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分 隨便說說 三十一、絮絮叨叨。

在《南京零距離》的主播台上,我更多的時候是根據即時新聞發表自己的一些感想。但有些感悟卻始終找不到合適的時機表達。在這裡我就隨便說說吧。

我跟在國外的同學聊天時說到工作的話題,他告訴我,全世界只有中國人才會歧視像清潔工這種性質的工作。他曾經在街頭的咖啡店觀察過外國的清潔工打掃街道的情景,他們都是邊聊天邊工作,可能一個下午也就掃了一條很短的街道,但是他們都非常開心甚至是興緻盎然的樣子。就連在街道上填磚頭這樣的工作都可以西裝革履的,因為這些都可以推著專門的電氣化工具工作,而且街上很乾凈,所以這樣的工作都可以做得很悠閑,也可以讓自己很有尊嚴。

在西方一些國家,企業為了減少交稅的壓力常常必須僱傭一些大學生或失業者。中國大學生往往會儘力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完工作來表現自己的能力,而西方人並沒有那麼注重所謂的「效率」,他們習慣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大家要經常溝通,形成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企業也會因為這種聘用制度而更加欣賞「慢慢來」的外國人。你工作效率太高,一天幹了三天的活,企業還是要再僱傭其他人來完成「僱工指標」,老闆並不高興。

我聽一個從歐洲回來的領導跟我說起這樣一件事。十幾年前義大利的一個小鎮上一共有兩萬居民,後來有兩個中國人移民過來,在這個小鎮開了一家飯館,生意挺紅火的,於是幫親戚好友陸陸續續全部移民到了這個小鎮,開洗衣店、開小超市,做各種生意。現在這個小鎮還是兩萬居民,不過全都是中國人了,義大利人一個都待不下去了,因為他們拼不過中國人,工作機會和生意都被中國人搶走了。義大利人每天都很悠閑地睡到快中午才開店,晚上又早早地打烊去享受個人時光,而中國人早上六點就起床,一直到晚上十二點都不休息,義大利人怎麼拼得過中國人?所以最後義大利人都離開了,只有中國人留下來了。

每當我聽到這種故事,我就覺得全世界都在玩兒,只有中國人在玩兒命。我們為什麼總是活得這麼苦逼呢?

在上海申辦世博會成功的時候,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由頭是荷蘭也提出過申辦的要求,但是荷蘭人民堅決反對,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生活很富裕、很悠閑、很好,他們不允許他們的政府幹這種會擾亂自己生活的事情,所以荷蘭政府就撤銷了申辦的要求。而我們卻歡天喜地地把人家玩剩下的東西捧回家來了。我們的政府一提到這類事情好像永遠都那麼亢奮,真希望我們快點度過這個暴發戶時期。

我在當印刷工的時候,「樣板戲」已經絕跡多年了。有一天我突然發現南京有一個老戲院開始重放「樣板戲」的老電影了,票價是五毛錢一張。我喜出望外,買了四張票看了四場,跟廠里那個吳大麻子一起去看的。

這是「文革」結束之後,電影院第一次上映「樣板戲」,當時那個小小的戲院里擠得水泄不通,大多是我們這個年紀的人,還有一些老人、幾個戲校的年輕人以及外國人。電影開頭,八一電影製片廠的片頭放完就是一副特別正的播音腔在朗誦毛主席語錄,電影院里每一個人跟著齊聲朗誦,因為大家都背得滾瓜爛熟了。電影開始之後也是全場幾百號人不約而同地難以控制地跟著演員一起說台詞。這八個「樣板戲」在中國整整放了十年!每一部戲裡的每一句台詞、每一段唱腔,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爛熟於心。我第一場看的就是《紅燈記》,李奶奶在念白:「爹好不好?」所有觀眾在下面一起說:「爹,好!」李奶奶又說:「可是你爹,他不是你的親爹!」觀眾又一起接著說:「奶奶,你氣糊塗了吧?」這場景把在場的外國人都嚇傻了。更誇張的是,除了台詞,台下連音效都能跟著一起學,比如《智取威虎山》中「打虎上山」這段里那特別好聽的交響樂前奏里那一聲馬鞭聲,什麼時候會出現,大家都知道!整部電影就是在觀眾這樣亢奮的氛圍里放完的,真是很誇張,很滑稽。

我挺喜歡看「樣板戲」的,尤其是《沙家浜》和《紅燈記》。我也喜歡老戲,當初談戀愛的時候,山東省京劇院來南京演出,我還買票帶女朋友去看戲。現在影視業太發達了,還是應該有人走進劇場看一點舞台劇的。中國人應該把花在飯桌上的錢勻一點到藝術消費上來。

美國傳播主流價值觀的方式非常成功,很容易讓人接受。在美劇裡面,比如《越獄》,最後的幕後黑手,最壞的那個人就是副總統。而在另外一些美國電影裡面,比如《2012》,最後總統跟普通人一樣死去,沒有任何特權。這體現出來的意識形態是很有趣的。所謂美國夢想就是告訴全世界,只要來到美國,一切皆有可能。比如奧巴馬,非洲裔,單親家庭,他就當上了美國總統。再比如很多中國人感到親近的華裔後代駱家輝,這位到任不久的駐華大使是洗盤子出身,祖上三代沒有任何顯赫的人士,連英語都不會說,來到美國一樣實現了美國夢想。那片土地似乎給了全世界最大的寬容、包容和自由。美國人最愛標榜的不是他們的企業、他們的產品、他們的科技和電影,而是他們的「美國夢想」。

我這樣說,一定會招來不少憤青的口水。好在現在極端的愛國主義、非理性的民族主義已逐漸失去了舞台。我們什麼時候能造就「中國夢想」,形成中國的價值觀,並找到世界能接受的方式進行傳播,我們才能真正成為大國和強國,而不是到處買人家的國債。我喜歡美國這個國家,但我一點兒也不想去那裡生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