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俄狄普斯情結批判

弗洛伊德分析了古老的俄狄普斯神話,並從中發現了俄狄普斯情結,對這一情結的論述是他全部學說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論,俄狄普斯情結對於人格的形成有著重大的決定作用。

為了更充分地領會弗洛伊德發現的真理,並在此基礎上明確弗洛伊德在這一課題上的局限性,我們有必要對弗洛伊德的理論做進一步考察。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結構有三個組成部分:「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這三者在意識、無意識活動的機制下,在性力發展的關係中形成起來。

(1)「本我」:是一種原始的力量來源,是遺傳下來的本能。「本我」要求滿足基本的生物要求,毫無掩蓋與約束,尋找直接的肉體快樂。這種要求若有遲緩就會感到煩擾懊惱,其結果不是這種原動力消失或減弱,而是企圖滿足的要求更加迫切。因而在「本我」的動力下,一切困難、疼痛和挫折都要克服而在所不惜。「本我」策動的力量如受到壓抑,就會改變方向而轉移地方。

「本我」是個體發生史上最古老的。新生兒純粹由生物衝動──飢、渴、暖的需要、睡眠的需要等──驅使他的活動。「本我」就是這些生物衝動。新生兒的活動沒有什麼社會影響可言,因為至少要在兩個月之後才能有明顯的社會知覺。弗洛伊德認為,生物需要在人的一生中繼續存在,所以「本我」是人格的一個永存的部分,在人一生的精神生活中,「本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2)「自我」:「自我」是人格結構的表層,但也只是部分意識而已。人若在「本我」控制的社會中,危險與恐懼則是難以想像的了,因為「本我」不受任何管制。幸而「本我」得到人格中「自我」的檢查。「自我」是「本我」的對立面,在與環境接觸過程中由「本我」發展起來。

嬰兒最初只有「本我」這一部分,但嬰兒不久就會反應環境中的各種方面,包括社會方面。嬰兒不斷長大,生物衝動的影響就以各種方式受到改變。按照弗洛伊德的說法,嬰兒為了滿足「本我」的要求,逐漸懂得用某種方式和某些地方,比用其他方式和其他地方,能夠更快更有效地得到滿足。結果是嬰兒會按照活動後果的教訓來發展活動或抑制活動。此時嬰兒的行為比之生活開始的時候,變得更少盲目性。弗洛伊德說:在環繞我們的真實外界的影響下,「本我」的一部分獲得了特殊的發展,產生一個特殊的組織,作為「本我」和外界之間的中介,我們精神生活的這一部分可以命名為「自我」。

「自我」是「本我」與外界關係的調節者。「自我」要調節外界與「本我」,一面使「本我」適應外界的要求,一面用肌肉的活動使世界滿足「本我」的慾望。「自我」對外界的功能是感知外界刺激,將經驗消化、儲存。外界刺激若過強,「自我」則避之,若適合則就之。「自我」對「本我」的功能是指揮它,決定它的各種要求是否允許其滿足。這種調節是根據快樂與不快樂原則及現實原則來進行的。「本我」的要求若得到滿足就產生快感,若不能滿足就產生不快感,若遇到可能增加不快感的情況則產生焦慮不安。

(3)「超我」:在和環境的交往中,兒童終於不僅發展了「自我」,而且還知道了什麼是對的和什麼是錯的,能夠對正確與錯誤做出辨別。這就是人格中的「超我」,與一般人所謂良心相似。弗洛伊德在人格中加入「超我」,是由於在進行精神分析時,他發現許多病人都表示為違背良心而內疚,有一種強烈的犯罪之感。可見「超我」有許多清規戒律,強迫「自我」遵守。而這些清規戒律都是來自內心,來自「本我」及「本我」的內部衝突,而不是外部環境應急規則的驅使。

從種族發展來看,「超我」起源於原始人。動物因與環境接觸,「自我」多少可以發展一些,但「超我」則是人類特有的。「超我」的原形雖然是從遺傳傳授給個體,但主要是由兒童期受挫折的性衝動為根據。所以它是嬰兒時期的延長及性慾延遲的結果。

「超我」在較大程度上依賴父母的影響。就像弗洛伊德所說:「在這冗長的兒童時期,正在長大的人依賴父母生活,留下了一個沉澱物。這個沉澱物構成了『自我』裡面一個特殊的機關,使父母的影響能夠長期存在。」兒童(尤其在幼年時期)在與父母的接觸中,通過心力內投或攝取(introje)的機制,將父母的人格及祖先的社會道德等變成為自己的東西。正是人格中的這一側面──「超我」──表達了人的性格特點,使人按照價值觀念和各自的理想行事。「超我」一旦形成了,「自我」有職責同時滿足本能衝動、「超我」和現

