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存在嗎?這是個問題。
在我的記憶中,最大的恐懼是對死亡的恐懼,我思考過的最大問題,可能也是生死的問題。現在的小孩不想生死的問題,他們天真爛漫,非常幸福,可我小時候經常看到死亡在身邊發生。我小學二年級的時候,班上有30多個同學,上到小學五年級時班上就只有13個同學了。消失的那些同學,其中一半是女孩子,家裡不讓上學了,另一半同學是因為飢餓、營養不良或生病而死去了。
那時候我很小,便試圖去想生死的問題,但我沒有能力想清楚,僅僅在想一個因為恐懼死亡而產生的問題:我怎麼才能不死?再後來長大了一些,我不再想不死的問題,開始想:我怎麼能夠不怕死?終於有一天,我認為人是有靈魂的,因為相信有靈魂後就不怕死了。人對死亡的理解是其世界觀的一部分,就像我們對理想的看法影響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做法一樣,不同的人對死亡的理解決定了他在活著時候的生活方式,決定了他的世界觀。靈魂,就是我們對永恒生命的一種闡釋。如果認為我們沒有靈魂,僅僅是一個肉體的生命,咽氣了就死了,過段時間就風化了,什麼都沒有了,這樣的觀念容易造就及時行樂、不管後代、沒有歷史責任感的人。我還是寧願相信人死後有靈魂,這樣可以令我在生前不畏懼死亡,令我生活得更加謹慎。
什麼是靈魂?我想拿一個佛經上的故事來闡釋。我記得15年前,我與朋友易小迪一起背誦佛經。背誦到《楞嚴經》時,發現有這樣一段描述:佛的弟子阿難心中煩躁不安,便請佛祖安一安他的心。佛祖說,把你的心拿出來,我給你安。阿難說,心在我的身體里,拿不出來。佛又追問,心既然在你的身體里,你為什麼能夠看到院子里的竹子?阿難馬上回答,那我的心就在院子里。佛祖又問,心在院子里你又為什麼能看到屋子裡的我?阿難回答,我的心在房間了。佛祖一直追問了六個問題,阿難最後終於明白了。但是阿難到底明白了什麼,我卻沒有看懂,於是請教易小迪,他說他也沒有看懂。我們倆誰也不知道阿難到底明白了什麼。很多年以後,我恍然大悟,佛與阿難對話中的"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靈魂。靈魂是精神世界的東西,用物質世界的語言無法準確描述。
靈魂的存在,受到一些人質疑,還因為目前的科學手段無法獲取可信的證據。如果我們迷信目前的科學,將眼下科學的成果當作唯一真理,當然會認為沒有靈魂。可是科學本身也還沒有到終點,越偉大的科學家面臨的未知領域就越大。愛因斯坦,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也相信上帝存在。要在未知領域保持自己的敬畏之心,這敬畏之心,也許是探求真理的最好方式。
其實所有人,從其內心都是隱隱約約相信人死後是有靈魂的,就算是一個徹底的馬克思主義者,還說自己死後是去見馬克思了,這不還是有靈魂嗎?這種隱隱約約的相信,其實是很厲害的。人心裏面有些直覺,有些本能,超越知識、財富,在很隱秘的地方控制著人的心靈,而且會在生死關頭冒出來。像魯迅小說中的祥林嫂,拄著拐杖要飯,第二天要死了,臨死前她的重大問題就冒出來了。於是,她問魯迅:"你見過大世面,我就問一個問題,人死了有沒有靈魂?"魯迅一看祥林嫂的臉色不對,就想了半天說:"可能沒有吧。"再一想又覺得不對,其實他也沒想明白,就說:"有,可能有。"這個問題不是祥林嫂一個人提的問題。自從有人類以來,幾千年幾萬年的時間裡,人類一直在追問。追問之餘,寧信其有。從不同民族的葬禮文化中來看,大家都認為是有靈魂的。有些葬禮儀式就說明人們相信靈魂在軀體里,靈魂離開身體,還對身體有記憶,所以人死亡後要保留屍體一段時間,因為靈魂憑藉記憶會不斷地來回訪。我有的時候覺得,人們經常說保留記憶,要懷舊,舊傢具、古代的四合院都要保留下來,但是人死了以後好賴也是一個文物,為什麼馬上就拉去燒了呢?換一個角度來看,人們之所以對靈魂不厭其煩地討論、爭辯,也說明它在我們的精神世界裡有著不可忽略的存在價值。哲學家維特根斯坦認為:對於人來說,語言即世界,說得出來的就是存在的。真實分為兩種,一種是客觀世界的真實,那是用科學觀察做依據的;另一種是精神世界的真實,那是用信仰、藝術的力量建立起來的。靈魂的真實就屬於後一種,它對人類非常重要,沒有它,人就等於動物。
我想,不管怎樣,人們都是需要靈魂的。因為靈魂能減少人們對死亡的恐懼,給人們在世時完善道德、確定歷史使命以堅強的理由。
靈魂是人類文化的結晶,我們不能簡單粗暴地利用某一階段的科學論斷,就把它輕易地拋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