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忌稱王,不過齋、沐、壇、祭四個步驟,只是每個步驟的繁瑣程度各有不同。如今吳國未定,慶忌在城外登基稱王,整個典禮過程已經大大減縮,即便如此,仍是極為複雜。
登壇受封,應有先王遺詔,這一步,省了。諸侯登基,應有周天子冊封,但是吳國自慶忌太祖父壽夢時便已僭越稱王,與周天子平起平坐,周天子不可能派使節到吳國冊封,這一步也省了。
一大早,任若惜、季孫小蠻、叔孫搖光便出現在他的面前。其實自昨晚聽說慶忌遇刺,三人就心驚膽戰地趕了過來,任若惜還帶來了任家精製的軟甲,這是兩層皮甲,中間輔以五金軟絲的貼身甲胄,造價昂貴,不能大量製造,但是造出幾副精品專給貴人享用卻是可以的。
這副護身軟甲如今已被三人強迫著讓慶忌穿在身上。當著叔孫搖光和季孫小蠻的面,慶忌和任若惜不便說些什麼,但是有情人相見,言行神態總有些異樣。慶忌還好一些,一身帶孝如雨後梨花似的任若惜,掩飾的功夫卻不那麼高明。
叔孫搖光察覺二人神色有異,心中也已有所了悟,但任家軍不止目前對慶忌幫助甚大,慶忌得到整個吳國之後,要想穩定江山基業,也需要多些像任家這樣的世族豪門支持。何況慶忌一旦登基稱王,一國之主的嬪妃又豈會少了?她有家族與慶忌訂下的婚約,自己的身份地位有了保障,雖說心中有點吃味。卻也得表現大度一些,沒有明白表示出來。
至於季孫小蠻,雖說私下裡曾揪住慶忌耳朵大發嬌嗔,逼問他和任若惜之間有何姦情,但她本就看不慣叔孫搖光處處以慶忌准夫人身份壓她的舉動,如今多個競爭對手,對叔孫搖光的威脅要比對她大得多,其實她倒是樂見其成的。再被慶忌一番反攻,把她摟在懷裡恣意愛撫一番,上下其手,唇舌深入。氣勢洶洶興兵討伐的季孫小蠻立時丟盔卸甲,嬌喘吁吁,最後釵橫鬢亂,滿面羞紅地自他腿上掙出來逃出帳去。
季孫小蠻回頭仔細一想,不曾為難了慶忌,反被他佔了自己不少便宜,不禁大為泄氣。泄氣是泄氣。小妮子又覺得被他摟在懷裡的成人遊戲頗為甜蜜,是以一會兒杏眼圓睜憤憤不平,一會兒又手托下巴羞澀甜笑,把不知就裡的叔孫搖光和任若惜看得莫名其妙。
今日慶忌登基,這是無比隆重的大日子,三個女孩兒雖私下各懷心機,在這種重大時刻卻沒有一個表現出來。她們自發地扮了慶忌身邊的侍女,幫助他穿戴打扮。那些複雜的君王服飾,穿越起來十分繁瑣。這裡沒有宮中專司服侍穿戴的宮女,尋常侍婢又不懂帝王衣冠,也只有她們三個才能勝任。
吳王與周天子同,稱王爵,禮服極為繁複,中單、大裘、玄衣、裳、王冕,里里外外好幾套衣裳,即黃赤色,玄即青黑色,玄與象徵天與地的色彩,上衣繪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章花紋,下裳綉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花紋,共十二章。
當時最盛大的典禮,公卿大王都要戴冕冠。也就是後世歷史電影上常見的帶珠簾的頂冠。那時並不是帝王的專利,公卿大夫最隆重的頂冠也是這副模樣。只是冕冠上的琉珠串數和珠子多少不同。
慶忌稱王,祀天禱地,是為最高禮節,因此袞冕用12串玉旒,每串12顆玉珠。掩余、燭庸是王公,用九珠九旒,孫武、梁虎子、荊林等人為公卿,按官位高低戴6旒、4旒、2旒以下各有不同,自三公以下的公卿只用前旒,沒有後旒。衣服上也依官階遞減花紋,掩余、燭庸衣上不繪日月,其餘與慶忌相同,再往下不繪日月與星辰和山,依次遞減,如此大典,雖在軍中,這些禮制細節絲毫不敢馬虎。
慶忌登壇受封,左右應陳列國寶,如今吳國寶物盡在姑蘇,又不能拿出諸國賀禮充作吳國國寶,本來要顯得寒酸一些,可是東夷女王送來的巨龍骨骸彌補了這一缺點。那巨龍骨骸化石可沒有生物學家趕來指導他們搭起一副恐龍骨架,軍中士卒按照自己的想像,在壇前掘挖祭祀深坑,然後把一根根巨大的龍骨按照王旗上的五爪金龍模樣擺開來,諸國觀禮使者站在王壇階上看了如此龐然大物,不由為之心驚。
慶忌登壇,受玉璽、王旗、黃冊、地圖,等等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象徵的器物,于吉時禱天告地,獻三牲於天地,於青銅鼎內燃起燔木,香煙升起,上達於天,在術士禱舞指引之下,以裎祭之法祭拜日月、風雷、四時;以「望」祭之法遙拜託四方山川河流;
