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閑文第60節 舊體詩詞(二)

麗人行

車鳴烏噪帶斜陽,廛肆燈火已煌煌。

半褪唇朱眉黛薄,紛紛仕女盡殘妝。

行人疾步色嗒然,似有塵濁透夏裳。

我亦其間螻蟻者,所念無過菜蔬也。

忽來麗人遮道翼,言有靈丹駐容色。

年歲與我伯仲間,螓首雪膚最可憐。

轉盼嫣然殷勤薦,嬌聲瀝耳足清圓。

慣聽番女啁啾調,面目黧黑若鳩盤。

以卿好音兼好貌,使我袋中破吝慳。

靈丹於我都何益?韶華漸次成書冊。

百年瞬息結空花,猶愛皮囊累行役。

顧影煢煢況如今,妝成更教誰與惜。

此語語卿當不解,憑卿嫵媚說高策。

聞有少年泛海塗,爺娘須養弟須扶。

LL終日寡言語,小姑獨處卅載余。

論親論尊皆無有,還家幾變成芻狗。

勞瘁仍不異昔時,春心並同草木朽。

游女南來夢翩遷,歲糜餅金作明蠲。

學書學藝兩不定,滯無可用歸不甘。

尚多慈母伴嬌子,拋家別夫趨此間。

房金束修交催迫,碎裂香巢只等閑。

有人柳巷坐調笑,城中漫傳龍女號。

車菩磯嗬崆岬?洛紙新傳添酒料。

或有嫁得土生兒,骨輕眉立氣嗤嗤。

一飲一啄在人手,爨下十年聲已微。

欲說薄命我不如,爾來感此屢唏噓。

卿兮我兮宜相賀,能以蜂勞養此軀。

我心久已倦行路,他鄉縱好不須慕。

從來有味是清歡,閑坐南窗瞻雪兔。

卿聞我語毋生疑,卿能樂此卿安住。

街頭一別難再逢,各守前程休回顧?

祭翼王辭

時翼王殉難一百四十年也 維仲夏之懿月兮,草木莽其榮滋。

V始鳴而登黍兮,調笙竽與塤篪。

感時序之奄忽兮,百四十而有年。

酌清泉以代酯酒兮,擷畹蘭K乎王前。

何天時之歡褓猓河伯怒彼威靈。

厥百戰虧一簣兮,成豎子之休名!

有遺愛於百姓兮,紛謠王其未死。

歲迢迢思不替兮,當正直而為神。

魂蹇蹇而歸來兮,或夜覽其山河。

望高樓之巍連兮,蔽鄱陽之萬舸。

江流之永截阻兮,仍翻騰以興波。

惟郢路之遙遠兮,聽驂風鳴玉珂。

哀民生仍多艱兮,疫鬼復其灶。

縱拈香而修潔兮,愁浩淼兮余敢告?

憂碑碣之漶漫兮,故老口耳之s沈。

疾毀譽之翻覆兮,孰秉持其公心?

鷦鷯恃其舌巧兮,嘵嘵頗溷下智。

思為王作美傳兮,嘉立國之初志。

眾誠殷其囑余兮,雖筆拙而敢辭!

願同心而畢其役兮,重禮王之靈祠。

有所思

我不常思君,一年或一度。

思君竟如何?飆然起霧。

肝腑翻騰無已時,使我聲息不能吐。

此心未到四禪天,鏡花月俱消綿。

花不知水水知花,杳杳冥冥向天涯。

陌上清風過綠O,少年心事吹作塵。

縱使相逢當掉臂,忍看風霜沒天真。

莫相思,從今以往,勿復相思。

雨後乘地鐵出行 檐石留殘雨,枝頭掛晚晴。

窗收平野綠,袖結蓼花明。

素志猶能合,幽懷不可傾。

橋河同晉水,風裡動盈盈。

濱海藝術中心觀《不死之飧宴》

大道青天出,誰獨向幽冥?

酆都門疊疊,復何處穿行?

