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我在海南島居住,每年的九月、十月份都有颱風登陸,和颱風一起來的還有暴雨。颱風來之前,大小媒體都會不斷通報著颱風的位置、走向和風力大小的變化。全島的人們都非常緊張,尤其是我們這些剛上島時間不長、沒有經過多少次颱風的人心情就更緊張了。但颱風之後,島上的風光是最美麗的,空氣絕對純凈,沒有一絲的污染,原來空氣中的污濁都被吹走了。地面上更是乾淨,沒有了枯枝破葉,風和雨把大地洗刷得乾乾淨淨。颱風過後的天氣總是風和日麗的,我最喜歡在這個時候開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路上沒有車輛,少有人跡,在公路上偶爾會發現有武警戰士在清理被颱風颳倒的樹木。颱風、暴風雨都是大自然的現象,其實在市場中也存在同樣的現象。我們企業就如同自然界中的樹木一樣,經受著各種的考驗,平時一次次的財務、稅收等檢查就會將一些不健康的企業淘汰。金融危機、新政策的忽然出台也猶如暴風雨一樣,在它到來之前,由於信息的發達,總是像預報颱風一樣,大道小道消息一起來,搞得人心惶惶。在暴風雨到來時,總有一些樹木處在暴風雨的中心,成為犧牲品,但更多的是考驗,考驗樹木的根扎得深不深,樹木生長得健康不健康。
在海南的博鰲,我們在"博鰲藍色海岸"種了許多樹,我看到那裡的紅土地沒有北方土地肥沃,就建議我們園丁多施一些肥,讓樹木長得更茁壯一些。園丁告訴我,這裡緊鄰海邊,不能施肥,因為施肥後樹木長得太高大,颱風來了,就會把樹連根拔掉,只有自然生長的樹木,才能經得住颱風考驗。有些企業在風平浪靜的日子裡拚命擴張,擴張的速度不只是施了肥的速度,而像是吃了激素一樣迅速成長;有些更是拔苗助長,導致企業資金鏈條安排十分緊張,當經濟波動到來時,金融危機和宏觀調控新政策到來時,最先出事的就是這一批企業。這種企業太多了,無數案例在我們眼前掠過,死掉的企業比活著的企業多得多。還有一類是已經垂死掙扎的企業,經不起任何風吹雨打了,從機制上看,為社會創造價值的能力已經沒有了,但因沒有暴風雨到來,所以還在那裡死撐著,浪費著資源,佔據著空間。如有些房地產公司早已瀕臨死亡的邊緣了,但名下還有許多土地在荒蕪著、浪費著,只等待著一次暴風雨的清理。
對於好的企業來說,暴風雨並不可怕,也許這場暴風雨之後,大地會更清潔,為那些健康成長的企業創造出更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