繼而敬拜神龍、焚香埋葬神龍骨骸;祭拜祖先、父王,獻祭當今吳國大司馬專毅的人頭,以告亡父在天之靈。這每一祭,都有不同的禱辭,這些禱辭盡皆出自叔孫搖光之手,為了引經據典,寫下這些禱辭,她可是幾日扶案不睡了。可是眼看著心上人登上黃土高壇,身著王服祭告天下,她的心裡可是比蜜都甜,就算再辛苦些,也不覺得甚麼了。
慶忌自登壇的那一刻起,季孫小蠻的目光便滴溜溜地在他身上亂轉。這些日子的軍旅生涯,讓他的面上多了幾分沉穩,目光多了幾分深遽,再加上王袍加身,更是隱然有了幾分王者氣象,看得季孫小蠻不禁有點目醉神迷,投向慶忌的目光便有了幾分現代追星族的狂熱,再念及這些日子來的親熱舉止,一顆心更是不由得飄飄然,暈陶陶。
台上的慶忌留了短髭,與一年前相比。更多了幾分成熟,台下的任若惜雖面上保持著平靜,可一雙妙目還是忍不住在慶忌身上游移。這個男人,終於走到了復國的這一天,目前姑蘇城雖還未攻下,越國與夫概的外患也尚未剪除,但她相信,這些對這個男人來說,不會是太大的難事。
回首這一年多來兩人的命運交集,在似有情與若無意之間,命運似乎早已註定。想起他曾說的那句豪語:我慶忌若能得國。必納你為妃。如今世事更迭,不論是自己的心,還是自己的家族命運,都把她推到了這個男人的身邊,可他身邊,已經有了兩個如花少女,自投入慶忌帳下。他和自己從未私下談話,看那若即若離的態度,可是惱恨我任家直到事態即將明朗才做出選擇么?想到這裡,任慶惜不由得黯然一嘆。
慶忌依序祭拜神明、祖先完畢,便登上王座,接受群臣朝拜、諸國使節朝賀,然後儀仗上前舞蹈,先武后文,以示武力得天下,文治得太平。文舞,武舞,象徵文治、武功兩種統治方略,樂曲聲中,以鑰、翟、鷺、為飾的文舞登場,象徵文德。
文舞之後,繼由武士手持干、戈、戚、揚、弓、矢登場起舞,象徵武功。一個舞蹈姿勢代表一個字,歌生唱一個字,樂生奏一個韻,舞生跳一個動作,每一獻禮32個舞姿,三獻禮96個舞姿,每一個舞姿展現,都猶如一副優美的群雕圖。
這一幕看在失國久矣的東夷使節眼中自然是大開眼界。那位玄鳥姑娘看的是津津有味。慶忌偷空瞄了她一眼,只見這位姑娘不時探手入懷。然後摸摸嘴唇,那紅唇便一陣嚅動,竟似在吃什麼零食。饒是慶忌身懷後世人的記憶,對這典禮並不十分敬畏,也不禁看的然冒汗。
待諸般禮儀已畢,眾文武、來使便幕天席地而坐,新王登基的盛宴便開始了。四方儀仗武士仍然林立不動,各個方陣之間,大鑊下烈火熊熊,煮著牛羊豬肉。搭起的涼蓬下,廚師滿頭大汗地準備著各色食物。
有從小在魯膾居長大的季孫小蠻居中指揮,這些臨時充當大廚的軍中伙夫倒也有條不紊。尤其是軍中登基,一切從簡,食物品色本來有限,但是季孫小蠻臨時培訓,搞了許多新式菜樣,於傳統的烹煮鹵醬的菜式之外搞了許多煎炒烹炸的新菜式,以此彌補了登基宴會的不足,至少在那諸國使節看來,不覺寒酸,反覺氣象一新。
及至上菜,就輪到任若惜幫忙了。須知莊重盛大的飲宴,上菜、布菜都有許多規矩,帶骨的菜肴放在主位的左邊,切的純肉放在右邊。飯食靠在食者左方,羹湯則放在右方。切細地和燒烤的肉類放遠些,醋和醬類放近些。蒸蔥等佐料放在旁邊。酒漿等飲料和羹湯放在同一方向。更細緻的講究處,如果有干肉牛脯等,彎曲的放在左邊,挺直的放在右邊。試想慶忌軍中都是武夫,哪怕訓練十天,誰能記的住這麼些規矩,若讓他們上菜,這酒宴必然混亂不堪,貽笑天下,這莊嚴的登基大典也變成了一出鬧刷。
任家家大業大,貴不可言,家中自有許多仆佣侍候,如今任氏造反,這些私奴家僕盡在軍中。他們是懂得這些繁瑣規矩的,由他們來上菜,便做的井井有條,從容不迫,看得各國使節嘖嘖稱奇,不知在城外倉促登基的慶忌從哪裡找來這麼多訓練有素的仆佣侍候,對他一統吳國,更增添了幾分信心。
「諸位使節遠道來賀,盛意拳拳,寡人敬諸位特使一杯,聊表謝意。願我吳國,與貴使諸國,守望相助,永為友好!」慶忌手捧青銅爵,朗聲說道。
主人勸進,是為獻禮,諸國使節紛紛舉杯應和,慶忌走到東夷使者席前時,那位玄鳥姑娘興緻勃勃地站起來,似乎想與慶忌碰杯,把慶忌嚇了一跳,連忙在她面前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急轉身。
玄鳥在他身後嘖嘖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