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4章(2) 中土佛教

4.5.1三論宗

佛教教義,佛滅度後在空、有方面就有了分歧:先是小乘成實說空,俱舍說有;後來是大乘三淪說空,法相說有。三論是《中論》《百論》和《十二門論》;向上推求還有《大品般若經》。中土自鳩摩羅什起宣揚三論義理,開創了三論宗。

繼承羅什的三論宗大師有道生、僧肇、曇影、曇濟、僧朗、僧詮、法朗、吉藏、慧遠(非東晉慧遠)、慧因等。其中以吉藏(隋到唐初人)貢獻最大,可以看作三論宗的代表人物。他著《大乘玄論》《三論玄義》等多種書,因為曾在會稽嘉祥寺弘法,人稱嘉祥大師。

介紹三論宗的義理相當困難,原因,嚴格說不是太深,而是太模稜。比如他們的「八不中道」(否定八種邊見而後得圓通的中道)是: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前兩句是就時間說,後兩句是就空間說,意思是只有破了這樣的種種時空的計執,我們才能認識真如實相。可是,即以生滅而論,比如設想個張三,說他還活著,不對,說他已經死了,也不對,真相如何,我們就只能到邏輯的排中律之外去尋求了。三論宗的精神是破一切,一切破了才能體會萬法皆空。但執著空也是邊見,也是有所得;無所得才是中道。

理難於捉摸,但目的是明確的,是以為必須如此認識,才能變張目可見的諸多可欲為不可欲,才能滅因貪戀而生的種種苦。立意是可以諒解的,只是這樣費力思辨,破現實的效力能有多大呢?也許就是因此,只是到唐朝初年,這一宗就逐漸衰微了。

4.5.2法相宗

法相宗是大乘有宗,唐朝初年玄奘法師創立的。因為玄奘住長安大慈恩寺,所以又稱慈恩宗;又因為教義的重點是萬法唯識,所以又稱唯識宗。玄奘是通一切宗派的佛教學者,可是到印度求法,主要是向那爛陀寺的戒賢大師學唯識,回國譯經弘法也偏重唯識,所以被推為法相宗的祖師。法相宗信奉的經典主要是論,有一本十支之說:一本是《瑜伽師地論》;十支是《百法明門論》《五蘊論》《顯揚聖教論》《攝大乘論》等。後來還有新編譯的《成唯識論》,也是重要典籍。

從玄奘受學的人很多,歷代著名的傳唯識學的大師有窺基、圓測(新羅人)、普光、慧沼、智周、如理、道氤等。

介紹法相宗的義理更加困難,因為在名相的辨析方面,它是最繁瑣的。中心思想是萬法唯識。識有多種:眼、耳、鼻、舌、身(觸覺)是前五識;前五識所得是雜亂的感覺,要經過第六識的意(識)整理,才能成為知識;但第六識還是流動不定的,它後面還有個第七識末那識,這是常住的自我,第六識要依此而活動;第七識後面還有個第八識阿賴耶識,是前幾種識所以能活動的根本。第八識中有變現一切的種子,萬法皆由此而生,所以萬法沒有實性,只有能產生一切的才有實性。能變現一切的種子性質不同:污的是有漏(煩惱)種子,是一切世間法之因;凈的是無漏種子,是一切出世間法之因。八識之外,還有三時、五種性等理論,離常識更遠,只得從略。

玄奘法師從印度還帶來因明學,弟子窺基等在這方面也鑽研得很深。因明研討的主要是邏輯方面的知識,學術價值比較高。

與其他宗派相比,法相宗學究氣味特別重,總是盡全力於名相的辨析。不幸的是,窮理與篤行常常難於兼顧;而佛教,總當以行(求解脫)為主,理的研討不過是輔助手段。這樣,全力窮理就容易成為喧賓奪主,又,這理也太繁瑣了,以致很難楔而不舍,所以唐朝中期以後,隨著不立文字的禪宗的興盛,它就漸漸消沉了。

4.5.3律宗

持戒是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都應該重視的,照理說講戒律就不會成為獨立的一宗。可是獨立了,這是因為:一,傳戒的制度早年並不通行;二,戒有多種,有分歧就有理可講;三,同其他名相一樣,戒律方面的事也可以深鑽,鑽就難免人各有見,見不同就容易形成宗派。南北朝時期,譯出的律部經典有四種:《十誦律》,《四分律》,《摩訶僧祇律》,《五分律》。最流行的是《四分律》(小乘),唐以前有法聰、慧光、道雲、道洪、智首等,都是研究、弘揚《四分律》的大師。唐初道宣是智首的弟子。他學問淵博,著作很多,如《大唐內典錄》《續高僧傳》《廣弘明集》等,都是佛教的重要典籍。他還大力鑽研律部,用大乘的教義解釋《四分律》,著作也不少,有的舉三種,稱為三大部,有的舉五種,稱為五大部。他在律學方面貢獻大,弟子多,所以公認為弘揚律學的大師。道宣住終南山白泉、崇文等寺,所以他這一派的律學稱為南山宗。差不多同時,還有個法礪,住相州日光寺,也弘揚《四分律》,講法與道宣不同,人稱為相部宗。稍晚還有個懷素(不是中唐的草書名家懷素),住西太原寺東塔院,也弘揚《四分律》,講法與前兩家都不同,人稱為東塔宗。這律學三宗,一直到中唐都爭論得很厲害。中唐以後,相部、東塔二宗漸漸衰微,通常說律宗就專指南山宗了。南山宗道宣以下,弘揚《四分律》的律師歷代都有,如周秀、道恆、玄暢、元表、允堪、元照、如馨、讀體、福聚等都是。

