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讀孔子

儘管經歷了"砸爛孔家店"、"批林批孔"的群眾運動,但是孔子在中國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並沒有受到多大影響。在孔子的思想中,最重要的是他尊重人、愛人的思想。在他生活的那個年代,殉葬是很普遍的事情,稍有地位的人死的時候總要讓幾十甚至上百的活人為他殉葬。殉葬的人越多,越顯示出他的社會地位。而孔子就堅決反對這種拿活人陪葬的做法,他甚至反對拿陶俑做陪葬,因為這種陶俑還是人的樣子,是對人類的不尊重。所以有了"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種對拿陶俑做殉葬的人的詛咒。秦始皇當年秘密大建自己的墳墓,就用了許多陶俑來做陪葬,也就是我們今天在陝西發現的兵馬俑。他死後發生的事情也恰恰印證了那句詛咒:"始作俑者,其無後乎",讓那些樂於拿人做陪葬的人斷子絕孫。我想,如果沒有孔子的堅決反對,不知道還會有多少祖先被活埋在墳墓里。

"四海之內皆兄弟"是《論語》中子夏說的一句話,同時也被認為是孔子另外一個重要的思想,與其他許多信仰和宗教所倡導的思想不謀而合。在中國奴隸社會後期,孔子能提出這樣偉大的思想是非常了不起的,同時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和諧奠定了基礎。

孔子的確是人類偉大的教育家,他以"有教無類"的原則教育魯國的學生,也教育當時其他國家的學生。他還提出了明確的教育目標:"明德"、"親民"、"至善"。孔子認為人的美德和智慧如同寶藏一樣,就在人的身上,所以只需要把它擦亮,把這些寶藏挖掘出來就能顯現其光芒,發揮其作用,這就是"明德"的過程。孔子認為獲得知識有"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知之",這三種學習的辦法,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生而知之"就是說,我們身上的美德和智慧是與生俱來的,只需要經過啟發和打磨,就可以顯現出來。而一些極端物質主義者不這樣認為,他們只承認後面兩種學習的途徑和辦法,認為人只有通過自己的器官--眼、耳、口、鼻、舌,把信號反映到大腦,經過大腦中一套複雜的物質構件的運作,就轉換成了知識和智慧。他們不斷做試驗,又是解剖,又是心電圖的,但這是一種牽強的、不能自圓其說的妄想。就連這些極端物質主義者,也不會相信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完全是大腦這個機器經過複雜的運算得出來的。第二種學習的辦法是"學而知之"。通過學習,主要取得的是技能,而要獲得精神與美德,也只能夠通過學習和所見所聞把人身上潛在的能量啟發出來。這種啟發的方式不一定是在課堂圖書中,因此既要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看的多了,遇到的事情多了,就容易啟發智慧和悟性。"困而知之"就是遇到問題和困難時去學習,這也是人學習的另外一個重要方面,它會更有針對性。因為遇到困難和問題時,更能讓人去反思,所以我們的學習和教育應該按孔子說的既有"生而知之"、"學而知之",也有"困而知之",而不能簡單地理解成只是"學而知之"。

在處理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時,孔子又提出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成為了很多人的座右銘,是很多人做人處事的準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