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要有光

上帝最先造的是光。在此之前,他運行在無邊的黑暗中,渾渾噩噩,實在算不上是一個上帝。可是,有一天,他忽然開竅——

「上帝說,要有光,就有了光。上帝看光是好的,就把光和暗分開了。」

這是創世的開端。通過創造光,上帝開始了他的創造萬物的活動,從而使自己成為了一個上帝,即造物主。同時,也因為有了光,天地才得以分開,晝夜才發生交替,事物才顯示出差別,世界才成其為世界。

上帝創世的最初靈感來自他對黑暗的厭倦和對光明的渴望,他親手造出的光又激起了他從事進一步創造的衝動。正是在光的照耀下,他才發現了世界的美麗和自己的孤獨。於是,他又造各種生靈,最後造人,來和他一起賞看這光。

所以,眾生都有眼睛,連小魚小鳥小螞蟻也有眼睛。

妞妞也有眼睛,一雙黑亮美麗的大眼睛。令人感到神秘的是,這雙眼睛常常那樣專註地久久凝望空中某處,目光中略含驚訝,彷彿看見了一個常人看不見的世界。那個時候,她的白凈的小臉蛋便透出一股靈氣,如同一朵露珠晶瑩的小百合花在悠揚的搖籃曲樂聲中靜靜開放。也許,這樣一雙眼睛原本就不屬於塵世?

於是,即使在她朝露一般短暫的生命中,這雙眼睛也只是暫時屬於她,她註定要被一堵穿不透的灰牆死死罩住。

小魚小鳥小螞蟻也有眼睛,妞妞卻沒有。

人在憂愁時 ,走到窗戶邊極目遠眺,會獲得片刻解脫。妞妞長大了,她憂愁時的窗戶在哪裡呢?

所以,在這個好人不免憂愁的世界上,妞妞註定長不大。

妞妞已經回到那個看不見的世界裡去了,那雙神秘凝望的眼睛卻永遠留在了我的塵世的天空,閃爍著悲傷而美麗的幽光。

上帝看光是好的。妞妞也看光是好的。她的生命,那短暫的一瞬間,如此欣喜而執拗地追逐光明。

快滿月時,雨兒說,我們該鍛煉妞妞的視覺和智能了。這個年齡的嬰兒,視網膜發育正趨於完成,開始有了看的能力。她在妞妞搖籃的上方懸掛了許多彩色氣球。我們哪裡想到,妞妞的視網膜上有腫瘤,使她的微弱的視力對此不可能有所反應了。那些氣球毫無生氣地懸掛了許多日子,始終未在妞妞的視野里色彩繽紛起來。

但是,妞妞會看光。她那麼喜歡看光。她滿月了,我們已經知道她的病了,天天帶她上醫院。每回乘車,她總是從我懷裡使勁仰起頭來,看車後窗的光亮,一路上這樣看了又看,樂此不疲。當我抱著她在住宅的走廊里踱步時,她也總是抬起那雙烏黑的眼睛,定定地望著大玻璃窗外布滿霞光的一角天空。我往返轉身,她的小腦袋就立刻隨著掉轉方向,繼續凝望光亮,望著望著,咧嘴笑了,有時還發出一聲輕輕的歡呼。

一天夜晚,她躺在床上,在她頭頂後方的天花板下懸著一盞吊燈。她抬起眼睛,朝燈的方向注視良久,接著,甜甜地笑了。彷彿回味無窮似的,她咧著小嘴,眯著眼睛,笑了又笑,愈笑愈歡,笑出了聲。然後,又使勁抬眼看,又笑,又歡呼……

其實,她看到的不過是普通的電燈罷了。可是,她那麼快樂,彷彿看到了難以言喻的美的景象。

我揣摩,對於她,這的確是一個新發現,她不僅看到了光,而且也許看到了形和色。世上有這麼一團桔黃色的圓形的光亮,這個世界多麼奇妙。她一再抬眼去看,它仍然在那裡,太好了!當她暫停看而自個兒笑了又笑時,她確實在回味,心中追想這一團奇妙的光亮,愈想愈覺得有意思,於是遏制不住地要笑。

從此以後,這盞吊燈成了她的快樂的源泉。每天夜晚,躺在這個位置上,她格外歡欣愛笑,並不時抬眼去看這團心愛的光。

趕在失明之前,妞妞從一盞燈發現了一個曇花一現的美麗的世界。

自妞妞出生後,我們天天給她洗澡。她喜歡洗澡。當初在母腹中,她就生活在水裡,水是她的故鄉,她不怕水。每回把她赤條條提在手裡,她自個兒就抬起雙腿,擺好入澡盆的姿勢。一到水裡,小身子立刻輕鬆舒展開來。

洗完澡,把她裹在一條大毛巾里,擱到床上。她的潔凈的小臉蛋神采奕奕。燈光下,合家圍著她,這是一天中最歡樂的時刻。

「別看咱們有病,咱們還是那樣健康,是嗎?」雨兒一邊給她穿衣,一邊自豪地說。

每天這個時候,妞妞活潑極了。她的確健康,飽滿的小身體里充滿活力,飽脹的活力湧向四肢,驅使她歡快地舞動胖乎乎的小手,踢蹬胖乎乎的小腿。她躺在大床上,飛快地輪流伸出兩隻小手,在胸前造成一片歡騰。她不住地咿咿呀呀「說話」,啊啊歡喊。她還常常咧開沒有牙的小嘴,笑得那樣甜;爆發出一陣又一陣格格的笑聲,笑得那樣瘋。世上沒有人能抵抗一個嬰兒的笑,我們被她的笑聲帶入忘憂之鄉,也和她一起縱情歡笑。

