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2005/04/16

媽已經展開了第四次的化療。終於。

在醫生告訴我們,媽最新的血液報告一切正常後,我們都鬆了一口氣。但按照化療的原理,媽還是再多做一次化療比較妥當。於是我們又住進了彰基。

由於媽的肺結核狀況得到很好的控制,我們居然住進很不想住進的四人房,醫生說,沒有關係。事實上回診時我一直用念力告訴哥,要他開口跟醫生講我們希望等到有單人房時再住進醫院,這樣對媽的病情比較有幫助。但哥只是提了一下,醫生就說先住進四人房,用排順位的方式等候單人房會比較快。於是就這麼定案。

我們住在四人房靠窗的位置,光線充足,幸好。只是多人房難以控制病人家屬的相處素質的狀況還是出現,隔壁床一直在召開家族探親大會,每每到了深夜家屬才逐漸散去,期間吵吵鬧鬧自是不必說的,也因為地小人綢,隔了活動簾幕,對方家屬不小心碰撞到媽的病床的機率頗高,常讓睡到一半的媽受驚嚇。而對面床的歐巴桑很喜歡關心我們每一餐吃了什麼、吃多少錢,愛跟媽抬杠,這倒是還好。

不過我們很慶幸媽這次治療的情緒很不錯,臉上常常都充滿笑容,頗令我們放心。媽說,與其在家裡等待不知道何時開始的治療(既希望醫生宣布她已經康復不需要再進行化療,又擔心不多做一次化療是否不大保險),就這樣直截了當住進醫院展開療程,反而心中比較舒坦。

弟弟分析得有道理。媽第一次化療時還處於接受病情的階段,心情的紊亂不在話下。第二次化療一開始就做了脊椎搔刮,很痛,痛得意志力堅強的媽直喊疼,又加上有第一次化療做了41天的恐怖經驗,心情欠佳甚至有畏懼的傾向。而第二次化療跟第三次化療的順利,讓媽有了很好的心理基礎,血液報告不錯,醫生也認為不需要再做一次脊椎液的刮取,於是造就了媽的好心情。

我在一旁觀察,發覺媽根本是用看看朋友的心態回到彰基。因為許多曾經照顧過我們的護士都認識了媽,會跟媽說說話,聽媽抬杠,會回答媽問「吃飯了沒有」這樣的老套問題,讓媽有種不是被機器人照顧的安心。

護士苑婷很會笑,很有朝氣,即使戴著口罩還是可以看見她的嘴巴笑得厲害。跟我同年的護士品潔也開始跟媽說起自己的故事。至於金玉姐,啊,她懷孕了,是第三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