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瓶梅》小札與閑話紅樓第15節 探春之美

3、文采精華賈探春

第三回,林黛玉進榮國府,見到了三個姊妹,書中雖未明言,但是誰都能判定寫的各是哪一個。其中「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的,不是探春又是誰?。

六十五回,興兒嘴裡透露出來的消息,探春渾名「玫瑰花」,「又紅又香,無人不愛,只是有刺扎手」,又雲「老鴰窩裡出鳳凰」。話粗俗,卻也可見探春之美是舉家公認的?以今日之流行審美,探春的鴨蛋臉和窄肩膀有點過時,但是高挑纖秀,細腰長眉,卻是現代女孩子都夢寐以求的。至於一雙俊眼,是怎麼樣一個俊法,就要你自己想像了。王觀詞云:「水是眼波橫」,「媚」成分的多,「俊」的成分少。而探春之「顧盼神飛」,流露出來的是一種自信果敢之氣。

探春和鳳姐身上有著這個沒落貴族之家最缺乏的生命力,一種「豹子的精神」。但探春比鳳姐更美的是,腹有詩書氣自華。試想海棠社結社緣起,她寫給寶玉的那封信,可不就深得晉人風流。探春之氣質極似謝道蘊,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精髓,能養育得出幾個謝道蘊呢?「文采精華,見之忘俗」,是探春的確評。

脂批說賈府事敗之日,「此人若在,諸子孫當不至流離也。」這個評語非同小可,試想,在樹倒猢猻散之際,寄望於一個閨中女子來使子孫免於零替,批書人和作者對她是何等讚賞。

探春心志高遠,無奈,她生錯了時代。她的花籤詩是「瑤池仙品」的杏花,詩曰「日邊紅杏倚雲栽」,又說「得此簽者必得貴婿。」很多研究者指出,探春的結局是遠嫁海外。她曾經哀嘆:「但凡我是個男人,早就走出去了。」最後,她是走出了這個叫她徹底失望的家,但是,走,能走到哪去呢?還不是只能走進另一個男人的庇護之下,只留得一曲凄凄慘慘的《分骨肉》,叫人不勝唏噓。

今日探春一定酷似亦舒筆下她自己最欣賞的那類女主人公。年輕貌美,卻不以美貌為食;自奉奢華,行事低調;品位一流,浪漫無限。叱吒風雲,業績超然,使同行男士聞之色變。只是今日之探春也和當年之探春一樣難脫尷尬境地,無他,太過優秀了,沒有男人配得起她們。不屑攀附豪門,又不能屈就寒士,同階級的男人則庸俗無趣。只好高貴而落寞的微笑著,等待天降奇緣來打開她們的心扉。好在她們很懂得愛護自己,永遠青春不老,靚麗如昔,和狐媚子的歌后影星一起托起城市的光彩。

4、明麗輝煌王熙鳳

把王熙鳳列入美人榜,恐怕四周頓時噓聲四起。但是我們是選美人,不是選聖人,平心細想,鳳姐何嘗不是極出色的一個美人呢?

入選美人榜的閨閣弱女居多,矜持有餘,氣概不足。可卿香菱這兩個小媳婦,美則美矣,終嫌小家子氣。鳳姐卻是真正出得大場面的。

試看第五回鳳姐第一次出場,亦是一段鋪排。兩府諸人,以這種方式隆重推出的,除了寶、黛這對主角,只有熙鳳了:

……一語未了,只聽後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納罕道:「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心下想時,只見一群媳婦丫鬟圍擁著一個人從後房門進來。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綉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戴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系著豆綠宮絛,雙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

人未至,聲先聞,一登場就引得所有目光。衣飾華美,談吐大家,風範可圈可點。雖然是做戲,可是做得叫每個人都舒舒服服,不能不說是好本事。「自幼充男兒教養」的鳳姐,雖不讀書,言談卻侄不俗,鮮香潑辣,走到那裡,都如春風勾起一潭死水,笑聲四溢?鳳姐永遠是響亮的,醒目的,招搖的。鳳姐之美,是閃爍著稜角鋒芒的剛健之美。「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作者不諱其惡跡,亦不隱藏欣賞之情。鳳姐的不幸是生於末世,配了賈I這樣庸俗的夫婿,故而只能「哭向金陵事更哀」。若生於今日,還怕不是個董事長級的人才么?時常登上財經雜誌彩頁,妝飾靚麗得體,神情幹練果決,誰見了不喝聲彩:「好一個才貌雙全的美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