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星條旗之殤 第三十七章 你沒有錯

記者們大嘩,最強烈譴責這種粗暴踐踏新聞自由的瘋狂行徑,並推舉代表,找到關總司令,要求西部戰區收回成命。

關總司令對記者們的遭遇深表同情,但遺憾的是:愛莫能助。

因為:「我和謝爾曼將軍是有分工的,新聞宣傳這一塊,他管。軍隊的事情,呃,你們懂得。」

另外,「據我所知,謝爾曼將軍的命令直接下到了憲兵團,憲兵已經受命行動,軍令如山,呃,你們也懂得。」

最後,「好漢不吃眼前虧,來日徐圖吧。」

記者們只好一邊對謝爾曼破口大罵,一邊收拾行裝。

謝爾曼願意唱這個黑臉,是有原因的。

和關卓凡、格蘭特不同,謝爾曼沒有政治上的企圖,他只對軍事感興趣,輿論民意什麼的對他一錢不值。更重要的是,關卓凡是外國人,格蘭特出身低微,謝爾曼家族卻是地道的美利堅政治豪門,樹大根深,自己也是典型的太子黨脾氣,根本不在乎有幾個蒼蠅嗡嗡叫幾聲。

謝爾曼家族發達於羅傑·謝爾曼,美國開國元勛之一,其母是英王愛德華一世的後人,在北美殖民地算地道的貴族。謝爾曼家族和出了兩任總統的亞當斯家族世代通婚,枝連葉蔓,勢力遍布整個美國。再往前推,謝爾曼家族和後世的丘吉爾家族、布希家族有著同一個祖先亨利·謝爾曼,說是全球最大政治豪門也不為過。

到了威廉·謝爾曼這兒,老爸是俄亥俄州最高法院大法官,雖然死得早,年少的謝爾曼兄弟被迫分居,但家族的人情脈絡都在,謝爾曼的養父尤英是美國第一任內政部長和參議員,弟弟約翰·謝爾曼是現任的眾議院籌款委員會主席,日後更加做到了國務卿。

前文說過。戰前謝爾曼混得也挺蹉跎的,但和格蘭特那種做小生意賠光本錢的性質完全不一樣。謝爾曼是先做銀行家再做律師,只是發現自己都不是那塊料,最後當了大學校長,才算適得其所。

