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新大陸(札記之一)

初為人父的日子,全新的體驗,全新的感情,人生航行中的一片新大陸。我懷著怎樣虔誠的感激和新鮮的喜悅,守在妞妞的搖籃旁,寫下了登陸第一個月的遊記。我何嘗想到,當時的妞妞已經身患絕症,我的新大陸註定將成為我的凄涼的流放地,我生命中的永恆的孤島……

1 奇蹟

四月的一個夜晚,那扇門打開了,你的出現把我突然變成了一個父親。

在我迄今為止的生涯中,成為父親是最接近於奇蹟的經歷,令我難以置信。以我凡庸之力,我怎麼能從無中把你產生呢?不,必定有一種神奇的力量運作了無數世代,然後才借我產生了你。沒有這種力量,任何人都不可能成為父親或母親。

所以,對於男人來說,唯有父親的稱號是神聖的。一切世俗的頭銜都可以憑人力獲取,而要成為父親卻必須仰仗神力。

你如同一朵春天的小花開放在我的秋天裡。為了這樣美麗的開放,你在世外神秘的草原上不知等待了多少個世紀?

由於你的到來,我這個不信神的人也對神充滿了敬意。無論如何,一個親自迎來天使的人是無法完全否認上帝的存在的。你的奇蹟般的誕生使我相信,生命必定有著一個神聖的來源。

望著你,我禁不住像泰戈爾一樣驚嘆:「你這屬於一切人的,竟成了我的!」

2 搖籃與家園

今天你從你出生的醫院回到家裡,終於和爸爸媽媽團圓了。

說你「回」到家裡,似不確切,因為你是第一次來到這個家。

不對,應該說,你來了,我們才第一次有了一個家。

孩子是使家成其為家的根據。沒有孩子,家至多是一場有點兒過分認真的愛情遊戲。有了孩子,家才有了自身的實質和事業。

男人是天地間的流浪漢,他尋找家園,找到了女人。可是,對於家園,女人有更正確的理解。她知道,接納了一個流浪漢,還遠遠不等於建立了一個家園。於是她著手編築一隻搖籃,——搖籃才是家園的起點和核心。在搖籃四周,和搖籃里的嬰兒一起,真正的家園生長起來了。

屋子裡有搖籃,搖籃里有孩子,心裡多麼踏實。

3 最得意的作品

你的搖籃放在爸爸的書房裡,你成了這間大屋子的主人。從此爸爸不讀書,只讀你。

你是爸爸媽媽合寫的一本奇妙的書。在你問世前,無論爸爸媽媽怎麼想像,也想像不出你的模樣。現在你展現在我們面前,那麼完美,彷彿不能改動一字。

我整天坐在搖籃旁,怔怔地看你,百看不厭。你總是那樣恬靜,出奇地恬靜,小臉蛋閃著潔凈的光輝。最美的是你那雙烏黑澄澈的眼睛,一會兒彎成嫵媚的月牙,掠過若有若無的笑意,一會兒睜大著久久凝望空間中某處,目光執著而又超然。我相信你一定在傾聽什麼,但永遠無法知道你聽到了什麼,真使我感到神秘。

看你這麼可愛,我常常禁不住要抱起你來,和你說話。那時候,你會盯著我看,眼中閃現兩朵彷彿會意的小火花,嘴角微微一動似乎在應答。

你是爸爸最得意的作品,我讀你讀得入迷。

4 舍末求本

我退學了。這是德國人辦的一所權威性的語言學校,拿到這所學校的文憑,差不多等於拿到了去德國的通行證。

可是,此時此刻,即使請我到某個國家去當國王或議員,我也會輕鬆地謝絕的。當我的孩子如此奇妙地存在著和生長著的時候,我別無選擇。你比一切文憑、身份、頭銜、幸遇更加屬於我的生命的本質。你使我更加成其為一個人,而別的一切至多只是使我成為一個幸運兒。我寧願錯過一千次出國或別的什麼好機會,也不願錯過你的每一個笑容和每一聲啼哭,不願錯過和你相處的每一刻不可重複的時光。

如果有人譏笑我沒有出息,我樂於承認。在我看來,有沒有出息也只是人生的細枝末節罷了。

5 心甘情願的辛苦

未曾生兒育女的人,不可能知道父母的愛心有多痴。

在懷你之前,我和媽媽一直沒有拿定主意要不要孩子。甚至你也是一次「事故」的產物。我們覺得孩子好玩,但又怕帶孩子辛苦。有了你,我們才發現,這種心甘情願的辛苦是多麼有滋有味,爸爸從給你換尿布中品嘗的樂趣不亞於寫出一首好詩!