「真是愛煞人哪!」雨兒常常禁不住嘆道。

可是,當我們隨她一同歡笑,笑著笑著,便忽然瞥見了那不祥的「貓眼」……

我站在窗前,俯視樓下,看見阿珍和雨兒推著童車,朝樓宅間那片小花園走去。她們帶妞妞去曬太陽了。

雨兒的腳步是否有些遲疑?

那片小花園是母親們的天下,她們喜歡帶孩子們去那裡,白天曬太陽,傍晚乘涼,彼此常常不期而遇,也就熟悉了。妞妞是這些嬰兒中年齡最小的,又長得可愛,每每招來好奇的圍觀。

「這孩子的眼睛怎麼啦?」

我彷彿聽見一聲驚問。不,我確實不止一次地聽見有人這麼驚問。這正是我害怕的。妞妞的病眼似乎是一個證據,證明她像別的嬰兒一樣出來曬太陽和乘涼乃是一種僭越,因為她活不久,她的健康已經失去了目標和意義,因而也失去了權利。生下一個活不久的孩子,這不僅是一個災難,而且是一個失敗。因而我所感到的不僅是悲痛,而且是屈辱。

可是雨兒邊走邊和阿珍笑談著,談的一定也是有關妞妞的事情。妞妞躺在童車裡,舞動著小手小腿,轉動著腦袋,東張西望,顯然為戶外的環境而歡欣。

事實上,我們從妞妞瞳孔中看到的已經不是「貓眼」,而是不折不扣的腫瘤了。六月下旬以來,我們眼睜睜看著左眼內病灶發生變化,以前只在燈光下從一定角度才能看到的「貓眼」現象,漸漸在任何光線下都能看到,有時還可依稀辨認腫瘤表面的凸起。接著,腫瘤越來越清晰,我們眼睜睜看著它一天天擴大,腫瘤表面顯露出密布的細小血管,靠鼻側的局部瀰漫著絮狀的白色碎屑。到七月上旬,左眼球開始膨大凸出,常含淚水,眼瞼發紅。我們眼睜睜看著,只能眼睜睜看著,看著死亡的陰影一步步逼近,而妞妞,她依然活潑著,笑著,至多不過常常用小手去揉一揉難受的左眼罷了。

一天晚上,來了三個客人。我抱妞妞到客廳。他們一齊站起來,三顆腦袋形成一個包圍圈,把妞妞團團圍在中間,驚詫的目光匯聚在妞妞的左眼上。燈光下,腫瘤暴露無遺。妞妞在這包圍圈裡不安地扭動小腦袋。

客人走後,雨兒痛哭失聲:「刺傷我了!像看一個怪物似的!我心裡很清楚,妞妞治不好了。我天天都看見!……」

夜裡,雨兒做了一個夢。她夢見妞妞已經長大,上幼兒園了。妞妞的眼睛好好的,壓根兒沒有患病這回事。她暗自慶幸:原來虛驚一場。她哼著歌,去幼兒園接妞妞。老師正在教孩子們唱歌,她一眼就從孩子們中認出了妞妞。妞妞看見媽媽,立即離座,張開小手歡快地迎來,可是在半途突然停住了。這時候,歌聲也突然停止,一片寂靜。只見妞妞使勁兒揉眼睛,鬆開手,眼球從眶里蹦了出來,掉在地上,直往外射濃汁。她撲過去,揀起來一看,滑膩膩的,是一條小小的死魚。

炎熱的夏夜,密不透風的小屋,一小群狂信者正在打禪、持咒、發功。我們認識的一位氣功師自告奮勇替妞妞治病,後來感到自己功力不足,便特地把他的同道請來「組場」,一同替妞妞治病。妞妞被放在中央的地鋪上。她睡著了,但很快就醒了,吃驚地望著這些緊挨她席地而坐口中念念有詞的人。她突然哭了起來。也許因為悶熱,也許因為驚嚇,她愈哭愈烈。當那個巫婆模樣的中年女人不停地用手掌急速敲擊她的頭頂和胳膊時,她哭得幾乎氣噎。「組場」結束後,她還哀哭良久。打她生下來,不曾見她這樣劇烈地大哭過。

雨兒一直坐在妞妞身邊,緊握妞妞的小手。我看見她緊鎖眉頭,知道她忍無可忍,但仍竭力忍耐。我也是這樣。剛離開小屋,她就含淚道:

「那個巫婆,手這麼重,妞妞怎麼受得了!」

妞妞與所謂「佛家功」的緣份就此告終。

不知是否巧合,在這次「組場」之後,妞妞的病立刻惡化了。從次日起,她哭鬧不安,精神委靡,不進飲食,時常昏睡。接著,三天三夜沒有睜眼,左眼瞼紅腫,流淚不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