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2005/02/23

現在是2005年2月23日,距離上次最後的病榻陪伴記錄,已經過了五十四天。

隔了五十四天沒有記錄,媽現在已經躺在我的身旁,進行著第三次的化療。

中間當然發生了很多事,我試著將幾件印象深刻的部份傾倒出來。

媽很介意,第一次化療住院期就在醫院待了四十天,太多了,住到無法擺脫一種遙遙無期的恐慌感,每天發燒又發燒,發現結核菌、人工導管爆破移除,諸多困厄都阻擋著媽走出彰基的大門,然後外婆又在此刻病逝,使得只能困鎖載病床上的媽更加無力。

回家後,媽開始記恨在醫院多待的兩個禮拜,寫給小舅舅跟大舅媽的信里都不斷提及此事,而大舅舅與五姨到彰化探望媽時,媽也很堅定地表示,醫院應該在她第二次化療住院時「還她一個公道」。

我必須承認,媽出院後我就一股腦鬆懈下來,像一條傻呼呼的大便,每天夥同puma睡到中午才起床,早餐就由其他家人幫媽打點,我只負責中午之後的餐點採買,跟陪在媽身邊寫小說這樣的事(那時我們一起看完了大長今重播、天國的階梯重播,是八大戲劇台的忠實擁護者)。

說起來也不只是我,媽一病,家裡有許多「盲點」頓時一一浮現,這些盲點照應著平時我們有多麼放任自己忽視這個家。

媽平時都在樓上休憩。因為如果在一樓店面,許多熟客、鄰居、藥廠業務必定會纏著媽慰問之類的,雖是好意,但媽鐵定不能好好休息,還得花上許多口舌說明自己的病情甚至反過來安慰對方世事無常之類的;再說也不符合自我隔離。

有一天晚上,藥局打烊,媽到一樓整理帳冊與印鑒,走過飲水機旁時,赫然發現塑膠殼上都是灰塵;媽默默拿起抹布擦了起來,看得我們大驚失色,慌亂地叫媽在旁休息,就這樣,懷抱著內疚與不安的情緒下,每個人都拿起了抹布開始清理一樓的櫥櫃與玻璃,就連從沒拿過抹布的爸也開始想辦法找東西擦。媽這才喃喃念了起來,說怎麼可能都沒有人注意到已經臟成那副德行的飲水機……

又有一天晚上店打烊,我們在樓下突然聞到一陣和著醬油的熟悉蛋香,上樓察看,果然是媽偷偷摸摸潛進廚房,炒著我最愛的媽媽牌醬油炒蛋,鍋子上還煮著快要滾開的番茄湯。大家都笑了,開始幫忙端碗拿筷。媽小小的身影穿梭在廚房與飯廳,永遠都是這個家味道的起點。

媽說了一個關於過年的可愛故事。

當媽還是個小鬼時,阿公帶著小鬼媽到處串門子拜年,那時鄉下大家都很窮,物資貧乏,但人情卻是出奇的濃厚。阿公手裡僅僅拿著六顆橘子,每到一戶人家就將其中兩個橘子恭恭敬敬奉上,在客廳寒暄聊天完起身要走時,對方便從室內再拿出另外兩個橘子回送,讓阿公繼續帶著往其他人家拜年。

就這樣,拿著總數不變卻是一再更換的六顆橘子,媽跟著阿公從村頭拜年到村尾。大家都很有默契,一種我稱之為溫馨的共識。

但媽回家靜養後,並非每個部份都如此美好。當時家裡處於一種很詭異的氣氛,也有一些隱性的衝突一直埋在生活里。

爸變得很敏感,很容易陷入沮喪,或者跟家裡每個人因小事生氣。爸也開始懷疑自己的成就並不被大家認同,例如擔任許多工會的理事長與扶輪社社長等,而變得有些爽然若失;但爸在媽病後,將退出扶輪社當作一項很重大的犧牲,我實在無法苟同,因為連爸自己都不認同自己所待的扶輪社是個好社團。記得那次是在往桃園外婆告別式的車上,爸又重提此事,我忍不住跟爸說,哥認為如果媽的病治不好,就算他順利取得博士學位也沒有意義,所以哥現在向學校的指導教授請假專心照顧媽,這才叫做犧牲……所謂的犧牲,就是拿很珍貴、很看重的東西當作籌碼才能作數。

其實我們兄弟並非不認同爸追求的事業與頭銜,但就跟哥勸解爸的說法一樣,爸的確在追求成就的過程中缺少了體貼。很多的體貼。

從現在開始學習溫柔,還不遲。

另外,奶奶變得很不知所措,她很想幫上忙,也很努力將自己鑲嵌在幫助媽媽的結構里,卻一直在飲食的處理上與大家意見不合。

說不合也不盡然,奶奶是一個很願意退讓的人,只是……她也有暗暗堅持的一套勤儉原則,希望別人都別去打擾她這個部份。

舉例來說,奶奶一開始並不吃我們從外面買回來的自助餐,或是只吃上一次自助餐吃剩的菜,只因為奶奶認定我們買回來的東西只屬於媽媽的,而不是全家人的,如果我們為了速食的高熱量,買了一桶炸雞薯條回來,奶奶便會催促媽快點吃,並強調那是我們特定為媽量身訂做的,但自己卻不肯碰。

我的個性屬於什麼都無所謂,我很尊重每個人的自由意志,如果家裡有人迷上吃鞭炮或吃碎玻璃,我也只會負責拍照留念。但哥就是那種「哥哥會有的個性」,他處心積慮跟奶奶解釋並堅持,買回來的東西就是大家一起吃,有好東西就是大家一起補,家裡不需要有人負責剩菜。有一天晚上奶奶一個人煮著已經發臭的魚肉要吃,哥見了大火,於是拿了一個大碗公將所有剩菜吃掉,才讓奶奶嚇到退步。

奶奶當然也有可愛之處,雖然奶奶二十年來並無下廚的經驗,但在媽的指點下弄出一鍋雞湯後,媽只說了一次好喝,接下來的一整個禮拜就是雞湯周。

然後媽又贊了一次地瓜湯好喝,於是我們又經歷了一整個禮拜的地瓜湯震撼。

幸好這樣的氣氛已經改善很多,而在這樣的氣氛之外,許多親戚或久未見面的同學甚至一些我意想不到的人,如柴姐,都跟我說他們都有在網路上看「媽,親一下」連載,問我為什麼沒有繼續寫下去……

啊!因為要趕稿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