戒重在行,如殺、盜、淫、妄、酒是戒,要求的只是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講道理而想入玄自然不容易。不得已只好往心中追。依佛教教義,戒經過分析成為四種:一是戒法,為佛所制定的條文;二是戒體,為受戒、持戒的心理活動的本源(產生防非止惡之功能的本體);三是戒行,為依戒律而行的行為;四是戒相,為合於戒律的可以作為規範的外貌。四者之中,第二種戒體上可以大作文章。律學三宗的分歧主要來自這方面的爭執。有了戒體,自然要追求戒體的性質(等於問出身):南山宗說是阿賴耶識的種子,屬於心法(可領會為非在外);東塔宗說是屬於色法(可領會為表現於外);相部宗說是屬於非色非心。說法不同,反正都不能用實況來證明,我們也就不必根究孰是孰非了。律宗傳授的一件大事是,唐朝開元、天寶年間出了個鑒真,在揚州大明寺弘揚律學,應日本僧人榮睿、普照等的邀請,東渡日本,成為日本律宗的開創者。

與三論、法相等宗派相比,律宗在教理方面鑽得不深,這是因為弘揚戒律不能文字般若,要坐而可言,起而能行。而行,則是真信受假信受的唯一試金石。專從這一點看,律宗在諸宗里也許是最重要的,或最根本的,因為沒有它,或說它的宗旨不能暢通,佛教,連帶各宗,也就雖有實無了。

4.5.4凈土宗

凈土宗,和禪宗一樣,特別重視傳承統系。由宋朝起,有六祖說,是(東晉廬山)慧遠和善導、法照、少康、省常、宗賾。有七祖說,是慧遠和善導、承遠、法照、少康、延壽、省常。七祖加袾宏成為八祖;再加智旭成為九祖;等等。其實修凈土法門不始於慧遠。在他之前,有竺法曠已經講習凈土。但大力弘揚則始於慧遠,他聯合一些信佛名士劉遺民、周續之、宗炳等組成白蓮社,約定共同念佛,期望往生西方凈土(因此凈土宗又稱蓮宗)。慧遠之後,弘揚凈土法門的大師,有北朝末年的曇鸞,唐代的道綽、善導、迦才、慧日、承遠、法照等。唐以後有延壽、靈照、慧詢、明本、惟則、普度等。凈土宗的教義典據是三經一論。三經是《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和《阿彌陀經》;一論是《往生論》。修持方法是念佛,目的是往生凈土。念佛,就理論說,或就歷史傳統說,本來有三種:一是稱名念佛(主要靠口說),二是觀想念佛(如閉目想像佛像之美好莊嚴),三是實相念佛(如思慮教義的空)。凈土宗的念佛,後來專指稱名一種,原因大概是,用現在的話說是空易掌握。凈土在西方,推想是因為佛教來自西方。但就理論說,諸有情皆有佛性,凈土也可以不限於西方。確是有東方凈土(名凈琉璃)之說,那是藥師琉璃光如來掌管的。還有天上凈土(兜率天)之說,那是彌勒菩薩掌管的。大概因為釋迦牟尼生在西方,所以東方和天上吸引力不大,念佛祈求往生的都是西方凈土,名為極樂世界。

凈土的理論似乎不深。其中一種是打算盤式的,所謂難行和易行的二道之說。難行是在五濁(劫濁、煩惱濁等,意為每下愈況)之世,想通過斷惑證理而得聖果,這是聖道門;易行是念佛往生凈土,是凈土門。這樣易行為什麼就能如願?據說有兩種力可作保證:一屬於內,是努力念佛;一屬於外,是阿彌陀佛有此心愿。外力大,可是非自己所能左右,所以像是靠得住的辦法還是多念佛,據說有大成就的信士弟子都是每天宣(阿彌陀)佛號幾萬遍。

凈土宗也傳入日本。十二世紀的日本和尚源空,依據唐朝善導的《觀無量壽佛經疏》,宣揚凈土法門,開創了日本的凈土宗。

與三論、法相等多辨析名相的宗派相比,凈土宗有大優點,是:一,費力不多而收效很大。所謂費力不多,是只念「南無阿彌陀佛」,不必辨析空、有等。所謂收效很大,是極樂世界比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