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經典和我們

「蝙蝠文叢」從西方自古及今人文經典著作中選擇比較輕鬆易讀的文本,按照主 題分輯,按照作者分冊,陸續出版。這套叢書的宗旨是「經典文本,輕鬆閱讀」,很合我讀 書的旨趣,我來說一說自己的理解。

讀什麼書,取決於為什麼讀。人之所以讀書,無非有三種目的。一是為了實際的用途,例如 因為職業的需要而讀專業書籍,因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讀實用知識。二是為了消遣,用讀書 來消磨時光,可供選擇的有各種無用而有趣的讀物。三是為了獲得精神上的啟迪和享受,如 果是出於這個目的,我覺得讀人文經典是最佳選擇。

人類歷史上產生了那樣一些著作,它們直接關注和思考人類精神生活的重大問題,因而是人 文性質的,同時其影響得到了許多世代的公認,已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因而又是經典性 質的。我們把這些著作稱做人文經典。在人類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經典構成了一種偉大 的傳統,任何一個走在這條路上的人都無法忽視其存在。

認真地說,並不是隨便讀點什麼都能算是閱讀的。譬如說,我不認為背功課或者讀時尚雜誌 是閱讀。真正的閱讀必須有靈魂的參與,它是一個人的靈魂在一個借文字元號構築的精神世 界里的漫遊,是在這漫遊途中的自我發現和自我成長,因而是一種個人化的精神行為。什麼 樣的書最適合於這樣的精神漫遊呢?當然是經典,只要我們翻開它們,便會發現裡面藏著一 個個既獨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一個人如果並無精神上的需要,讀什麼倒是無所謂的,否則就必須慎於選擇。也許沒有一個 時代擁有像今天這樣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閱讀得少。在 這樣的時代,一個人尤其必須懂得拒絕和排除,才能夠進入真正的閱讀。這是我主張堅決不 讀二三流乃至不入流讀物的理由。

圖書市場上有一件怪事,別的商品基本上是按質論價,惟有圖書不是。同樣厚薄的書,不管 裡面裝的是垃圾還是金子,價錢都差不多。更怪的事情是,人們寧願把可以買回金子的錢用 來買垃圾。至於把寶貴的生命耗費在垃圾上還是金子上,其間的得失就完全不是錢可以衡量 的了。

古往今來,書籍無數,沒有人能夠單憑一己之力從中篩選出最好的作品來。幸虧我們有時間 這位批評家,雖然它也未必絕對智慧和公正,但很可能是一切批評家中最智慧和最公正的一 位,多麼獨立思考的讀者也不妨聽一聽它的建議。所謂經典,就是時間這位批評家向我們提 供的建議。

對經典也可以有不同的讀法。一個學者可以把經典當作學術研究的對象,對某部經典或某位 經典作家的全部著作下考證和詮釋的功夫,從思想史、文化史、學科史的角度進行分析。這 是學者的讀法。但是,如果一部經典只有這一種讀法,我就要懷疑它作為經典的資格,就像 一個學者只會用這一種讀法讀經典,我就要斷定他不具備大學者的資格一樣。惟有今天仍然 活著的經典才配叫做經典,它們不但屬於歷史,而且超越歷史,彷彿有一顆不死的靈魂在其 中永存。正因為如此,在閱讀它們時,不同時代的個人都可能感受到一種靈魂覺醒的驚喜。 在這個意義上,經典屬於每一個人。

作為普通人,我們如何讀經典?我的經驗是,不妨就把經典當作閑書來讀。也就是說,閱讀 的心態和方式都應該是輕鬆的。千萬不要端起做學問的架子,刻意求解。讀不懂不要硬讀, 先讀那些讀得懂的、能夠引起自己興趣的著作和章節。這裡有一個浸染和熏陶的過程,所謂 人文修養就是這樣熏染出來的。在不實用而有趣這一點上,讀經典的確很像是一種消遣。事 實上,許多心智活潑的人正是把這當作最好的消遣的。能否從閱讀經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極大 愉悅,這差不多是對心智品質的一種檢驗。不過,也請記住,經典雖然屬於每一個人,但永 遠不屬於大眾。我的意思是說,讀經典的輕鬆絕對不同於讀大眾時尚讀物的那種輕鬆。每一 個人只能作為有靈魂的個人,而不是作為無個性的大眾,才能走到經典中去。如果有一天你 也陶醉於閱讀經典這種美妙的消遣,你就會發現,你已經距離一切大眾娛樂性質的消遣多麼 遙遠。

根據以上理解,我祝願這套叢書成為普通讀者和人文經典之間的一座橋樑,使更多的人品嘗 到讀經典的愉快,也使更多的人文大師成為普通讀者的心靈朋友。

20032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