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7.湊合

來客,「盤飧市遠無兼味」,舉箸前照例要客氣一句:「沒什麼菜,湊合著吃點吧。」題目「湊合」就是由這種意義來。與散行文字相比,作詩詞是高難動作,因為要在體制、字數、句數、押韻、平仄,也許還有對偶等多種限制中成篇,還要確有詩情詩意,並顯得精巧自然。高難,又勢在必成,於是情動於中而形於言,在成篇的過程中,就不能不藉助於「湊合」。這裡湊合有進退兩種意義:進時間靠前,是在作的過程中拼湊,即這樣不合適,換為那樣之類的動作;退時間靠後,是成篇以後,看看,格律方面沒問題,可是總覺得平平庸庸,乏善可述,想改,卻心有餘而力不足,只好寬大處理,湊合著吧。退的湊合沒什麼可講的,以下主要談進的湊合。湊合,或者不能算上策,可是作詩詞,即如李杜、秦周等名家,至少是有時,也不能離開它,這樣說,是它有用。至於我們一般人,不敢望李杜、秦周等的項背的,就不只有用,而且可以看作成篇的訣竅。訣竅,有不光彩的一面,是亮出來,原來如此,未免泄氣。這裡想談談這不光彩的一面,又因為褪去脂粉的黃面,只有自己容易看到,所以有些地方也要厚顏,現身說法,用今語說是坦白,希望對初學能夠有些用。

由古人談起。湊合,可以大到情意,比如本來是希冀或想表現為希冀的,因為感到這樣表現,深度不夠,或力量差些,於是表現為悵惘。同樣大的可以是體制,比如本來是想寫為七律的,因為時間不夠或一時靈機不來,於是勉強成篇,寫為七絕。由大縮小,句的組織,韻的選擇,以至於字的抉擇,等等,都會有這種本想如此、變為如彼的情況(這類情況,上一篇也曾言及)。但這類情況,大多是只有天知地知己知的;讀者所能見是最後的寫定本,一般總像是天衣無縫。所以談古人作品中的湊合,只能找一點點尚有形跡可尋的。可尋的形跡有程度之差。例如前後兩聯相接不妥貼,開端或結尾不鮮明,等等,是程度淺的;程度淺,作為湊合的例,說服力不強,只好不舉。例如受格律的限制,想順應而沒有取得天衣無縫的效果,是程度深的;程度深,舉目可見,說服力強,所以舉例限定這類的。格律的限制,主要是押韻、平仄和對偶(句數、字數的條件容易滿足;失粘、合掌之類罕見),以下就此三類舉一些湊合的例(多用近體詩,因為最明顯)。

先說押韻方面,如: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讀仄聲),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讀仄聲)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讀仄聲)千。本

為聖明除弊政,敢將衰朽惜(讀仄聲)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前一首,山在郭外直立,不能斜立,為了湊合麻韻,用「斜」。後一首,雪大,馬不能快走,為了湊一先韻,用「前」,是將就,因為即使前可以表前行,與快行終歸有別,何況不前的字面意義可以是在後。再說平仄方面,如: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讀仄聲)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讀平聲)簪。(杜甫《春望》)

重幃深下莫愁堂,卧後清宵細細長。神女生涯元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讀平聲)桂·葉香。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李商隱《無題》)

前一首,依格律,第七句應該是平平平仄仄,白髮搔更短是仄仄平仄仄,不合,一不論,二不能通融,不得已,換「發」為「頭」。後一首,依格律,第六句應該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說桂花香不成,因為二四六必須分明,不得已,換「花」為「葉」。再說對偶方面,如:

青山橫·北·郭(讀仄聲),白水繞東城。此地一(讀仄聲)為別(讀仄聲),孤蓬萬里征。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李白《送友人》)

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無成兩鬢絲。蹤跡大綱王粲

傳,情懷·小·樣·杜·陵詩。鶺鴒音斷人千里,烏鵲巢寒月一枝。安得(讀仄聲)中山千日酒,酩然直到太平時。(王中《干戈》)

前一首,實際是山橫郭北,為了與「東城」對偶,改為「北郭」。後一首,與「王粲」對偶,最好用姓名(杜甫),可是相對的字要平仄不同,不得已,用住地的「杜陵」;情懷無所謂大小,稱為「小樣」,是為了與「大綱」對偶,強拉來的。