實三方面的要求……「自我」要使「本我」的要求獲得滿足,不僅需要考慮外界環境是否允許,還要考慮「超我」是否認可。這樣人的一切心理活動可以從「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間的人格動力關係中得以闡明。另外,人的人格特徵的來源也不能脫離性力。近代有人根據前人研究把正統精神分析學派關於人格特徵與性力的關係進行歸納,列表分析,並指出半個世紀來人們對此不斷修改討論,而且今後必然還會繼續下去。(上述有關弗洛伊德人格結構理論的概括,摘引自《人格心理學》陳仲庚 張雨新編著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這就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他認為「本我」、「自我」、「超我」三個部分都同時活動和作業,一個人能夠生活得順利而有效,則必須依賴這三種力量維持平衡。一旦出現不平衡,其結果就是心理失常。

當我們面對各種心理現象個案或者面對自己的心理體驗時,我們都能發現,弗洛伊德關於「本我」、「自我」、「超我」三合一的人格結構模式有著相當的真理。

這不是抽象的邏輯演繹,而是生動具體的心理事實。只要我們能夠超越多少年來說得幾乎陳舊而麻木的概念,透過語言文字直接進入風雲變幻般生動的心理世界,就不僅能夠重新發現弗洛伊德曾經做出的發現,而且可能有新的補充。

我們首先會發現,「本我」確實存在著。

它當然不是以這個簡單的辭彙存在著,而是以每個人的各種生物本能性的衝動表現出來。飢、渴、暖的要求,性的要求都真實不虛地存在著,一目了然的事實是,這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能。我們用自省的目光稍稍審視一下,就知道這些本能的需要與衝動總是作為生命的本質部分存在著。當它得以滿足時,便不聲不響,安安靜靜。稍有不滿足時,就在身心內部隱隱騷動。如果受到極度壓抑,它就會強烈起伏騷動,直到理智充分意識並滿足它為止。只要人活著,這些活生生的本能與衝動就都存在著,我們只是把它籠統稱之為「本我」而已。

接著我們也便發現,「自我」也是存在的。

當我們用「我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和自己時,當我們以一個有意識的個體面對世界時,當我們仔細探究和體驗我們對「自我」的意識時,便能夠既確切又十分混沌朦朧地覺出那個「自我」的存在。這依然很難用一個辭彙簡單代表,只是姑妄用「自我」二字而已。

我們的全部思想、行為都是這個「自我」在指揮實施,我們就是用「自我」的眼睛在看世界,用「自我」的耳朵在聽世界,用「自我」的思想在思想世界,用「自我」的態度在對待世界,用「自我」的所有感覺在感覺世界。「自我」既存在於我們的目光里,也存在於我們的大腦里,還存在於我們周身身體的感覺里。這個「自我」大概是人類的哲學、心理學永遠難以窮盡的概念。

而且,我們也常常能夠感到它和「本我」的聯繫。無論是饑渴,還是性的衝動,冷暖的要求,在生命中一旦湧起,就會懵懵懂懂覺出那就是「我」的要求。為了滿足這些要求,「我」便會想方設法地採取行動。

進一步細細體驗,那個對世界帶有很大觀察性質、思想性質的「自我」與饑渴性的本能衝動似乎又有分別。就好像人有時候會拍拍肚皮說:「這下你吃飽了吧?」大腦和肚子似乎是兩個人。和「本我」既相連又有分別的「自我」此時就在參與對俄狄普斯情結的批判;顯然,我們那些有關飢、渴、暖、性的本能衝動並不一定直接參与了這個研究。

再接著,我們也便發現,「超我」確實也是一個真實不虛的心理存在。

最淺顯地看,每個人頭腦里都有一堆關於世界的道德、倫理、秩序的規定與條文。更深入地體察,就知道我們心中潛藏著比明顯的規定、條文大得多的自我規範力量。那是在做每一件事時都不由自主地影響和制約你的力量;常常在你不假思索時已經表現出來。它使得你在做某些事情時顯得猶豫、矛盾、愧疚、痛苦、不安、恐懼、憂慮、焦灼、怯懦,它無時無刻不在規範著你,你的「自我」在大多數情況下可能並不自覺,卻已經受到了規範。

只要認真想一下就會明白,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做很多事情不是暢行無阻的,不僅在外部世界不能暢行無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