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醜小鴨情結

《醜小鴨》是《安徒生童話》中的又一名篇,其流傳範圍之廣,稍有文化常識的人很少不知道「醜小鴨和白天鵝」的故事。

有一年夏天,一群小鴨子從鴨蛋里孵化出來,最後從一個特別大的蛋中破殼而出的是一隻看起來個子很大、模樣很醜的小鴨子。鴨媽媽不知道這是從鵝蛋里孵出的小鵝,只覺得所有的孩子都不像它。

這隻又大又丑的小鴨子在飼養場里遭到了所有雞和鴨的欺負,誰都去啄它、擠它、耍弄它,它不知道躲到哪兒去才好。連自己的兄弟姐妹也開始討厭它,甚至鴨媽媽也希望它離遠一些。一天,女飼養員踢了醜小鴨一腳,它就撲騰著翅膀飛過矮矮的樹籬跑遠了。

它到了野鴨棲息的沼澤地,又受到野鴨們的歧視。

噩運無法擺脫地跟隨著它。

當冬天來臨時,醜小鴨在一片冰湖中被凍暈了。

一個農夫把它拾到家中,交給妻子,小鴨子慢慢蘇醒了。孩子們想逗小鴨子玩,可是它見了他們就害怕,慌慌張張撲到一個牛奶罐里,濺得牛奶四濺。女主人尖聲叫起來,醜小鴨更著急了,飛到奶油盆里,再飛進麵粉桶里,當它飛出來時,樣子十分難看。女主人嚷著用棒打它,孩子們奔跑著要捉住它。它便一溜煙跑到了外面,鑽進了灌木叢。

就這樣,它在沼澤的蘆葦里躲過了令人心酸的冬天。

春天來了,它的翅膀忽然伸展起來,拍打得比以前有力多了,它也能往高處飛了。這時,它發現自己落在一個花園裡,三隻美麗的白天鵝輕盈地浮在水面上。小鴨子認出了它們,心裡一陣難受,它決心飛到那些高貴的鳥兒那裡,它寧肯被它們啄死,也勝過其他動物啄它、咬它,它再也不願過可怕的冬天了。

當它向它們游過去時,它們也迎面游過來。殺死我吧!小鴨子一面喊著一面低下頭去,等待著痛苦的結局。

然而,它在清澈的水面看到了自己的倒影,出乎意外,它已經不再是笨拙的醜小鴨了,而是一隻姿態優美的白天鵝。三隻白天鵝游過來,用嘴捋順它的羽毛。小孩們喊了起來:這裡有一隻新來的天鵝,它是這一群中最美的。

白天鵝們向它表示祝賀,它伸長了美麗的脖子,心中被深深地感動。它想,當我還是一隻醜小鴨時,誰會想到有朝一日我會如此幸運呢?

《醜小鴨》的主人公自然是醜小鴨了,正像其他童話中的動物角色一樣,這無疑又在用動物比擬人的故事。那麼,醜小鴨是男孩還是女孩呢?

《安徒生童話》中曾經寫到它是一隻公鴨,因此,醜小鴨自然可以看成是男孩的象徵了。然而,這一說明並未引起讀者怎樣的注意,醜小鴨的故事也很少讓人聯想到它是公鴨。特別是當它變成白天鵝之後,讀者往往把它看成女孩的故事,因為小鴨和天鵝在形象上都更容

易使人聯想到女性,在童話故事中,它們也大多是女子的象徵。

這應該不是牽強附會的杜撰。藝術是在形象的必然聯繫上找到比喻的對應。鴨子,特別是天鵝,在人的藝術想像中更靠近女性。

在這裡,我們把最後變成白天鵝的醜小鴨也看成女孩是無妨的。

在《白雪公主》和《灰姑娘》這類童話中,我們直接看到的是人類的故事,對這些故事中隱含的人類社會關係、家庭結構是比較容易看穿的。

而在《海的女兒》中,我們無疑要透過比喻的手法,看清海底人魚世界依然是在象徵人類社會,當我們解剖小人魚的社會家庭處境時,無疑要比解剖白雪公主和灰姑娘有更透徹的眼光。然而,海的女兒最終還是以人的形體與王子及整個人類社會相匯合,所以,這裡的擬人手法對讀者的遮蔽還不太濃重。

到了《醜小鴨》中,則是鴨子的世界了。人們或許只能簡單地看到醜小鴨變成白天鵝是對一種人生故事的比喻,而對更具體的比擬就不深究了。

其實,無論作者自覺不自覺,他在撰寫《醜小鴨》時,依然非常具體地規定了這個小女孩或者小男孩的家庭社會環境。

我們首先看到,所有的小鴨子都是沒有父親的,這個被遺落在鴨窩裡的鵝蛋孵出的醜小鴨自然也沒有父親,顯然,它比其他小鴨子離父親更遙遠。

作為一個遺落在鴨窩中的鵝蛋孵出的小鴨子,自然也遠離了自己的生母,孵化它的母鴨不過是養母,或者可以看成繼母。

在這看來不惹人注意的敘述中,我們卻看到了小主人公與白雪公主、灰姑娘有著共同的童年家庭環境,他們沒有父愛,面對的只是一個缺乏母愛的繼母。

作為一隻鴨子,醜小鴨的童年家庭環境很難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深究;然而,藝術的影響是暗示的,當一個象徵隱含在故事中時,不管自覺不自覺,它都會引起你內在的聯想與共鳴。

