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初登大寶 第106章 紅袖侍酒

柳榆槐樟,沿著溪水錯落生長。因為這幾日剛剛下過大雨,山中洪水瀉過的痕迹十分明顯,一些老樹挨著河水的樹根虯結裸露在外面,落水乾涸的河道上散落著一些枯樹榦。

一株垂楊柳下,斜斜的是一塊大青石,石下匯成一方湍旋清澈的河水,大約一人多深,四丈方圓。左邊山坡上就是左哨營五百親軍建起的營房,山道下是高老莊,從這兒可以俯瞰整個村莊,看清自己家園中的院落亭台。

進入六月中旬,天氣炎熱,鄉村環境雖然清靜幽雅,可是知了晝夜聒噪不休,叫人難以入睡。此時,一張香妃竹榻就搭在小河邊上,楊凌跟老太爺似的躺在竹榻上,斑駁的陽光灑在他的身上,讓人昏昏欲睡。

他的雙手雙腳都纏著白布,一根魚竿兒矗在他的身前,魚漂兒在水面上輕輕地打著晃兒,魚兒早脫了釣,卻無人去換上魚餌。

從京師回來已經十天了,楊凌被夾棍拶指弄得血肉模糊的手腳在女神醫高文心的精心侍候下早好的七七八八的了,可是韓幼娘、玉堂春幾人不敢大意,見他腕上足踝嫩肉初生,怕磨破了皮兒,仍然縛著厚布好生將養。

身下這湘妃竹榻是嚴嵩贈送的禮品,嚴家在地方上算是個小地主,進了京城可就排不上字型大小了,既送不得大禮,乾脆送些應時的雅物,倒挺合楊凌的心思。

楊凌對帝陵取回的土壤為何沒有破綻,一直心下存疑,嚴嵩拜訪時他也曾旁敲側擊地試探了一下,嚴嵩心裡一直以為成國公和王守仁才是奉旨作弊的人,說不定楊凌也知道真相,所以倒不敢據功自有,更不敢說出實情。

可是他既以為自己窺破了其中秘密,又心癢難搔,生怕人家不知道他也是助了把力的,所以言語間不免透露出些許消息,楊凌聽出是成國公、王守仁和嚴嵩三人聯手助他渡過難關,心中的感激自然難以言喻。

回來這兒日,錦衣衛錢寧、於永,神機營三司官佐、內宮衙門劉瑾、馬永成等這些有交情、有關係的人大多親來探望,走不開的也託了人送來厚禮。

這些人出手何止千金,楊凌挨了頓打,上了趟菜市口表演了一通清官秀,忠臣名譽遍傳民間,還賺得缽滿盆溢,戴義、李鐸、倪謙幾人可沒得比,不但比不了,他們還得買了禮物也上門來探望楊凌,到此情形他們也知道能夠免死九成九是賴著楊凌,這個探望自是謝恩成,只是彼此都心照不宣罷了。

楊凌曾任職東宮侍讀,歸屬詹士府管轄,所以詹士府也禮節性地派人前來問候了一下,楊凌如今是帝前寵臣,炙手可熱,詹士府也不敢怠慢了,竟然派來一位翰林學士慰問。

楊凌是宣府最年輕的秀才,十六歲就得了功名。詹士府派來的這位更不含糊,這位正德帝的侍講學士名叫楊廷和,十二歲時就是名滿巴蜀的神童,由學政特批跳過童生、秀才直接考上舉人,十九歲中進士,二十歲入翰林,那一溜兒輝煌,楊凌的學歷跟人家一比,可真是米粒光華與日月爭輝了。

好在這位年近五旬的楊學士為人很隨和,平素說話也絕不因為自己飽讀詩書就開口閉口的充滿酸腐氣,兩人一番攀談,楊凌對這位侍講大學士頓生好感。

楊廷和本來只是礙於皇帝的面子,才受了詹士府差遣前來看望,對這位秀才出身、火箭般串升起來的帝前寵兒,他心中也是不以為然的。

可是一經攀談,楊廷和發覺這位秀才說話雖然雜亂無章,對於種種事務的看法沒有一個系統的觀念,但是每每口出奇語,必一言中的,或能道出其中厲害,若能舉出解決之法,雖然有些奇思妙想過於激進,未必適合朝廷採用,但是這種超人一等的見識就是許多飽讀詩書的宿儒也想不出來,有時漫不經心的一句話,細細想來竟是大有道理,楊廷和不禁對他刮目相看,頓時收了怠慢之心。

幸好楊凌不知道這位本家的赫赫威名,與他攀談時想起點什麼才無所顧忌地放膽直言。他的學問雖比不得楊廷和,可是偶爾隨意一句話,有可能就是後世有識之士觀諸歷史後總結作下的結論,他這時說出來,在楊廷和眼中,自然覺得此人頗有遠見,見識不凡。

這就像一個頑童和一個武林高手,頑童無意間的一句話,一個舉動,恰好蘊含了什麼至理在裡面,他自己雖茫然不知,可是看在行家眼裡,卻是大受啟發。

楊凌說的那些不成系統的錯錯落落的觀點、見識,楊廷和可不敢以為這些發人深省、前所未聞的話楊凌本人也不知就裡,還道人家是不肯深談。

但他學問何等深厚,只消受此啟發,結和他的學識和經驗,自然推演衍化出真正可以施之於朝政的舉措,這一來楊廷和可不敢當他是不學無術之輩了,還道此人深藏不露,不由對他肅然起敬。

