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走進電視台 十二、成長。

《西域風情》總共拍了三個月,從新疆回來的時候,我頭髮長得紮上了一個小辮兒,絡腮鬍子一大把,基本上就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裝逼藝術家們的統一造型,區別在於我那是條件所逼,因為在新疆拍攝和生活條件都太艱苦,沒地方也沒時間理髮,真不是為了「裝13」。

回來後歇了大半年,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國家體育總局投拍一部中國奧運軍團備戰亞特蘭大奧運會的大型紀錄片《奔向亞特蘭大》,因為我一直在體育組打工,所以我又進了這個組。《西域風情》拍了三個月,這個「亞特蘭大」前期加後期一共六個月時間,簡直折磨死我了。生活和拍攝條件比起在新疆好了很多,但是在製作和業務要求上難度更高,也相對更辛苦,也更磨鍊人。

我參加這個攝製組,要感謝片子的項目運作人王訊,他是江蘇台最早的體育解說員,對我很好,也是覺得我能力還行,就把我拉了進去。這個項目讓我的電視業務能力得到了相當大的提高。

《奔向亞特蘭大》這部紀錄片的撰稿人有十多個,我是其中之一,同時也是攝像和編導之一。它的題材很宏大,但其實是很常規的選題,只是拍攝起來比較辛苦,為了採訪遍布全國的每一支國家集訓隊,我們大多數時間都在路上,總行程跑了三萬多千米。

我還記得這部片子一共拍了一百四十多盤素材,其中絕大部分是我拍的。本來我的任務到前期拍攝結束就完了,沒想到訓練局的領導看完樣片後要我剪片子。我把本子看了一遍有些發愁了。這個紀錄片的撰稿人群體集中了當時中國體育界最頂尖的一群人,包括中國足球報社總編楊迎明、現在的中新社總編章新新、人民日報社的繆魯、新華社的楊明、解放軍報社社長孫曉青。因為這群大人物都是搞文字的,他們寫的是很文學的稿子,往往不考慮畫面。他們的稿子里經常有大段優美的文字旁徵博引,寫得像體育史一樣,看起來很好,可我上哪兒找畫面呢?雖然可以借用一些史料性的資料畫面,但製作時間和經費都有限,怎麼辦?後來,我提出讓每個撰稿人按電視要求改解說詞。

年輕時我很為這事兒陶醉—我一個江蘇台的臨時工,讓人民日報社、新華社的名記們按我的要求改稿!多得瑟啊!就這樣,我實際上負責了這部紀錄片的後期製作。這部二十六集的片子都在北京做後期,整整一個月,我一大早進機房,一直忙到晚上十二點,然後睡覺,第二天繼續。一天除了吃兩頓盒飯的時間,一直在昏天黑地地剪片子,想想那個時期真是熬得我夠嗆。

放到現在看,《奔向亞特蘭大》除了具備一定的時效性和史料價值外,從整體製作水平來說,還是很一般的。但是不管怎麼說,第二年這部片子還獲了一個什麼獎,並且這部片子拍攝和製作的經歷對我的業務成長也有很大的幫助。《奔向亞特蘭大》完成之後,我儼然成長為一個相當高級的臨時工了。

在一九九六年五月,帶著一身疲憊,我奔回南京,結婚去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