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星條旗之殤 第五十五章 第一個戰略目標

南軍士兵見網到一條大魚,猶如貓兒見了腥,眼睛放光,紛紛喝令麥克弗森投降。

麥克弗森誤入敵陣,倒也不驚慌,脫下軍帽,輕輕一揚,微微一躬,調轉馬頭,向北軍戰陣方向跑去。

南軍士兵愣了片刻,醒過神來,亂槍齊發,麥克弗森一頭栽下馬來。

南軍上下心胸大暢,你炸死我們一個浦克主教,我幹掉你們一個麥克弗森,兩清了!

賽奇威克的記錄沒幾天就被打破了,麥克弗森和賽奇威克都是少將,但麥克弗森是軍團長,賽奇威克只是軍長。

而且,亞特蘭大戰役這才開打幾天啊。

麥克弗森年僅三十五歲,儀錶出眾,古道熱腸,聰慧機變,極善治軍,算得上待兵如子,是謝爾曼最喜愛的部下。謝爾曼曾經預言:「這傢伙將來會功蓋格蘭特和我本人。」

謝爾曼親手將一面國旗覆蓋在麥克弗森的遺體上,從所未見地淚如雨下。

但這個意外的打擊沒有叫謝爾曼因沮喪或暴躁失常,反而一下子激得他渾身上下、由內而外煥發振奮,精神灼灼。

克伯·卡格斯將軍回憶:「謝爾曼有一種接大任不驚、遇大險不亂的特別素質。在那天激烈的戰鬥中,當麥克弗森在亞特蘭大陣前身亡之際,他身上所有的怪癖一下子蕩然無存。他的思路似乎從未如此清晰,他的信心從未如此堅定,他的精神從未如此鼓舞人心。」

謝爾曼派綽號「黑傑克」的約翰·洛根接替麥克弗森留下的孟菲斯軍團長之職。

約翰·洛根重新調整了幾支部隊的部署。然後發動反擊。「黑傑克」騎著馬在陣前來回往返,激勵士氣。他喊道:「為麥克弗森報仇,夥計們,為麥克弗森報仇!」

北軍熱血沸騰,不到三十分鐘,南軍的防線即被攻破。

西翼南軍不得不撤回城內。

東翼南軍出城之後,鬼鬼祟祟繞了一個大圈,出現在北軍左後方。

關卓凡接報,微笑:跟我來這一套?

查塔努加戰役後。關卓凡的作戰指導思想已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查塔努加戰役是軒軍入美第一次大規模作戰,只許勝不許敗,不然一口氣提不上來,以後的仗也不用打了;同時,查塔努加戰役也是關卓凡第一次指揮的真正的近代化作戰,除了歷史書上的記錄,沒有任何其他經驗。不敢玩也玩不出什麼花樣。

所以,不計代價,不顧傷亡,再硬的骨頭,崩掉了牙也得生啃下來。

查塔努加戰役後,底氣有了。再這麼打就不幹了。一來畢竟只是履行國際義務,不是打生死冤家,犯不著把自己的老底搭進去;二來,關卓凡比同時代的絕大多數人都明白,在線膛槍和塹壕面前。排隊槍斃必須淘汰了。

因此,從查塔努加南下亞特蘭大這一路。面對約翰斯頓的堅固工事,關卓凡沒打過一次正面強攻的仗。每一仗都因地制宜,採取了不同的打法,這些打法看上去各不相同,但萬變不離其宗,說到底兩個字:迂迴。

兜大圈子到敵軍側後翼固然是叫「迂迴」,切斷敵軍的後勤補給、戰壕前伸、散兵戰術、夜襲,也算某種意義上的「迂迴」,出發點都是最大限度避開敵軍的密集火力、最大限度減少己方的傷亡,盡最大可能在敵軍最薄弱的部位上插刀子。

