!後將軍上《屯田奏》,嗯,『臣所將吏士馬牛食,月用糧谷十九萬九千六百三十斛,鹽千六百九十三斛,茭藁二十五萬二百八十六石。難久不解,徭役不息。』」

趙充國生前的職位是後將軍。死後謚壯侯。他給宣帝的《屯田奏》,不是文字華麗的「名篇」。裡面還有許多中國文人向來不感興趣的數字,但左宗棠居然隨口就背了出來,這份本事,關卓凡可是沒有。他不由心下佩服,「左騾子」目高於頂,不是沒有道理的!

其餘幾位軍機相互以目,亦不禁微微駭然。

左宗棠背得愈加起勁:「『……願罷騎兵,留馳刑應募。及淮陽、汝南步兵與吏士私從者,合凡萬二百八十一人,用谷二萬七千三百六十三斛,鹽三百八斛』——區劃如此明白,哪裡是尋常武人做得到的?非胸中有絕大丘壑不能為!」

左宗棠說到這兒,關卓凡對這個左季高,真正始有惺惺相惜之感了!他笑道:「趙充國確乎不是尋常武人。他可是做過水衡都尉的。」

水衡都尉掌上林苑,兼保管皇室財務、鑄錢、造船、治水等事,算是皇帝的私人錢袋子。同時,前漢時候,國家制度還比較粗疏,財政收支上面。皇家和政府分得並不是很清楚,皇帝既花政府的錢,政府也花皇帝的錢,所以水衡都尉的兼職裡邊,還包括了今天的戶部、工部的部分職能。

總之。這個崗位,要求主事者有經濟頭腦。能把賬算明白、算通透。

左宗棠微愕,然後皺了眉,抬起頭,是仔細回想的樣子,片刻,眉頭舒展開來,臉上的表情已是又驚又喜,說道:「正是如此,貝子見得深——宗棠佩服!」

佩服關卓凡的,不僅左宗棠,其他幾位軍機聽著,亦是頗為震動。他們幾個,是沒有一個能見得到這一層的。許庚身想起了自己說過,「逸軒,你大約不讀史」,不由背上冒汗。

前漢宣帝時候的羌亂,朝中的主流意見,以辛武賢為代表,是仿衛、霍故事,「齎三十日糧,分兵並出」,遂行掃蕩,唯趙充國反對。

趙充國的策略:一,彼時金城、湟中谷賤,一斛不過八錢,他建議朝廷在當地大肆收購,既可用最低的成本充實己方的軍糧——如果從關內轉運,所費會十數乃至數十倍之多;同時,這一招又絕了羌人的糧路,「羌人不敢動矣」。

二,屯田,步步為營,一點點向羌人蠶食。

幾經討論,宣帝最終以趙充國建議為主,羌亂不久即平。

左宗棠背誦的這兩段,前者、後者所費,相差十幾倍之多,原因在於,前者行衛、霍故事,要用騎兵;後者屯田,以步兵為主。

冷兵器時代,農耕政權訓練、使用騎兵,成本是異常驚人的,不但十數倍、數十倍於步兵,和游牧政權相比,所費之別,更是天上地下。歷史上,中原農耕政權對抗北方游牧政權,之所以備嘗艱難,根本原因就是戰爭成本過高,而非某些人腦補出來的「中國人文而弱,打不過野蠻人」云云。

打仗就是打後勤,國力為戰爭根本,奇謀妙計比起銀子銅錢,不過扯淡。

能夠以戰爭成本為出點發,從戰略思路到戰役布置,通盤綢繆,而且施行農業社會最缺乏的「數目字管理」——甚至精確到了個位數,這個趙充國,難道是穿越來的?

關卓凡認為,趙充國是冷兵器時代真正的軍事「範本」。所謂「範本」,是普通人可以學的:普通人學不來的,就不能做「範本」。

比如,單就軍事技術而言,趙充國還達不到霍去病那樣的高度,但小霍是天才,屬於開外掛人物,他的戰場感覺,茫茫瀚海、漫天黃沙之中,精準捕捉敵蹤的能力,不是一般人學得來的。所以,霍去病雖然更牛,卻不足為法。換個人照小霍那麼個打法,非全軍覆沒不可。

但像趙充國那樣算賬,理論上是誰都可以的,區別在於有沒有這個意識,算不算得明白而已。

除此之外,趙充國「常以遠斥候為務,行必為戰備,止必堅營壘,尤能持重,愛士卒,先計而後戰」——這簡直是冷兵器時代戰備教科書,這幾條做全了,即便對手是小霍、岳飛,也不見得就輸。

關卓凡以為,《漢書》收錄的,趙充國就屯田一事上的三個奏章,是中國軍事史上最重要的文獻之一,完全可以比肩《孫子兵法》、《紀效新書》等經典,可惜,原時空的論者,大大地疏忽掉了。

左宗棠講得興起,從趙翁孫講到班定遠,從兩漢講到隋唐,然後大談本朝事迹,聖祖三征准格爾,高宗「十大武功」之平準、平回,等等。到了後來,連關卓凡都插不進嘴去,整間屋子,就聽左宗棠一個人高談闊論,猶如「演講」。他中氣又足,嗓門又大,幾個大軍機,聽得腦仁都疼了。

最後,左宗棠終於耐不住,老脾氣發作,開始大罵李鴻章和淮軍。

關卓凡精神一振,心想,左宗棠的這個「愛好」,野史軼聞流傳一百幾十年,原來是真的耶!

其餘幾人,恭王含笑不言,寶鋆和關卓凡一樣,是大有興味的意思,曹毓瑛、許庚身兩個,算是後輩,不好說什麼,只有文祥厚道持重,愈聽愈覺不妥。這個場合畢竟軍機全班都在,有商議政事的意味,不是純粹的朋友私晤,左宗棠攻擊李鴻章過甚,傳出去,有人會以為朝廷在左、李之間,有所軒輊。

於是瞅個空子,文祥笑著向左宗棠說道:「季翁,我猜你明天一早,必是要去拜會潘伯寅的。」

左宗棠一怔,隨即哈哈大笑,說道:「是,我要好好謝一謝潘伯寅那句,『國家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

恭王和關卓凡兩人,微微交換了個眼色。

文祥微笑說道:「潘伯寅酷嗜金石,陝西地面,頗富此物,季翁此次西征,如果能夠給潘伯寅帶回幾件碑版鼎盂,所謂『寶劍贈英雄』,必是佳話一段。」

左宗棠眼睛一亮,說道:「博翁見教的是!」

文祥這麼打了一番岔,終於把左宗棠罵李鴻章的話頭止住了。

宴罷茶敘之後,夜色已濃,先送了左宗棠走,然後客人們紛紛告辭。這頓晚飯,是恭王府廚下精心整治的滿漢全席,但幾位客人沒有一位真正吃飽了,都是「聽飽」的。回到家裡,各人還要再尋充饑之物。

「左季高話當飯」,雖令人哭笑不得,倒也成了一件官場軼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