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商州初錄(17)

這些「北山的」,幾年裡攻進龍駒寨好多次,但不久就又退出,直到一九四九年,一舉拿下,全殲了保安隊,龍駒寨徹底解放。接著行政區域化寨為縣,也就從那時起,龍駒寨便開始慢慢被外界遺忘,只知道丹鳳縣城了。

在差不多三十年里,龍駒寨基本上沒有變樣。從丹江一上岸,便是縣城;說是縣城,其實一條街道而已。鳳冠山東西兩側分別流下兩條小河,東是東河,西是西河,縣城的東關就是以東河為界,一座石拱橋,橋頭一家酒店,進了酒店便算入了東關。西關也是以西河為界,一座石拱橋,橋後一座老爺廟,廟台下也便是西關口。整個街道,南北兩排平房,相對平行,蔓延而去,北邊的門對著南邊的窗,南邊人一口唾沫可以直接射進北邊屋的中堂。街道並不端,呈出波浪形,從正空下看,兩邊高,接著低,中間卻高,如平浮著一隻舒展翅膀的飛鳥。若站在南山嶺上,或是站在東四方嶺上,街道的彎曲度一律由南趨向北,又像一隻舒翅而北的飛鳥。街面沒有鋪一塊磚,儘是斗大的、磨盤大的平面石頭,有青碧色的,黃橙色的,瓦藍色的,豆沙色的,白玉色的,長年月久,石板被腳踩出兩邊高中間低的窪勢。每天早晨,人們去井台挑水,井台全在街南坡根下,不用轆轤,不用吊杆,水在鑿出的一眼石窟里,用瓢舀著就是了。挑了水,顫顫悠悠從那一個一個小巷道上來,井水便星星點點灑在石板上,終日不幹。到了街的中間,也就是平浪宮後門那裡,丹江渡口北上的路,鳳冠山南下的路,在這裡十字相交,便是整個縣城最繁華的地面。從早到晚,小商小販的貨攤不撤,各家各戶的酒家,煙鋪,麵館,旅社,商店門面不關。房屋在這裡也最擠,一間房在此可賣七百元,東西兩頭的只能售四百,所以,這裡窗多,門多,每一處牆頭也沒了空隙,全被掛滿廣告招牌:「王記麻花」,「特效老鼠藥」,「麻家竹器」,「五味燒雞」。以至有一年地震,一家房子向東傾斜,不久,一溜北排四十五家房子全然東斜,但十多年不曾倒下。

縣城各地,都是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日逢集,龍駒寨不分日月,不論早晚,總是人多。在這幾百里方圓,這裡就是北京城,就是大上海,山民們以進城為終生榮耀。每到城裡來,這十字交叉口,就又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雖然不為買賣,只圖開眼,在那裡擠得一身臭汗,或者踏丟了鞋,或者被小偷摸了錢包,也是心情痛快。最是那些深山人,尤其喜歡進城,雞叫頭遍就起身,穿得新新的,背著木材、土豆、柿餅、木耳、核桃、藥草、獸皮,在縣城專門市場出售了,或者背著背籠,或者挎著空籃,或者把皮繩纏在腰裡,扁擔掮在肩上,在大大小小的商店進進出出,百貨看過。「喂,喂,」叫著售貨員;售貨員說:「你在叫狗嗎?」他們方學著城裡人說句「同志!」卻覺得拗口。再要「洋鹼」、「洋盆」、「洋傘」。售貨員再訓:「這兒沒有外國貨。」他們就臉紅紅的,出門卻覺得高興。然後沿街任步而走,玩猴的也看,吹糖人的也看,書店裡也去,畫店裡也去,電影院前也看廣告,法院門口也看布告,雖隻字不識,但耳朵極靈,什麼新聞都記在心裡。然後就去那私人理髮店裡理個分頭,油抹得重重的,粘成一片,左右分開。他們得意洋洋地下飯館了,要一個沙鍋豆腐,切一盤豬耳朵醬肉,三個蒸饃,一碗蛋湯,吃得滿口流油,滿頭生汗,城裡小生意人最歡迎這些顧客,一是可以賺得他們的,二是可以逗逗他們的痴憨;山裡人滿足了,城裡人也滿足了。

也是奇怪的事情,全商州最能跟上時代的,不是離西安省城最近的商縣、洛南,往往卻是龍駒寨。西安街頭出現什麼風氣,龍駒寨很快也就出現什麼風氣;這就苦壞了四周八方的深山人。縣城人穿起皮鞋,他們也要穿穿皮質的,便買了膠鞋,雨天穿,旱天也穿,常是裡邊出了汗泥,也不肯脫去,以致灌進冷水,抬腳動步,咕咕價響。後來,縣城人又穿起空前絕後的涼鞋,他們就以布條仿製而成,常在山路上半天就穿爛了。他們慢慢恨起縣城人變化無常,那賣山貨的錢不能使他們跟上時代。但是,他們不知道龍駒寨人也有他們的苦惱:他們也在恨西安人一時一個樣!比如才興起窄褲管,一條褲子還未穿爛,又興起寬褲管,像個布袋;才興起波浪式的燙髮,他們燙得滿頭捲毛,又買了電梳子,西安人卻又熱起日本型的了。衣著時髦,熱衷的當然是年輕人了。但是,最令全體龍駒寨人一天一天不滿的是縣城的城市建設。因為龍駒寨還沒有一座二層樓,街道也沒有用水泥鋪,劇院沒有,總租借丹鳳中學禮堂公演。就是看電影,也是露天場地,一到陰雨天氣,夜夜就簡直無法活了。他們聯合向上請求,縣委、縣政府也重視起來,先是水泥鋪街面,栽路燈,再是沿鳳冠山下的公路兩邊建新街,蓋飯店大樓。龍駒寨街道的人總謀算有一天將他們的平房全部搬倒,都像大城市的人一樣住三間一套的單元房,吃水有龍頭,養花有涼台。但這一要求終未實現,他們歸結於縣上主事人不是龍駒寨人。這簡直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事,大凡解放以來,在這縣城為領導的都是龍駒寨四周鄉下人。於是,他們又得以結論:鄉下人領導城裡人;一旦做了領導的人,卻後代皆不強不壯,不聰不明。比如,這個書記,那個縣長,主任,局長,不是有傻兒痴女,便是吃喝玩樂,浪蕩無賴而不成正果。龍駒寨人便都去謀官,謀不上了,就達觀而樂:「一人當官,三代風水盡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