而同時代的基本的作戰思想,還是「看誰的火力更強,看誰更能抗」。

對敵軍玩「迂迴」,自然也得防著敵軍對你「迂迴」。

軒軍布陣,是「立體」的,而不是「線性」的。左右側後翼永遠布置防守部隊。在全軍進行移動的過程中也不改變這一基本格局。

這種移動,不僅僅指部隊的行軍,也包括陣地的轉移、塹壕的延伸、炮位的變化、後勤的調整,是一個「整體」的概念。

全軍各部,永遠保持一個相互呼應、隨時可以互相支援的態勢,除了騎兵,非特殊任務,盡量不遣孤軍在外。

因此,左路軍對側翼的防護遠比右路軍嚴密,伊克桑帶的軒軍暫編第三師已經在全軍左側布防,昆布蘭軍團一部作為預備隊隨時準備增援。

這是暫編第三師第一次以完整編製獨立作戰,也是黑白士兵第一次真正聯合作戰,效果如何,戰前關卓凡心裡多少是有點不踏實的,但凡事總要邁出第一步。

效果不壞。配合尚算默契,至少沒發生什麼白人士兵向黑人士兵開槍的事件。

多爾頓戰役,關卓凡特意把兩個黑人團挑出來,配給軒軍第一師一起行動,就是要給黑人團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而黑人團很好地把握了這個機會。

暫編第三師的白人團里當然也有種族主義者,但人心都是肉長的,事實勝於雄辯,大多數白人士兵對黑人團在多爾頓戰役中的表現還是服氣的。左路軍中,關於「黑人打不了仗」甚至「黑人拿到槍就會造反」的言論一下子就幾乎聽不見了。

南軍反覆沖了幾次,沖不破暫編第三師的防線,只好退了下去,昆布蘭軍團的預備隊根本沒派上用場。

南軍休整了一陣子,重整隊形,轉到東翼北軍正面,又發起了進攻。

關卓凡想胡德此人還真是榆木疙瘩腦袋一個,側翼你都打不下來,正面你打得下來?

正面布陣的是軒軍第二師和第一師的洋一團、克字團,還有昆布蘭軍團一部。

軒軍第一師的德字團、魁字團被派去照應負責切斷鐵路線的騎兵師。

結果沒有任何懸念,南軍最終敗回亞特蘭大,北軍陣前又是一地的南軍屍體。

而且,南軍亞特蘭大東翼的這次失敗,使他們無力為向東的鐵路線提供更多的防護,軒軍騎兵師成功切斷了亞特蘭大東至奧古斯塔的鐵路線。

在鐵路線和亞特蘭大之間結陣的德字團、魁字團沒打什麼像樣的仗。

因此,軒軍騎兵師異常從容,對鐵路的破壞就異常徹底。

鐵軌是非常沉重和堅硬的物件,帶是帶不走的,也很難予以實質性的損壞,因此當時軍隊作戰,所謂切斷鐵路線,就是把鐵軌、枕木拆下來往邊上一扔了事,特別是敵軍援兵隨時會到、時間倉促的情況下。

但這麼做留下一個很大的弊端,敵軍工兵修復被截斷的鐵路的時候,用回這些鐵軌、枕木就行,大大減輕了修復的難度,增加了修復效率。

軒軍騎兵在謝爾曼部的工兵的指導下,將拆下來的枕木和鐵軌綁在一起,點火焚燒,枕木固然化為灰燼,鐵軌也被燒得通紅,變軟了的鐵軌被輕易扭成各種麻花,有的士兵別出心裁,將麵條一般的鐵軌纏到樹上或電線杆上,冷卻之後,別說恢複原形,就算拆下來都不容易。

南方工業能力有限,倉促之間生產不出足夠數量的鐵軌,這就保證了短時間內,南軍無法修通斷線,從而真正完成對相關鐵路線的「切斷」。

左路軍實現了第一個重大的戰略目標。

南軍撤退的時候,北軍乘勢掩殺,突破了亞特蘭大東翼的第一道防線,北軍的炮兵陣地得以前伸,炮彈可以打進亞特蘭大城內了。

亞特蘭大人的噩夢開始了。

亞特蘭大人第一次聽到炮聲是肯納索山戰役的時候。隱隱約約的、沉悶的,好像孟夏時節大雨正在醞釀時,還遠在天邊的雷聲。城裡的人們真正聽到了戰爭的聲音,真正感覺到了戰爭正在向自己逼近,而且,近在咫尺。

人們的心提起來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