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7章(1) 漸與頓

7.1通往禪悟的路

禪悟,如上一章所說,大難。難,是因為必須反生活的常情始能獲得。常情是飲食男女,或者說,看見錦衣玉食,看見西施和潘安,覺得好,並進而企求。求得,覺得樂;不得,覺得苦。對於苦樂,是盡全力避免前者,取得後者。此外,再加上立德、立功、立言,生則高官厚祿,死則有人慎終追遠之類,自我安慰,說是無憾,而已而已。佛家就大不同,認為這都是在苦海中流轉;想脫離,就要走完全相反的一條路。

這相反的一條路,至少由常人看,怪誕,渺茫,而且太崎嶇,幾乎是連舉步也困難。怎麼能走通呢?顯然,用現在的話說,要改造思想;而且小改不成,必須大改,改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才勉強可以及格。佛家的修持,主要是禪定,後來南宗禪改為參禪,目的就是思想真能夠得到改造。能得不能得,關鍵在於能不能以新境代舊境。如上一章所分析,感知的境,因為有現實為證,變換幾乎是不可能的。那就只好在冥想方面多下功夫。這冥想的境,即所謂新境,或說禪境,「生」和「存」都不容易。所謂生,是冥想時,真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所謂存,是悟以後,長時期,即便走出山林,碰到錦衣玉食,碰到飛燕、楊妃,仍舊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或者總的說,是心不再為(感知的)境移,因而也就不再有煩惱。佛家稱有煩惱為迷,不再有煩惱為悟。常人當然相反,會說迷是常態,悟是變態。禪師們,至少悟之前也是常人,那麼,求悟就要由常態走到變態,仍用常人的話說,要視有為空,感樂為苦,等等。這顯然太難了。難而求有成,不能不下大功夫。這功夫,如果身和心可以分開說,是以心(冥想)為主力,身為助力(居山林、靜坐、調息等),求變知見,變愛惡,變取捨。

這樣大的變,要靠堅忍的修持才能取得。修持,同是禪,方法也會因宗派的不同而有差異;又同一宗派,也會因人的不同而有細微的差異。關於宗派的較大不同,圭峰大師宗密在《圓覺經大疏》《禪源諸詮集都序》等著作中有較詳的說明。

《圓覺經大疏》分禪法為七家:一是「拂塵看凈,方便通經」,意思是勤除染污,以明清凈本性,並以通經為助力。二是「三句用心,謂戒定慧」,意思是要無憶,無念,莫忘,即修戒定慧。三是「教行不拘而滅識」,意思是破一切執著,以無心得妙道。四是「觸類是道而任心」,意思是一切作為皆可顯佛性之用,不思善,不思惡,任心而行。五是「本無事而忘情」,意思是心境本空,明此理即可忘情,忘情即無苦。六是「借傳香而存佛」,意思是師徒授受,以傳香為記,以念佛求無想。七是「寂智指體,無念為宗」,意思是心體本寂,識此清凈心即可證涅槃。這類別是由學理方面分析出來的;實際去行,恐怕難於這樣清楚地劃清界限。又,關於心、識、體、用之類,如果深入追求,就會陷入名相的大海,所以這裡還是只好遷就常識,少管修持的心理狀態,而多注意修持的功效,即漸或頓。

依常理,修持,以及變,大不易,路程都應該是長的;可是由南朝竺道生起,尤其由六祖慧能起,有不少禪師相信,也可以短到一瞬間。時間長是「漸」,時間短是「頓」。兩者都是求得禪悟的方法,其性質和分別,以及其間的關係、得失等,也是想了解禪的人不能不追根問柢的。

7.2.1漸修

用禪定方法改造思想,求以奇境代常境(解脫),是佛教興起以前就有的,也是佛教興起之後許多教派共同的。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出家後曾學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捨棄苦行後渡尼連禪河,在畢缽羅樹下結跏跌坐,據說連續七七四十九日,順逆觀十二因緣,終於得無上等正覺,所有這些修持功夫都是禪定。推想佛教早期,信士弟子修習禪定,靜慮的所慮都是四聖諦法,即「苦」由於「集」,應以「道」「滅」之。後來,順隨求深奧、趨繁瑣的教風,禪定的內容複雜了,講法很多,這裡說說最通常的。大致可以分為「觀法」「禪境」「受用」三種或三個階段。

(一)觀法。這是坐禪時冥想內容的因材施教或對症下藥,就是適應不同的心理過失,選用不同的定功來對治。計有五種:一是多貪慾,用不凈觀法治,就是設想愛而欲得之物都是不幹凈的。不凈分為兩種:一種是己身不凈,包括九種不凈相:死,脹,青瘀,膿爛,壞,血塗,蟲咁,骨鎖(身肉壞之後骨仍連),分散。一種是他身不凈,包括五種不凈相:

種子(己身宿業和父母精血),住處(母胎),自相(有多種排泄物),自體(由三十六種不凈物合成),終竟(死後朽壞)。佛家省察人的情性,知道貪慾,包括最熾烈的淫慾,是走向出世間的最嚴重的攔路石,所以把不凈觀法看作最重要的法寶,不只列在觀法的第一位,並且用十二分力量實行之,如禪堂用功之外,還要求到叢冢間去看死屍。觀法之二是多瞋恚,用慈悲觀法治。對於他人,與樂曰慈,拔苦曰悲,就是富有同情心,處處利人達人。他人包括四種:親屬,無大親疏者,路人,仇敵。因為包括仇敵,要求不怒不恨,所以還提倡忍辱,就是連受到打罵也不當一回事。觀法之三是多愚痴,用因緣觀法治。所謂愚痴,是認為世間諸法是實,因而迷惑不悟。因緣觀即順逆思惟十二因緣(有「老死」由於有「生」,有「生」由於有「有」,等等;「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等等),最終要求領悟萬法皆空。觀法之四是多我見,用四界分別觀法治。我見或我執,是妄計我(自身)和我所(自身之外)為實。這是諸多煩惱之起因,所以須以分別是妄的道理驅除之。觀法之五是多散心,以數息觀法治。數息,也說安般,安(安那)是入息,般(般那)是出息,即靜坐默數呼吸,使心止於一處。止於一處不是道家的無思無慮,是專註於一理,這理是無我、諸行無常之類。觀法分多種,是事理的解析;實際用功,當然不能不兼用,如既有貪慾又有我執,就要兼修不凈和四界分別兩種觀法;而數息觀法又像是禪定的入門或基礎,是用功時都離不開的。

(二)禪境。這有如世俗的由小學升中學,由中學升大學,定功有成,所得之境也是由淺入深。計分四級:一是初禪。這一階段,修禪定人的感受,或說講法,非常複雜,依次序說計有粗住、細住、欲界定、未到定(以上為入門前之相)、八觸、十功德(以上為已入門之相)幾種。坐禪開始,靜坐調息,感到心安穩而不散亂,是粗住。進一步,感到心更澄凈安穩,是細住。再進一步,感到空明,己身如雲如影,是欲界定。更進一步,感到心地泯然,不見眼前常見之物,是未到定(未入初禪)。此後經過較長時期(日、月或年),入初禪定,身感八觸:動觸,身起動亂;癢觸,身發癢,似無處安置;輕觸,身輕如雲霧,似能飛行;重觸,身重如石,端然不動;冷觸,如浸冷水中;暖觸,身熱如火;澀觸,身如木皮,滑觸,身滑如乳。入初禪定可得十功德(又稱十眷屬):空,明,定,智,善心,柔軟,喜(粗樂),樂(細樂),解脫,境界相應。還有十八支的講法(初禪五支,二禪四支,三禪五支,四禪四支),初禪五支是:覺支,觀支,喜支,樂支,一心支。這都講得過細,不如《坐禪三昧法門經》的話簡明扼要,那是:「行者呵去愛欲,滅斷慾火,一心精勤信樂,令心精進,意不散亂,觀欲心厭,除結惱盡,得初禪定。」禪定是求舍世間法,當然是捨得越多,成就越大,境界越高。初禪之境,獲得靠思,所得為覺觀,為喜樂。舍覺觀仍有喜樂為二禪。舍喜仍有樂為三禪。兼舍樂為四禪。四禪是禪定的最高境界,理應稱為「悟」。

(三)受用。這是禪定有成所得之善果,是行四無量心,修四念處,明四聖諦,得六神通,都成為易事。四無量心是慈無量(使眾生得樂),悲無量(使眾生離苦),喜無量(見眾生得樂而喜),舍無量(離一切苦樂),總的精神是行功德,以求生梵天。四念處又名四空定或四無色定,是空無邊處定(離一切色相,入虛空),識無邊處定(虛空因識而有,觀識而舍虛空),無所有處定(識亦虛幻,進而舍識),非想非非想處定(有想非,無想亦非,故取非想非非想),這是更高的修持方法。四諦是苦集滅道,明此理就可以成正覺。六神通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都是常識認為不可能的能力。

以上所講的修持方法,由坐禪到開悟,顯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就是說,必須漸修。從禪林的生活方面看,專說六祖慧能以後,也是按部就班以求有成。如百丈懷海的《禪門規式》(以後發展為《百丈清規》)規定:

所裒學眾,無多少,無高下,盡入僧堂中,依夏次安排。設長連床,施椸架,掛搭道具。卧必斜床唇,右脅吉祥睡者,以其坐禪既久,略偃息而已,具四威儀也。

維持「坐禪既久」不容易,因而要有嚴格的修持制度來保證。

這有日日的,是定時坐禪以外,還有課誦,主要是早晚須上殿誦經。還有年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