是處冢壘壘,往來俱巫靈。

屍衣c玄色,膚蒼似泥汀。

人肉其可祀,人骨散醢青。

身命懸一線,治柰鴝嗲欏K令合歡酒,翠然漾血腥。

玫瑰如匕首,斜貫於胸膺。

有床深淵陷,白褥裹伶仃。

翩然雙鳧影,欲挽終無征。

世間盡走肉,滾滾埃霧生。

為泣下者誰?悲息不可聽。

砉然靈關破,穹隆起一星。

我死即埋我,繽紛落紅英。

《不死之飧宴》,現代芭蕾舞劇。

新加坡舞蹈劇場與日本H. Art Chaos舞團合作演出,導演大島早紀子,領舞白河直子。

無題

十年心力盡消磨,U似天L過薜蘿。

遙念潮音東海上,轍中之水已無多。

哀東海

閩都三山臨東海,水碧天青饒魚蝦。

閑牽麻繩補漁罟,偶踏蠣石過銀沙。

是處漁村多海客,每以番銀愧鄰宅。

放船歸來豈覺貧,高低劇談心不獲。

東海之東有鰲島,日月雙潭明珠好。

燈火樓台夜未聞,笙歌院落春來早。

中有勝兵號榮民,最惜漁家女兒身。

娶得女兒嬌如花,厚將聘資畀外家。

父母兄弟皆蒙蔭,珠環翠繞誇福奢。

女兒孤身離鄉土,隔此一水即天涯。

翻見榮民垂垂老,咳擤涕沫似飛蚤。

子生為主母為奴,白眼尤多情尤少。

朝啼暮哭只思鄉,思鄉試向阿爺訴。

爺說家中新上樑,如此恩義不宜忤;

新屋雖得八九間,婚女何顏中久住?

守彼塊肉安彼心,佳兒他年倚亦足。

黯然吞聲忍沉淪,獨不見東海年年溺鮫人?

苧衣已逐暮濤去,龍膠何計續其魂!

昨日戶籍令新來,一十一載許列忝。

羞與拖兒抱女赴街邊,乞將身等番人檢。

有女皆畏容顏槁,我禱蒼天惟速老。

懷中歲歲復年年,長是春宵短是眠。

寄語家鄉諸女伴,慎勿降志辱身來此間!

靜女

為湘潭案作 湖湘有靜女,盈盈態自姝。

舞袖雙飛蝶,清歌一索珠。

初為稚子師,幾曾識霜雪。

輕捷過鹿麋,《紫雲》橫吹徹。

何處浮蕩子,見之心為折。

旦日遣良媒,誇稱家世烈。

搖搖蕩子心,嘵嘵媒妁舌。

纖指繞絹絲,低頭終不說。

出入隨車鞍,行止仍有節。

誰人欺暗室,唾手素裳裂。

朝見枝上花,凋殘委泥屑。

阿母驟聞耗,驚絕踣塵埃。

踉蹌狂奔至,拊床大悲摧。

遍體斑痕紫,焉不費疑猜!

何速盪子去,何遲縣尉來。

言:「本無他事,苒弱自為災。

城東看舉火,早去早便埋。

」阿母控不已,仵作勞斷趾,

一檢言喏喏,二檢言唯唯。

三檢猶有詞,四檢波瀾詭。

可憐堅寒鐵,鎖此冰雪魂。

眼見沉淵底,高義起蓽門。

傳書投天闕,侃侃細與論。

大江南共北,何處不喧喧。

天視我民視,天聽我民聽。

咻咻來鬼蜮,尚忍污其名!

漢時有庶女,銜冤莫能白。

一號悲風生,天雷為下擊。

我不問天雷,蕭何三尺律。

魂依短松崗,崗上明月出。

無秋之秋

重陽已過,人皆出詠秋篇什, 余居苦炎之地,二年不識秋風矣。

強詠之,名曰無秋之秋。

余做詩過耗心力,兩日內得此三篇,決意封筆逮至年尾。

自保計也。

其一

天涯明月老羈心,遠夢凄涼或可尋。

橘病久疏鄉里問,劫波猶認故人琴。

長憐碧樹搖芳果,想像金風過棘針。

獨立蒼茫歸不得,摶沙欲寫復沉吟。

爰宅於茲,半載矣。

日經行處,則有佳樹,滿掛異果,心臟其形,粉靨其色,諦視之,光澤如蜜蠟。

無人擇取,紛然雜落叢草間,竟不識其何名也。

其二

琉璃窗漸薄初陽,未許偷安戀醉鄉。

幸有清音來午後,不堪瘴雨滿歌場。

蕭條聊煮麥冬水,零落爭收雲錦裳。

埋骨中原無隙地,依稀眼底是秋涼。

小恙久不瘥,卒為生涯之累。

年來又數以事激蕩,彌增其瘁。

友人屢謂余痴,余亦自知其病,而終不能改。

其三

搶攘廛間一飽難,歸思每動倍闌珊。

知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