這樣一個肉團團的小軀體,有著和自己相同的生命密碼,它所勾起的如痴如醉的戀和牽腸掛肚的愛,也許只能用生物本能來解釋了。

哲學家會說,這種沒來由的愛不過是大自然的狡計,它藉此把樂於服役的父母們當成了人類種族延續的工具。好吧,就算如此。我但有一問:當哲學家和詩人懷著另一種沒來由的愛從事精神的勞作時,他們豈非也不過是充當了人類文化延續的工具?

6 你、我和世界

你改變了我看世界的角度。

我獨來獨往,超然物外。如果世界墮落了,我就唾棄它。如今,為了你有一個乾淨的住所,哪怕世界是奧吉亞斯的牛圈,我也甘願堅守其中,承擔起清掃它的苦役。

我旋生旋滅,看破紅塵。我死後世界向何處去,與我何干?如今,你縱然也不能延續我死後的生存,卻是我留在世上的一線扯不斷的牽掛。有一根紐帶比我的生命更久長,維繫著我和我死後的世界,那就是我對你的祝福。

有了你,世界和我息息相關了。

7 弱小的力量

我已經厭倦了做暴君的奴隸,卻被你的弱小所征服。

你的力量比不上一株小草,小草還足以支撐起自己的生命,你只能用啼哭尋求外界的援助。可是你的啼哭是天下最有權威的命令,一聲令下,媽媽的乳頭已經為你檫拭乾凈,爸爸也已經用臂灣為你架設一隻溫暖的小床。

此刻你閉眼安睡了。你的小身子信賴地倚偎在我的懷裡,你的小手緊緊抓住我的衣襟。聞著你身上散發的乳香味,我不禁流淚了。你把你的小生命無保留地託付給我,相信在爸爸的懷裡能得到絕對的安全。你怎麼知道,爸爸連他自己也保護不了,我們的生命都在上帝的掌握之中。

不過,對於爸爸媽媽,你的弱小確有非凡之力。唯其因為你弱小,我們的愛更深,我們的責任更重,我們的服務更勤。你的弱小召喚我們迫不及待地為你獻身。

8 續寫《人與永恆》

朋友來信向我道賀:「你補上了《人與永恆》中的一章,並且是最奇妙的一章。」

說得對。

我曾經寫過一本題為《人與永恆》的書,書中談了生與死、愛與孤獨、哲學與藝術、寫作與天才、女人與男人等等,惟獨沒有談孩子。我沒有孩子,也想不起要談孩子。孩子真是可有可無,我不覺得我和我的書因此有什麼欠缺。現在我才知道,男人不做一回父親,女人不做一回母親,實在算不上完整的人。一個人不親自體驗一下創造新生命的神秘,實在沒有資格奢談永恆。

並不是說,養兒育女是人生在世的一樁義務。我至今仍蔑視一切義務。可是,如果一個男人的父性、一個女人的母性——人性中最人性的部分——未得實現,怎能有完整的人性呢?

並不是說,傳宗接代是個體死亡的一種補償。我至今仍不相信任何補償。可是,如果一個人不曾親自迎接過來自永恆的使者,不曾從嬰兒尚未沾染歲月塵埃的目光中品讀過永恆,對永恆會有多少真切的感知呢?

孩子的確是《人與永恆》中不可缺少的一章,並且的確是最奇妙的一章。

9 孩子帶引父母

我記下我看到的一個場景——

黃昏時刻,一對夫婦帶著他們的孩子在小河邊玩,興緻勃勃地替孩子捕撈河裡的蝌蚪。

我立即發現我的記述有問題。真相是——

黃昏時刻,一個孩子帶著他的父母在小河邊玩,教他們興緻勃勃地捕撈河裡的蝌蚪。

像捉蝌蚪這類「無用」的事情,如果不是孩子帶引,我們多半是不會去做的。我們久已生活在一個功利的世界裡,只做「有用」的事情,而「有用」的事情是永遠做不完的,哪裡還有工夫和興緻去玩,去做「無用」的事情呢?直到孩子生下來了,在孩子的帶引下,我們才重新回到那個早被遺忘的非功利的世界,心甘情願地為了「無用」的事情而犧牲掉許多「有用」的事情。

所以,的確是孩子帶我們去玩,去逛公園,去跟蹤草葉上的甲蟲和泥地上的螞蟻。孩子更新了我們對世界的感覺。

10 凡夫俗子與超凡脫俗

在哲學家眼裡,生兒育女是凡夫俗子的行為。這自然不錯。不過,我要補充一句:生兒育女又是凡夫俗子生涯中最不凡俗的一個行為。

嬰兒都是超凡脫俗的,因為他們剛從天國來。再庸俗的父母,生下的孩子決不庸俗。有時我不禁驚詫,這麼天真可愛的孩子怎麼會出自如此平常的父母。

當然,這不值得誇耀。正如紀伯倫所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