楊大學士倒不忌才,回去後提及楊凌,頗多讚譽。楊廷和在翰林院中是極有威望的才子,有他一句贊語,再加上那個新晉的翰林嚴嵩沒命地吹捧,原本對於楊凌越級高升,比他們苦讀多年還在翰林院熬年頭混日子感覺不滿的翰林們可不敢太張狂了,原本經常公開斥責楊凌秀才出身、難稱大任的馬上少得多了,這樁好處倒是楊凌始料未及。

李鐸戴義等人其實第二天來看了楊凌後便趕回泰陵去了,倒不是他們傷勢好的比楊凌更快,而是現在他們巴不得當初被洪鐘打的再狠一點,如果他們被抬回泰陵督工,才顯出他們對朝廷的忠誠呢。

楊凌這回也學了個乖巧,不敢再怠慢公事貽人口實,本想跟著趕回泰陵去,戴義卻以為他是「放心」不下那位誣告他的王三少爺,急忙地拍胸脯、表忠心,一副「我辦事你放心」的模樣。

可他一臉的奸笑,楊凌可不想和王瓊解下不解之仇,看了他模樣反而更不放心了。恰在這時,當今正德皇帝的恩旨到了,正德皇帝這道旨意,先把弘治帝送給楊凌的那副懸崖勁松圖送了回來。

估計正德皇帝也知道怎麼比他也比不過先帝的繪畫水平,所以那畫上他也沒敢胡亂塗抹,填首詞加句詩什麼的,不過他卻加蓋了一方大印。比字畫比不過老爹,那就比誰的印太好了,正德那方印,跟玉璽差不多大小,挺好一副山水畫,上邊通紅一個四四方方大印,怎麼瞧怎麼不倫不類。

正德旨意上誥封了韓幼娘為三品誥命夫人,囑咐楊凌好好養傷,在家中靜候旨意安排,楊凌本來就不是真心想去修墳,這一來就順理成章留在家裡享福了。

迎來送往的忙了幾日,今兒消停了,楊凌就叫人搬了竹榻,和幼娘到這山澗溪水旁乘涼釣魚。韓幼娘見相公有了倦意,輕輕將溫潤柔軟的小手從他手中抽了出來,拉過一旁柔滑的薄衿替相公搭在腰間,然後踮著腳尖兒悄悄地走開了。

她這一動,只是略有倦意的楊凌就醒了,楊凌眯著眼,悄悄張開條縫兒看著幼娘,只見韓幼娘躡手躡腳走開了些才恢複了身形,她站在一棵樹下轉了兩圈兒,仰著臉兒打量一番,又鬼鬼祟祟地扭過頭看了眼楊凌。

楊凌好奇心起,不知道幼娘要幹什麼,一見她扭頭,忙閉了眼裝睡。韓幼娘見楊凌睡熟了,又四下張望幾眼,然後飛快地拉起裙裾塞在腰間,挽起兩隻袖子,往掌心裡淬了口唾沫,雙手一攀樹榦,雙手交替攀援,迅捷得像只靈猴兒,俏臀左晃右晃的,刷刷地攀上了高高的樹榦。

楊凌吃了一驚,本來還怕韓幼娘摔下來,可是看到她這麼矯健的身手,不禁大為嘆服,韓幼娘站在樹榦上神色間很是欣然,好像很久不曾玩過這遊戲似的。

這是一棵有些年頭的老桃樹,下邊的枝幹被樵夫已經砍去,只留下些尖銳的枝權,樹冠茂盛的葉子里掩藏著許多核桃大小茸毛未褪的青桃。

韓幼娘踮著腳尖摘了些下來,從懷中掏出一方手帕包好,又揣回懷中爬下樹來,跑到河邊將青桃拿出來在河水裡洗凈了,拿起一個來喀嚓咬了一口,也不管那桃子是否酸澀,吃的津津有味兒。

楊凌悄悄站起來,慢慢走了過去,他的腳腕上纏著厚厚的布帶,不是那麼靈活,一不小心踩在一塊石頭上,嘩啦一聲,把剛剛從河邊站起來的韓幼娘嚇了一跳,她身子一跳,一腳踏進了河裡。

等她忙不迭地把腳拔出來,扭頭瞧見相公笑吟吟地站在身邊,不禁尷尬地站在那兒,縮著腦袋像個等著挨訓的孩子,小嘴裡還露著一角泛著清澀香氣的桃子。

楊凌瞧見韓幼娘裙裾扎在腰帶上,一隻繡花鞋水淋淋的,左手用手帕兜著六七個小青桃,右手拿著個啃了一半的,微黑俊俏的臉蛋兒紅撲撲的,俏挺的鼻尖上還掛著兩顆細密的汗珠,就那麼傻傻地站在那兒,不禁撲哧一笑,說道:「我的三品誥命夫人,在做什麼壞事?」

韓幼娘一向溫婉賢惠,楊凌都幾乎忘記了她的年齡,瞧她現在這副模樣,才想起她是個從小在山裡野慣了的孩子,說到底如今不過才十六歲而已,正是貪玩愛瘋的年紀,卻已相夫持家,扮作人婦了,也虧得她能忍了這麼久。

見韓幼娘憨態可掬地站在那兒,難得露出副傻傻的表情,楊凌笑嘻嘻地替她把裙擺拉下來,拂開她腮旁的髮絲,溫柔地道:「喜歡吃青澀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