湊合,也可能,或說有更多的可能,妙手偶得,其結果就像是天衣無縫。不過也可以這樣看:惟其天衣無縫,反而可以證明,是一試再試,由精心錘鍊中來。這最明顯也最多地表現在對偶中,如「雲標·金闕近,樹杪·玉堂懸」,「·絳帳恩如昨(讀仄聲),·烏衣事莫尋」,「誦《·詩》聞國(讀仄聲)政,講《·易》見天心」,「·匡·衡抗疏功名薄(讀仄聲),·劉·向傳經心事違」,「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讀仄聲)古來稀」,「·當·君·白·首·同·歸·日,·是·我·青·山·獨(讀仄聲)·往·時」,一是金對玉,二是顏色對顏色,三是書名對書名,四是人名對人名,五是借音對,六是流水對,像這些,碰巧的可能很小,也就只能從另一條路來,拼湊的。

拼湊是成篇以前的事,我們讀古人之作在成篇以後,近乎誅心的挑剔就較難抓住,也較難證實。為了泄漏偷巧的心機,以下想不避自吹自擂之嫌,舉自己的打油句為例,以說明這類不光彩的拼湊竟是無孔不入。無孔不入,如果巨細不遺,那就會罄筆難書。所以只好抓幾個重要的方面為綱,用輕點法以顯示全面。

一、標題。著文,文不對題,不好。詩也是這樣,內容要恰好是詩題要求的。且說不久之前,我所在的出版社要慶祝成立四十周年,我理當寫點什麼。謅詩容易,因為字數少,並且話可以不沾滯,於是以《祝本社成立四十周年》為題,謅了一首五律:

潛夫成庶老,季子未輕裘。亦有書興,應無乞米羞。亡羊憐舊學(讀仄聲),待兔愧新猷。欲獻鴻都賦,冰桃祝萬秋。

成篇後一看,也許因為直寫祝不容易,還是老習慣,由己身方面下筆,到尾聯才轉到題內。文不對題,怎麼辦?重新來,費力,於是乞援於湊合,改題為《本社成立四十周年述感》,也就交了卷。

二、篇章組織。先抄拙作《自傷》一首:

大道嘆多歧,龜蓍問所之。中原常水火,下里少胭脂。有感皆成淚,無聊且作詩。樂清仍履濁(讀仄聲),慚愧寸心知。

成篇之後看,像是沒有拼湊的痕迹,其實不然。由寫作時的心情方面說,可以指出三點。其一是首聯兩句的次序,本來是可以顛倒過來的,只因為全篇是仄起(大道),所以「龜蓍」句就不得不退居第二位。其二是第三句,曾經想用「中朝多傅保」,與「下里少胭脂」對偶,比較,斟酌,覺得「常水火」分量重,與己身更切近,所以用了這一句。其三是四聯八句降生的歷史,讀者必以為老大哥或老大姐是「大道嘆多歧」,其實又不然。是第六句「無聊且作詩」,因為自己感觸最深,就先上心頭。第六句先得,隨著來的當然是第五句「有感皆成淚」,因為孤掌難鳴。然後才是首聯或頷聯,最後是尾聯。作的次序打亂,是典型的湊合。

三、詞語的抉擇。這種湊合幾乎篇篇可見,句句可見。常見的一種是兩可,比如寫了一句「悵望西天一抹紅」,想換換,小換,可以用「悵望西天一樹紅」,大換,可以用「悵望枯荷對晚風」。有時不是兩可,而是有妥與不妥之分,只舉一例。那是10年以前,得機緣住在香山之麓,一時高興,謅《香山漫興四首》。最後一首是:

玉勒連錢馬,金輪步輦車(讀chā)。何如煙岫里,畢世作山家。渴飲雞嗚露,飢餐枸杞花。恩波今浩蕩,擊壤勝丹砂。

過了些年,偶然翻看,覺得第七句不妥,因為近於熱,與通篇的恬靜情調,也應該恬靜的生活之道不合。必須改,又不想大改,於是只換「今」為「應」,算作希望,一湊合,過去了。

四、押韻。前些年,按舊演算法年滿七十,附庸風雅,謅了《古稀四首》。第一首總說,是:

粥飯隨緣慶古稀,旅囊猶貯舊緇衣。三冬宛委嘗尋道,百歲窮通未見幾。輦轂風高懷硯老,濠梁夢斷看魚歸。賞心欲共春冰盡,回首應憐四九非。

這首詩押五微韻,顯然是因為第一句宜於亮出「古稀」二字。其後是,「稀」字已定,其餘四個韻字只能從五微韻里找。找到「衣」、「幾」、「歸」、「非」四個,嵌進去,像是順理成章,其實則未必。可以設想,寫生活,寫感受,有粥吃粥、有飯吃飯、得樂且樂之後,一定有多種可寫、值得寫的情況,而「衣」、「幾」、「歸」、「非」所寫,恰好是最值得寫的可能,也許最多不過百分之五十吧?但是寫詩就只能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