醜小鴨在沒有父親又沒有生母的家庭中成長,這已是非常艱難的童年環境。

因為相貌丑,它又遭到了兄弟姐妹的歧視和嘲笑。

無論這一筆在故事中顯得多麼不經意,卻又比擬了一個小孩的童年家庭環境:它是眾多兄弟姐妹中備受歧視的一員。這對於一個小孩無疑又是特別重要的生活處境。很醜的醜小鴨在兄弟姐妹的歧視下,自然是垂頭喪氣,沒有歡笑可言。

接著我們看到,母親(自然是養母了)也越來越歧視它,越來越以它為恥。這對於一個本來就很自卑的小孩不啻是滅頂之災,它的自卑及無望是可想而知的。

接下來,我們還看到,醜小鴨受到了整個社會的歧視,所有的雞、鴨都來啄它、擠它、耍弄它,它東躲西藏,無處棲身。

這樣,我們小主人公的生存境況就相當艱難了。

深究醜小鴨遭受家庭內外歧視的原因,是因為「丑」。它因為丑而被歧視;遭受歧視使它變得更加自卑,自卑低下的結果是變得更丑。這個在別人眼裡的丑孩子,在自己眼裡加倍地丑了。它就這樣戰戰兢兢、自慚形穢、苟延殘喘地勉強活下來,終於被飼養員一腳踢出了籬笆,開始了悲慘的流浪生涯。

在流浪中,它又被野鴨群所歧視,在顛沛流離中捱過了嚴寒而又漫長的冬天。

然而,終有一天,它顯現了白天鵝高貴美麗的本來形象。

這對於它自己是完全意外的,它也因此受到了普遍的讚美和歡迎。

當它舒展雪白的羽毛、伸展美麗的長頸感慨萬端時,我們不由得聯想到很多童話故事中的共同模式:一個出身高貴的王子或公主在磨難中落入社會底層,在歷盡坎坷之後真相大白,重新顯露出原本高貴的身份。

醜小鴨變成白天鵝,不過重演了這個十分常見的故事邏輯。

《醜小鴨》同《白雪公主》、《灰姑娘》、《海的女兒》同是廣為流傳的著名童話。就故事的美麗而言,它似乎不及《白雪公主》、《灰姑娘》和《海的女兒》,這裡沒有小矮人、王子、仙女,也沒有海王、小人魚、海巫婆,只寫了一隻醜小鴨怎樣變成了美麗的白天鵝;然而,它的社會影響卻更為普遍。

自詡「醜小鴨」的人,顯然要比自詡白雪公主、灰姑娘或小人魚的更多。我們經常聽到

有人自比「醜小鴨」,我們也經常聽到人們說某個人是「醜小鴨變成了白天鵝」。

白雪公主、灰姑娘、海的女兒更像故事中的美麗人物;而醜小鴨卻更接近生活。

醜小鴨要比白雪公主、灰姑娘、海的女兒離人們更近。

醜小鴨是一種更普遍的社會現象和人物形象。或許因為醜小鴨既可以代表男孩,也可以代表女孩,少了性別的局限;然而我們說,這裡其實有著更多的原因。

第一,或許就因為它用動物比擬了人類的故事。正是在這種比擬中,一方面包含了醜小鴨從小失去親生父母、被繼母收養的家庭背景,同時又將之隱蔽得難以覺察。

這樣,人們便更能廣泛地對號入座了:我們不是白雪公主,我們沒有出生在王宮裡;我們也不是被繼母虐待的灰姑娘;我們只是一個被人看不起的普通孩子,我們就是醜小鴨。

具體的家庭出身、童年環境被隱蔽了,更多的人便可以根據某一方面的聯繫進入醜小鴨角色。

也就是說,醜小鴨顯然比白雪公主、灰姑娘、小人魚有更普遍的象徵意義。

第二,醜小鴨自小受歧視、遭凌辱的經歷,顯然比白雪公主、灰姑娘、小人魚的童年更曲折,也更生活化。

醜小鴨所受到的精神創傷是很多人在自己的經歷中都能夠體驗到的。當醜小鴨在飼養場中遭到雞鴨的啄、擠、耍弄時,從小受過欺凌的孩子一定會聯想到自己的經歷。而醜小鴨受到兄弟姐妹和母親的嘲弄和歧視,又非常生活化地勾引起許多人類似的童年體驗。

作為一個從小自卑的孩子,醜小鴨那自慚形穢的、東躲西藏的、不敢挺胸抬頭的心理,有著相當多的共鳴者;它比灰姑娘因為不能參加舞會而躲在廚房裡的哭泣離人們的童年生活近得多。

童年時代在家庭、在學校、在社會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