這種履歷,格蘭特只能望著流口水。

因此,謝爾曼既願意也有這個底氣替關卓凡出這個頭。處理掉全美國的記者。

還有,現在是戰爭時期,只要你能打勝仗,記者們不論在報紙上罵得多厲害,總統和國會都會裝看不見的。

整個世界清靜了。

處理完這一攤子麻煩事,關卓凡來到了婉兒的卧室門口。輕輕地敲了敲門。

裡面傳出微弱而顫抖的聲音:「請進……」

關卓凡推開房門,坐在床邊的婉兒站了起來,滿臉驚恐,眼睛已經哭得又紅又腫。

看見關卓凡,婉兒又「哇」地一聲哭了出來:「老爺,我錯了……」

關卓凡那顆堅硬的心被刺痛了。

他走過去,拉著婉兒的手。一起坐在床邊,然後用最溫柔也是最堅定的語氣對她說:你沒有任何錯。

你看這些玫瑰花,生得多好看啊,可是終有一天它們會凋謝,會零落成塵。

咱們人也一樣,終有死去的那一天。

明天走上戰場,不知道哪一顆子彈就會把我打死——但是,我還是得走上戰場啊。因為,這是我應該做、必須做的事情。

那兩個年輕人,也做了他們認為自己應該做、必須做的事情。

僅此而已。

婉兒撲在關卓凡的懷中,哭得聲嘶力竭。

摟著這個柔軟的、嬌小的胴體,慢慢地,關卓凡覺得自己的心和身體都開始變熱了。

他警告自己,不可以。不可以。

懷裡的哭聲終於漸漸低了下去,小小的胴體的溫度卻一點點高了起來。

關卓凡繼續警告自己,不可以,這個時候。不可以。

兩個人就這麼摟著,坐著。

夜未央。

西部戰區全力備戰。

格蘭特、關卓凡、謝爾曼商定,這一次東、兩線同時發起進攻。

以前沒有統一的協調,東邊打東邊的,西邊打西邊的,各不相干。結果常常是東邊開打,西邊休息,或者倒過來,西邊開打,東邊休息。南軍因此得以東西互相支持,東邊開打了就把西邊的部隊調到東邊去——反正西邊沒事;西邊開打了就把東邊的部隊調到西邊去——查塔努加戰役朗斯特里特部就是這麼個情況,反正那個時候東邊沒事。南軍兵力不足的劣勢便相當程度上被抵消了,北軍的兵力充裕的優勢難以得到完全發揮。

這一次,必使南軍東西不能相顧,而且,一經發動,便不停止,再不給南軍任何喘息的機會,直到邦聯徹底崩潰,舉手投降為止。

為此,在後勤軍需方面,關卓凡向華盛頓提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要求:必須為西部戰區南下的兩支大軍備足六個月的器械糧草。

確實,從來沒有一支聯邦軍隊提出過這樣的要求——三個月就是極限了;但在此之前,也從來沒有一支美國軍隊,深入敵境,連續運動幾千英里的。

關卓凡可不打算「因糧於敵」。

不是不願燒殺搶掠——北軍此次南下本來就是去做拆遷隊的,而是不能把時間精力浪費在找吃的、穿的上面,影響了拆遷的進度。美國北方既然工業能力強大,就要充分利用。

原則就是:不再需要二次補給。

對關卓凡的這個要求,謝爾曼舉雙手贊成——謝部本來就特別重視後勤。謝爾曼還加上一條:補給不完全到位,絕不出兵。

林肯總統親自批示戰爭部和軍械部:全力滿足西部戰區的所有要求。

軍械部還是很給力的,斯潘塞連珠槍的新貨、備件和彈藥已經全部到位。撞針步槍方面,雖然歐洲新下的訂單趕不及亞特蘭大戰役,但軍械部自行山寨出合用的彈藥——當然槍支本身暫時還生產不了,經西部戰區試用,達到了歐洲同款彈藥性能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可以投入實戰,基本不影響戰鬥力。

關卓凡正在和桌子上的一大疊物資分配表一張張地較勁,戰區總軍需官德雷德·史密斯准將進來報告:戰爭部發來的一批物資有一點狀況,我們和華盛頓方面的人員交涉不下來,是否請總司令移步現場一觀。

關卓凡吩咐圖林帶上一隊近衛團的衛兵,和史密斯一起打馬來到了火車站。

跳下坐騎,進入棧場,迎面幾個戰爭部軍需處的人迎了上來。為首一個高大肥壯,滿面堆笑,上唇打理的油光水滑的小鬍子神氣地兩頭翹起。此人是戰爭部軍需處的副處長約翰·麥克道爾,戰爭部西部戰區軍需供應的主要負責人之一,軍銜上校。

麥克道爾給關卓凡敬禮,關卓凡微笑還禮,然後一起走進貨棧。

「有一點狀況」的是一批鞋子,確實「有狀況」——不分左右腳。

關卓凡隱約記得歷史上的美國內戰打到後來,物資消耗過甚,生產不及,南北雙方出現了這種情況:南軍士兵大多沒有鞋子穿,打赤腳行軍作戰,北軍有一部分鞋子不分左右腳,靠士兵自己穿久了把它撐出「左右腳」來。

怎麼,已經到了這個時候了嗎?

平心而論,戰爭部軍需處的工作還是過得去的,大部分的物資已經到位,換一支同等人數的部隊,後勤補給早就足額了,但關卓凡要的實在太多。

麥克道爾用的也是這個理由,說工廠實在是生產不及,這種鞋子,其他部隊都在用,挺好穿的,很快就能適應。

而且,關總司令用兵如神,恐怕這批鞋子還沒派上用場,戰爭就結束啦。

說完,自己先呵呵地笑了起來,唇上的小鬍子歡快地顫抖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